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2015两会 我在现场】王名委员:NGO环境公益诉讼靠热情不够 需要专业水准

中国新闻央视网 2015年03月06日 16:0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记者曹晓波 王佳勇)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接受了央视网记者专访,他认为新《环保法》在公益诉讼上开启了里程碑式的制度安排,但很少有NGO组织敢真正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质疑环境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专业性和资金。

  不到2%的NGO敢提起公益诉讼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备受瞩目,公众参与成为一项法定权利。公众可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有关社会组织可以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同一天,公益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就收到了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通知书(以下简称“南平案”),这是新《环保法》正式生效后的首例公益诉讼立案。

  在王名看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NGO组织需摆脱仅仅靠热情做公益的思维,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告诉记者,新环保法实施后,自然之友就面向全国民间组织伸出橄榄枝,建立合作网络,以整合专家资源,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

  但他调研后发现,在全国700多家可提起公益诉讼的环保组织中,多半有官方背景的组织并不愿意参与诉讼,剩下的民间环保组织中,真正有实力愿意尝试的只有十几家。

  环保组织面对公益诉讼望而却步,最大的门槛是“缺人”。一些环保组织只有几位全职工作人员和实习生,没有专家和法律团队,工作内容只是做些环境教育的宣传工作。

  缺乏专业水准 取证难

  “收集证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张伯驹以“南平案”举例。自然之友内部招聘了环境法研究生和具有律师从业资格的人员,并请专家做了勘察取证,进行了生态评估。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分析,早期的环保组织面对环境问题主要采取宣传教育手段,但是如今很多环境问题是综合性的。

  “环境问题高度复杂,高度专业。”王名说,“数据怎么检测出来的,采样是不是权威的机构,采的哪个河流段会受影响。”

  王名认为,水、空气、土壤等每个方面都有高度专业的门槛,NGO需要专业的水平、眼光,特别是背后专家队伍的支持非常重要,因为“法庭要讲证据” 。

  此外,还应形成专业性的布局,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比如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关注大熊猫,EDF(美国环保协会)关注气候变化,绿色和平关注污染。

  公益诉讼费用高  NGO无力承担

  早在2011年,自然之友就发起“云南曲靖铬渣污染公益诉讼案”, 尽管已经立案,但至今尚未开庭。

  在漫长的诉讼博弈中,这家草根社会组织如同坐上了一趟临时列车,被迫边走边铺路,除了取证难,高昂的鉴定费用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难关,需预付的鉴定费用就高达700多万元。

  在张伯驹看来,如果不能立案,前期投入将血本无归,这种不立案或败诉的风险,使得很多环保组织没有勇气去打公益诉讼。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常纪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场公益诉讼的平均花费要十来万,且上不封顶,一般NGO根本无力承担。”他举例称,在河北省,三家NGO有资质提起诉讼,但经费最多的一家,一年也只有7万元经费,根本无力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王名认为,很多NGO靠项目养机构,没有项目就不能够购买法律服务和聘请专家。王名认识一位日本大阪的水质问题专家,日本的一家NGO聘请其在中国做了三年的水质调查,“没有资金的支持很难做到。”

  自然之友为此成立了“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环境公益诉讼个案支持项目。在自然之友的官方网站显眼的位置上,标示了“环境公益诉讼基金申请指南”的页面链接,但三个月过去了,收到的募捐费只有三十万元。

  张伯驹解释,对于百姓来说公益诉讼还是新兴事物,不像其他捐赠一样受到普遍关注。

  新《环保法》中首提公益诉讼让自然之友备受关注,但张伯驹表示并不想成为英雄,“公益诉讼需要所有NGO组织系统地支持,环保的使命是靠热情和专业精神来完成的。”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