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国新办举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吹风会

中国新闻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03月06日 09: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一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刘健摄影)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刘健摄影)

  郭卫民: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国新办组织的媒体吹风会。今天上午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现在我们很高兴请来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先生,请他为大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并回答大家的提问。这个活动安排在中午,一方面是为了大家更及时地了解有关内容,帮助大家做好报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影响大家下午的采访,大家辛苦了!

  郭卫民: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先生。下面请宁主任做介绍。

  宁吉喆:记者朋友们,大家中午好!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了第一次全会,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民、国际社会已在第一时间看了听了这个报告。今天,国务院新闻办把大家请来,听我们做一些解读。下面,我主要讲三点。

  郭卫民:介绍前我说一下报道的事,原来吹风会主要是针对境外媒体,没有准备报道,后来宁主任说,为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工作,准确地理解报告内容,可以报道。我们今天安排网站做现场实录,发布会后请大家根据实录报道。今天不做即时报道,现在没有直播。所以介绍过程中大家先不要报道内容,之后可根据网上发布的内容报道。

  我们希望宁主任讲得放开一点,也稍微多介绍一些内容。

  宁吉喆:我简要介绍三点:

  宁吉喆: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情况。之前,信息办、人大常委会还有一个吹风会,我们起草组成员也来了。凤凰卫视做了一个柱状图,我昨天看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大概就是那样的。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大约有半年时间,经过反复锤炼、推敲,才得以出炉。今天李克强总理正式向人大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想就报告的起草工作讲四点:

  宁吉喆: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李克强总理亲自主持《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先后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和讨论报告稿。《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这是第一点,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宁吉喆:二是有关部门和地方、单位协力起草。起草小组以国务院研究室同志为主,国务院有关部门都有同志参加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单位、智库的专家也参加了起草工作,部分地方政府的同志也参与了起草工作。我们还有咨询小组,均由资深的、长期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的领导同志组成。《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材料大家今天都看了,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实质性内容都是各部门提供的,比如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投资、价格等内容,就是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单位提供的。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协力起草的成果。

  宁吉喆:三是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李克强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大家也都作了报道,一个是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一个是科教文卫体界和基层群众座谈会,一个是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地方、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出去将近4000份,各方面提出的意见上千条,经过整理都尽可能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中。

  宁吉喆:四是创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方式。我们运用智库、专家库提供支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方法和手段,找内容、找数据、找词语。中国政府网还联合了数家网络,发起了“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的建言活动,及时把意见和建议转给起草组。现在我手里还有最新的意见和建议。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社会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海外)共有40000多条意见,经筛选整理出来1000多条都转给我们,其中直接吸收的至少有几十条以上。国务院研究室是起草组的牵头单位,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还联合召开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外国专家意见的座谈会,来自比利时、德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六个国家的十几位专家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此外,起草组还召开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座谈会,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是要经过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要事先听取代表的意见。另外,我们还邀请在京学习、培训的各地方党政负责同志,听取地市、县一级负责同志的意见,很“接地气”,这也是我们今年起草工作的创新之一。

  宁吉喆:五是反复研究、反复分析、反复修改。其实我们的工作从去年八、九月份就开始了。当时,我们反复分析前三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形势,还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今年的经济形势,既包括总结去年的情况,也包括预测今年的经济走势,共修改了四五十稿。李克强总理亲自主持修改,最后亲自定稿。以上是《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情况。

  宁吉喆:二、与往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很多,我先讲一个突出特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框架和形式与去年相比有所创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3年的工作总结回顾,第二部分是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第三部分是2014年重点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六大部分,前两部分是一样的,而后面的重点任务部分,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四个部分分别专门来讲。这是形式上、结构上的不同,形式都是反映内容的,形式的创新也是为了内容的创新。

  今年报告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主要包括六大重点改革、五大领域的改革任务。同时,更加突出经济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必须:第一个必须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第二个必须是坚持不懈地推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经济发展的任务有七个方面,专门讲了扩大消费、公共投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下很难把这些内容摆到同一个层面去讲,只能简化了。今年的报告更加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包括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创新、生态环保。今年的报告还更加突出政府自身建设,包括四个坚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坚持依法用权,倡简治奢;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这也是今年代表们特别重视的。形式上的不同反映了内容上的充实和创新,这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都体现了“四个全面”,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就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报告对去年的情况作了总结,今年还要按照“四个全面”去指导工作。

  宁吉喆: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关于2014年工作回顾部分,李克强总理在讲2014年工作回顾时,提出一张成绩单,这张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有两个特征:一是得之不易。大家知道,去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艰难曲折,因此这份成绩单的取得着实得之不易。另外,这是一份是得分高、分量重的成绩单,具体表现在“三稳四进”。“三稳”,一个是增速稳,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一个是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超1300多万人,实际情况超出预期,也高于上年;一个是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四进”主要是,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其中有五个方面的对比: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但新增就业扩大了。去年经济增速为7.4%,比前年的7.7%降了0.3个百分点,而前年的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去年是1322万人,增加了十几万,这说明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含量高了。经常有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没有就业的增长,这是一个对比。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了,反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下降了。这个数字在报告中有。三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快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五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而且快了很多。这张成绩单里包含了六个世界第一或名列前茅,一是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应该是并列第一,因为印度的GDP增速现在是7.4%。二是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首位。以往都是美国居世界首位,去年是中国居首位。过去我们一直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居首位,去年是第一次在所有国家当中居首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196亿美元。三是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21万亿斤,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高,而且在世界上也是老大。虽然粮食最多,但我们的人口也最多。四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连续很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61%。目前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有2万多公里,我国就有1.6万公里。五是宽带用户世界最多。我国目前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六是全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居世界第一。《政府工作报告》里写的是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中国有13亿多人口,95%就是12亿人。

  宁吉喆:从这份明晰的成绩单中,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过去一年政府的工作成绩,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发展决心,继续把中国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事业推进下去。

  这是我重点介绍的成绩单。

  宁吉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讲得很详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宁吉喆:一是稳中求进“双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还是坚持稳中求进。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的是稳中有进,我刚才讲了三稳四进,今年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双结合”,也就是稳增长、稳政策、稳预期,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相结合。

  宁吉喆:二是量增质优“双中高”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其中,中高速增长是指经济增长;而中高端水平的表述,是从国际分工来的,过去一般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中国都处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中低端水平,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过程。量增质优的“双中高”就是:第一,我们要保持中高速增长。7%肯定是中高速增长,因为按照我们国家的实际和我们的理解,一般10%以上的经济增长才是高速增长,而国际经常说7%是高速增长。第二,我们要迈向中高端水平。也就是经济发展要量增质更优,要调结构、上水平。

  宁吉喆:三是打造“双引擎”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引擎。另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这又是一个引擎。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双引擎”,增添、培育和催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宁吉喆:四是宏观调控与改善民生目标相配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讲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时,第一次把民生环保目标和大家熟悉的宏观调控目标一起放在了主要预期目标里。大家都知道,宏观调控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和国际收支或是进出口贸易,全世界都是这样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等民生环保目标,也列入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这也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宁吉喆:五是财政货币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相配套。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报告的表述是,经济增长要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这是结构调整政策助推经济增长。改革开放政策则是要催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经济学角度说,把需求的政策、供给的政策、收入的政策都结合在一起发力。

  宁吉:我再介绍一下改革开放。强改革、促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措施。改革措施主要有六个“大幅”:一是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这件事发改委已经做了。二是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性审批。三是大幅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四是大幅缩减政府定价项目。五是大幅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六是大幅放宽鼓励类项目的核准权。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郭卫民:谢谢宁主任,现在开始提问。

  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关于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CPI,这次目标设定在3%,专家解读今年从1月份的数据看全年实现2%有困难,想问一下我们怎么理解CPI的目标,还有您怎样判断通缩的风险?谢谢。

  宁吉喆:这个问题应该问价格主管部门,《政府工作报告》确实把CPI涨幅3%,作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为价格改革留下了空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年1月份CPI涨幅是比较低的,但从全年来看,还有结构性价格上涨的因素,特别是农产品中蛋奶等价格上涨。更重要的是,要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步伐,3%左右的预期目标为价格改革留下了空间。随着全年经济形势的发展,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有些不是我们能够完全左右的。把CPI价格考虑得更合理一些,留有余地会比较主动,如果定低了,国际市场有变化就会被动。这个问题最好问主管部门发改委,他们比我了解得更透彻。

  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非常感谢,这样的新闻发布会是第一次,给我们一个机会非常感谢。我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社会治理方面,李克强总理说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这是大家都赞同的。但是报告对2014年的回顾中第7页提到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刚刚发生,而且这也是上海两会很重要的热点之一,刚才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有地方参与的,上海肯定也反映了这些,全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出现,有什么背景?是不是上海的意见不采纳,还是没有反映?谢谢。

  宁吉喆:我看了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实是写了,而且写得很靠前面。我把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看了一遍,你说得对,上海写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得很明确,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包括公共场合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去年无论是重特大事件还是事故总数,包括你讲的事件,还是重点行业的事件,确实从总量上来说是下降的。但这不排除发生过一些极端的、影响很大的事件,中央政府都是高度重视的,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就有批示,而且都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因为《政府工作报告》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都写进去。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写在了突出位置,我们都看到了。谢谢你的提问。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经济发展谈得较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政府对于实现7%目标的信心有多大?是否在某个节点上的经济发展数据会给大家带来一些顾虑,怎么看待经济增长的底线或大家关注的红线?

  宁吉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谈到了经济增速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长期矛盾凸显的情况。经过30多年的高速和较高速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也有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切都使得增长速度在近几年有下行的趋势。当然,全世界都很关心,不光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下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下行,欧洲、日本都是这样。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很关心。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是有就业、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去年的就业,是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不减反增,今年的速度也是能够保证比较充分就业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增长,小微企业的发展,而且随着经济体量的加大,现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所以,7%左右的经济增长,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另外要考虑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还要考虑到生态环保,所以同样的增长速度要联系到质量改善、就业增加、收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当然,增长速度过低肯定对这些是有影响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改革开放、扩大内需、结构调整等措施,强改革、更开放、硬措施。因此,我们对实现7%左右有质量、有效益、有就业的增长,是充满信心的,既有需要也有可能,是没有问题的。

   法制日报记者: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元年,请您解读一下报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有哪些体现?加大简政放权,报告中有一句话叫“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请您做一下解读。谢谢。

  宁吉喆:这话总理是在简政放权里面讲的。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宪行政,对权力要有制约。我们国家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现在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过去各级政府在计划经济下保留过多的审批事项,包括加强管理采取的措施。本届政府一开始就明确,中央政府要把行政审批事项在五年内减少1/3,这个任务正像总理宣布的那样,五年任务两年已经完成了。

  在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总理说的是1700项左右,1/3就是600多项,过去两年已经完成了减少600多项,仅去年一年就是200多项。但是在这个情况下,不能止步,群众办事还是不方便,基层生产力还需要进一步解放,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在这个地方,总理借用了“有权不可任性”,我觉得用得很恰当,这也反映了依法治国,反映了对必要的公权力要加以限制。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总理在报告的第六部分有较全面的论述,提出“四个坚持”,包括依法行政、惩治腐败、狠抓落实等内容。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有两个问题:一是今年的经济增长期目标下调到7%左右,同时要保持中长期发展,是不是意味着不希望增速下降到6%、5%的水平?二是有关投资的,我们看到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水利也是8000亿元以上,我们怎么了解新常态和大规模投资的关系?谢谢。

  宁吉喆: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国内外都很关心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下,也是一样的,经济增长目标是预期性的,不是过去指令性的。总理在报告中说得很清楚,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要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还力争更好的成果,已经把这个事说得很清楚了。虽然是预测性的、指导性的,都希望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还是高一点好,如果资源、能耗比较大的速度,高了就不好,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当然是高一点好了,低了不好。现在我们的速度正在转到有质量、有效益的轨道上,结构也在调整,质量也在提高,民生也在改善,在这个情况下当然是7%左右,总理用了一句话,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无论是水利还是铁路投资,都是基础设施,都属于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不是高利润行业,可能是有点微利,是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的领域。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入领域,中国是明显不足,和日本相比我们大概仅有1/5,人均公共设施折合成资产中国仅相当于日本的1/5,还低于韩国,当然也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些方面的投资不是过度,而是不足。投资是一个中性词,不是说投资就不好,这是误读。要看投在哪个方面,结构好的投资越多越好,公共服务的投资是多了比少了好,所以这次提出8000亿元铁路投资、新投产8000公里,大家坐的高铁一天就能够到达相当大范围之内,整个物流、人民的出行都大大方便,肯定还是好。特别是铁路投资,多数都投到中国的中西部,中国中西部地区比东部沿海地区差得多,交通不太方便。水利的8000亿元和铁路的8000亿元不是一个口径,那是大中型水利项目在建规模8000亿元,当年的投资没有那么多,铁路是当年投资,水利是在建的。前面讲了57项已经开工的项目,因为水利项目一搞都是很多年,还有27项今年要开工的项目,这些都开工了在建的规模,包括没有建完的、正在建的是8000亿元。已经开工57项要加快建设,今年要再开工27项,172项重大水利工程。

  塔斯社记者:刚才您说中国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据我了解网络发展对消费有好处,比如电子商务等等。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您估计今年的用户数量会增加多少?谢谢。

  宁吉喆:  按以往的速度,这几年都是连续增长20%~30%,中国实施宽带战略应该已经有两三年了,进展非常迅速。实施宽带战略以前已经发展了不少,去年增长很快,特别是加速光纤到户。现在城市宽带好一些,除了老居民区、危房,现在实施农村宽带入村工程,加上中国的物流、快递、电子商务发展很快,对宽带有极大的需求量。总理在报告中特意提到要实施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越来越多的宽带为提高网速提供了更好条件。我讲的数只低不高,可能比这个数还要高,超过8亿没有问题,中国一共有13亿多人,我觉得今年没有问题。中国的手机这么普及,还没有到一人一部,我记得日本平均一人不只一部,中国的发展潜力在这方面很大,这方面的生意大有可为。

  华尔街日报记者:刚才做介绍时提到报告经过四五次的修改,修改的时候哪些地方有比较大的分歧?另外说有很多学者、地方人员开会,他们的建议有没有不用“目标”这个词,你说不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提起来像是比较硬性的目标,不用预测,有没有人建议不用一个“目标”?谢谢。

  宁吉喆: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过去是学这个专业的,目标、指标,可能指标更客观一点,目标有点主观性,确实有这个问题。报告起草过程中这个议论比较多,到底叫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还是目标、任务,到底叫什么,我们的目标分两类,无论是长期规划还是年度发展,一类叫约束性目标,应该是更符合目标的本意,必须要完成的如单位消耗多少。世界上达成的碳排放目标不是所有国家都赞成是约束性的,有些国家签了协议还有反悔的,还有不签的。这在中国叫约束性指标,包括节水、环保的指标,包括扶贫,很多都是约束性的。还有一类指标是预期性指标,就是我刚才讲的预测性的、指导性的,作为政府来说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些政策来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去实现的,区别在这儿。什么时候把目标这个词完全从文件当中不用,虽然不是指令性的,又怕别人不理解,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严格讲它是一个一揽子的指标,咱们从来都叫它目标,而且大家也都理解了。一个词关键看大家共同的理解,有共识就行,而且翻译到国外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问题你问的是报告哪一部分修改的多,应该说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部分修改得最多,因为我们动手很早,一开始都是依据去年前三季度的情况,随着四季度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出来,要做比较大的修改,有时候预期总是赶不上客观的变化,全世界的经济也没有想到复苏这么乏力,中国也是这样,所以三四部分改动比较多。你刚才说四五次,实际上是40~50次。不同意见修改的部分更多一点,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

  央视记者:非常感谢宁主任,以前都是撰文解读,这次开发布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新提法,比如“互联网+”这些提法,有没有什么深意?国企改革方案经过2014年一年的酝酿,现在的时间表怎样?什么时间出台?谢谢。

  宁吉喆:我今天来提前宣传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因为我们是起草组的,更熟悉它的内容,解读的文章也是要发的。“互联网+”这个问题,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可以加到我们文件起草,大家最关心的是加到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以加,所以“互联网+”给人无限的联想。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可以加到很多方面,本来有一个加X,互联网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所以有一个互联网加行动计划,专门的主管部门是工信部。互联网渗透到经济社会、民生、军事、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就是这个意思,可以加到任何一个领域。在我们特定的《政府工作报告》范围内,主要是加在经济社会领域,是放在新兴产业里说的。

  还有国企改革,这是明确的,国企改革有一个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按照中央的要求是要及时出台的。

   香港纳斯达克通讯社记者:关于国资国企改革,我对比了一下去年和今年的报告,今年是把国企改革单独放在改革开放六大部分之下单独来说的,是不是意味着国企改革在今年会更受到重视?这六个改革的部分是如何确定的?能否介绍一下国企改革这部分起草的过程?另外是很多媒体,包括央视报道国企改革会在两会后公布方案,就这个问题想向您求证。谢谢。

  宁吉喆:国企改革的具体方案不是我们单位牵头的,可能要联系国企改革的主管部门来详细回答这个问题。至于位置前后,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企改革放第一位,以国企改革为中心任务。今年按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放在第一位,经济体制改革核心的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首先政府要有所作为,要简政放权,这就涉及到政府过去管理比较多的一些领域,比如说投资,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投资体制改革已经越管越少了,但它仍然是政府管理程度比较大的,接着简政放权就来了。价格也是这样的,中国政府定价占不到10%,但起的作用都是在一些基础领域的基础作用大,和这个是有联系的。

  郭卫民:  国企改革主管部门应该是国资委,凭我的感觉发改委、财政部可能会涉及,我们和两会新闻中心联系一下,刚才说到的发布会,发改委、财政部都会举办,另外我们看看能否安排一下采访活动,关于国企改革的话题。

  日本共同社记者:我想问一下关于预算的问题,去年的预算当中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方面提出的是全国占财政收入和支出,今年预算当中换成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请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公共安全预算也是,去年公共安全支出是2050亿元,今年是1500亿元左右,但预算说增长了4.3%,实际预算是有所减少。CPI方面,居民消费价格增幅今年的目标是3%左右,去年的报告当中说的是估计在3.5%左右,这个是什么意思?

  宁吉喆:  你说的是财政预算报告中的内容,财政预算报告专门有一场记者招待会。至于你说的一般公共预算,因为中国的财政预算有好几个层次,有公共预算,还有社保预算,还有基金预算。这个你可以问财政部,他们更清楚。

  日本共同社记者(追问):其他的社会保障的数字都和去年不一样。

  宁吉喆:我还没有仔细看。

  郭卫民:预算报告的有些问题可以留给财政部的记者会。你今天把问题提出来,我们会转给新闻中心,让他们做准备。

  东方卫视记者:我关注到今天早上总理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了要治理慵官懒政这一条,总理用比较强调的口气在说。我想问一下宁主任,把这条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用什么样新的考核机制来防止慵官懒政的情况?

  宁吉喆:你注意一下,报告在前面指出问题时专门说有的工作人员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针对这个问题后面要有措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块专门说了要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主要就是责任制和问责制,当市长就要负市长的责,出了什么事故市长要负责。然后是问责制,已经明确的这些重大任务、政策措施,如果没有落实的就要问责;如果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因此,报告是前后呼应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路透社记者:报告中提到处理债务管理和稳增长的关系,完善地方政府举债的融资机制,还有适当发行专项债券,这方面能否给我们讲一下。

  宁吉喆:处理好债务管理和稳增长的关系,发行专项债券,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都是原则性、方针性的提法。在预算报告中,有更多内容,这个问题可以问财政部门。

   郭卫民:感谢宁主任和刘司长。谢谢大家。大家辛苦了!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