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一位老中医的五十四年行医路

中国新闻央视网 2015年02月12日 15:0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我国著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博士生导师裴正学教授。

我国著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博士生导师裴正学教授。

  央视网特稿(记者 王小英)一周五天,每天接诊慕名求医者60余人;除接诊时间外,每天微博解答,回应网友各类咨询;一周在三个门诊间来回奔波;至今坚持著书立说。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依然坚持着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忙成这样了,他还是很着急,担心很多事情来不及做。他经常用“老夫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来自嘲。他就是我国著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博士生导师裴正学教授。

  出身中医世家却学了西医

  裴老很火,曾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道德模范、名中医,获得荣誉无数,很多人也都慕名前来找裴老看病。

  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裴氏很出名。裴老的爷爷是前清秀才,一直行医,父亲裴慎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后拜中医余无言为师。在别人还在学《三字经》的时候,裴正学就开始背《医学三字经》、《四百味药性赋》等医书。

  时隔70多年,“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裴老脱口说起《医学三字经》依然朗朗上口,他管这个叫童子功,“小时候懵懵懂懂背了,但不懂,后来懂了就再也忘不掉了。”

  1956年,出身于中医世家的裴正学,遵从父亲裴慎“必须要学医”的告诫考入了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西医。“父亲行医一辈子认为中医有缺陷,主张学西医来发展中医。”裴正学说。

  1961年他参加工作,在天水地区医院做内科主任,后来又在甘泉乡卫生院行医,但他从未放弃中医,依然研读中医经典。

  1972年,兰州开办了西医培训班,裴正学从甘泉乡卫生院来到兰州,正式开始了他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裴老很忙

在甘肃省中医院,裴正学每周出诊时间虽然不长,但门诊数量排名却在该院前十。

在甘肃省中医院,裴正学每周出诊时间虽然不长,但门诊数量排名却在该院前十。

  裴老很忙。

  早上5点起床,练习40多分钟的书法,6点正式吃早饭,6点半准时下楼,沿着滨河路开始散步,每天来回9.8公里。

  7点40左右进入办公室,打理网络问诊,而此时,门口挂号的患者也早已经排起了长队。

  8点半至12点是门诊时间。“其实12点的时候根本忙不完”,裴老带的学生党芸芝说,每次快结束时,还有很多人排队,裴老不忍心看着从外地赶来的人又耽误一天,只好延长自己的坐诊时间。

  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很多,裴老看到患者排队等候,就尽量多安排门诊数量。每周他要在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和荟萃堂三个地方出门诊。在甘肃省中医院,他每周出诊时间虽然不长,但门诊数量排名却在该院前十。

  裴老很着急

裴老著作出版的书籍至今已有27本。

裴老著作出版的书籍至今已有27本。

  裴老很着急。

  看到患者挂不到号,他着急,但他更着急的是中医的传承。

  三个子女看他做医生时太辛苦,都没有学医,而是走上了科研等道路,裴老便想尽办法传承满腹的医学知识。

  “我不能把自己满肚子的学问带到棺材里。”裴老很着急,家里的小保姆看到他每天这么早起床,总是忍不住问他,为何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还这么拼,裴老却说祖先留下来的中医遇到了极大的挑战,自己也步入老年,想把自己积累多年的东西传给后人。

  有关中西医争论的话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裴老就曾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医为辅”的十六字方针。在裴正学看来,中医是农业和手工业的产物,西医是大工业的产物。西医通过精密仪器,让诊断从宏观入微观,对疾病的局部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中医没有条件使用先进的仪器,微观上不行。但是通过“望、闻、问、切”和外部的逻辑思维,可以把整体分析得很清楚。因此,西医和中医可以说是一个在微观上有优势,一个在整体上有优势。

  在裴老看来,很多医院为了保障运行,认为“望、闻、问、切”挣不了钱,重视西医仪器治疗,把中医做了配衬,导致中医西医化。除此之外,目前的中医教育忽视中医传、帮、带的师徒关系,一味用西医的传教方式开展中医教育,没有了“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的实践教学,使得学习中医的学生毕业后看不了病。这些都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困境。

  正因为如此,他除了坐诊以外,还让学生开通了微博,开启网络问诊,由裴老口述,坐在旁边的学生敲打键盘,解答网友疑问。时至今日,网络问诊数量已经达到7500多条,但裴老仍觉得这种方式有点慢,不能及时回复很多人的问答信息。

  裴老有一个保持了很多年的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记录医学笔记,“根据前来接诊的患者的情况总结经验”,这一习惯从他在天水市甘泉乡卫生院工作时就有了,坚持至今已有几十年。

  “因为每天都要手写,手指都肿了,可他还是要坚持。”学生党芸芝说,老师在这方面老师很“固执”,根本劝不了。如今,裴老已经积累了60万字的医学笔记,其中40万字的《裴正学医学笔记》(1977年至2007年)已正式出版,从2007年到现在,他又积累了20多万字,等待整理出版。裴老如此辛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把自己多年的积累传承下去。

   裴老很纳闷

  裴老很纳闷。

  行医五十余年,在裴老的医学生涯中,前四十年他从未听过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就是在近十年才听过很多医患关系紧张的案例。”裴老很纳闷,他觉得出现这种问题,可能双方都有问题。

  “对待病人,首先态度要好,医生医术要精,还要一心为病人,千方百计帮病人治好病”,这是裴老行医多年的感悟。“我到现在还没遇到患者来找麻烦的事情。”裴老还开玩笑地跟记者说,也许很多人看他是个老头就没来找过麻烦。

  他一再跟学生强调要有医德,出诊时千万别吓病人。在他的学生看来,老师很会安抚病人。用平和的心态、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精湛的医术,才能真正打消患者的疑虑。

  行医一辈子,裴老已出版27本书。他在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的治疗上不断钻研,由他拟定的治疗白血病专方在全国血液病会上定名为“兰州方”,十多年来在国内各地医院广泛使用,疗效显著。由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内科巨著——《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在1996年4月美国召开的世界第三届传统医学大会上获“突出贡献国际金奖”,他本人也荣获“世界百名民族医药之星”的荣誉。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