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刘玉琴
乡愁是什么?是漂泊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是家乡云水对远方儿女的呼唤与缠绕,更是同源同脉同文的人们对文化传统的深情回望。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社稷,记住恩情根本。《记住乡愁》百集电视纪录片,以尘封百年的传统文化为支撑,通过讲述古老传统村落的人文故事,试图唤起人们的乡土记忆,寻找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基因。凝聚共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也许,在每个人心中,乡愁都有着独特的注脚,古树、池塘、老井,或者一餐一饮,一草一木,甚至秋水伊人,青衫红袖,也可能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的依赖之情,是长驻心底的地理文化区域,这些都承载着他们难以被割裂的情感和精神的拔节过程。无论有多少种乡愁,于中国人而言,都是一种精神向往,一种家国期冀。
一个人的乡愁会寄托在很多东西上,纪录片《记住乡愁》选点精到,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展开,透过今人的视角,向民族文化的深处奋力挖掘,100个村落虽故事各异,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却旨归集中。第四集《屏山村——孝道传家》,就向我们生动揭示了中华儿女精神血脉中的孝道基因,在往昔与现代的流转传承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通过镜头,我们看到,安徽黟县的屏山村,是一座始建于唐代末年的小山村。这里青山如屏,溪水环绕,200多座明清古民居见证过“八百烟灶,三千男丁,五里长街”的繁荣景象。近千年间,这里繁衍生息着颇为知名的舒氏家族,他们孝道传家,安居乐业。“百善孝为先,家和友邻睦。”“孝”成了屏山村人评判做人的最基础道德标准,也是无处不在的道德约束。一代又一代屏山村人尊老爱幼,睦邻友善,感恩知报。
纪录片将镜头聚焦屏山村悠久的历史与鲜活的现在。古人的孝意已变成今日的模板,后人的孝行映照着先贤的高范。平凡质朴的讲述中散发着传统文化的伦理芬芳。明代的探花舒善天,为照顾生病的母亲,放弃异地官职,留在村中教书侍母。官至湖广巡按使的舒荣都,在外为官期间,担心父母无人照顾,便将妻子留在家中,是当时少有的不带家眷的官员,“子不能尽孝,只能多为朝廷尽忠。”朝廷为之感动。今天,乡村老龄化现象严重。屏山村80岁以上的有20多位,70岁以上的有100多位,但却没有一位独居老人,家中的长子都会在父母年老之后回到家乡,侍奉堂前,充满对父母的敬意和发自内心的祝福。餐桌上,父母未动筷时,晚辈不先动,父母未放下碗筷时,晚辈不先放。尊敬长辈,效仿前贤,他们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恪守了几千年的孝悌、诚信、勤俭、感恩……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谱系,是古老文明“活”在当下的最佳例证。
《屏山村——孝道传家》可贵之处还在于,以独特的视角对“孝道”进行辩证的阐释,充满当代意味。孝不仅是儿女对长辈的尊重敬养:“养父母之身,愉父母之心。”也有父母对儿女的期盼:立身,发展,奋进。想做事、做成事是对老人最大的孝。“老对少以教,少对老以孝。”老与少互相激励、互相促进,这里,孝构成了最感人的互动关系。而且“忠”与孝相辅相成,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热爱,敬重,躬身,恭行,成就了千年不渝的家国情怀。纪录片对道德伦理、文化传统进行的“去粗取精”,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和主流价值,迸射出的讲仁爱、行道义、守秩序、尚和合的鲜活的时代精神,令人感佩。
孝,《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以说,孝字说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内核就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由古及今的“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作首”正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导向,奠定了人类自我生活的基本方式。
中国人是一个爱寻根的民族。从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但凡生活幸福、风俗纯正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共同的遵守。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里衍化成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作品对现实强烈的观照性,对孝道的提倡,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回归。纪录片用鲜活的案例,清新的表达,尽展中华儿女的道德情缘,揭秘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它让我们懂得,只有记住乡愁,才能记住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作为后人,我们感到荣幸。有那么深厚的文化传统,那么优秀的先贤后辈,那么令人感动的伦理亲情,那么扎实坚固的文化根脉,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比以往更加自信。我们还会更坚定地毅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