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孟威:担当网络诚信建设的道德责任

中国新闻新华网 2015年01月26日 15:4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诚信”作为现实社会传统美德,也是网络文化的道德基础。网络互动中诚信与否,决定了信息内容的真与假、行为后果的善与恶、关系环境的虚与实、交往质量的高与低。中国互联网已历经20年,网民数量接近人口总数一半,网络社会已渐成型,网络诚信建设愈加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

   防范社会道德危机 网络诚信不可缺失

   近年来,国家“亮剑”净化网络空间,谣言现象得到了强有力的打击和整治,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起来。剖析网络谣言的一度风行,固然存在多种原因,比如社会公平中的某些缺憾,使少数人心怀怨忿伺机报复;对媒体的不信任,使有些人偏爱小道传闻;信息公开及时性不足,让不实传闻抢占了传播渠道等等。但是从公民主体道德责任角度来看,网络诚信的缺失不容忽视。

   有的人责任意识淡薄,对基本传播观念缺乏认识,有的人想通过恶搞、戏谑,哗众取宠的方式出名露脸,有的人则盯紧经济利益迎合低俗趣味、猎奇心理编造谣言。网络谣言传播揭开了问题一隅。纵观多元化的网络行为,诚信缺失存在于文化生活领域,也蔓延到经济交往行为之中。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首份电子商务诚信报告里称,接近25%的企业和26%以上的个人最担心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不诚信”。另据统计,在过去半年内,至少74%的网民遭到了欺诈、盗用账号等网络侵袭,总人数高达4.38亿。社会信用透支、网络安全难以保证,成了困扰网络消费者的突出问题。

   网络谣言、无良策划、虚假网购、商业欺诈,虽发生路径不同,所带来的诚信缺失、所引发的道德危机,所导致的良知冷漠与关怀淡薄,都让人不寒而栗,更扰乱了网络秩序、损害社会公正,妨害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守护中华传统美德:内诚于心,外信于形

   中国自古以来讲求为人治世的诚信之道。解析诚信,从字面的意思看,“诚”侧重于内心修养,“信”侧重于行为规范。“诚信”就是内诚于心,外信于形。即是说人要言由心出、表里一致、真实无妄、信守诺言。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个人的诚信形象如何主要表现于工作圈子,或者是亲朋好友熟人圈子。所以现实中的个人诚信问题往往与人伦关系、人际关系、人情面子分不开。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很难判断一个人的表现是否真的表里如一。而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交往行为带有虚拟性。微博、微信、电子商务等,这些最常见的网络应用,更多发生在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社会控制弱化、失信成本也大大降低。网络一旦脱去传统熟人、面子的温情面纱,脱离了外在对主体身份的约束,人们内在本真就容易还原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诚信表现更接近于主体内心、他真实的自我。像谣言发布者、网络钓鱼者这些行为主体,其网络失信行为也更接近于内在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网络诚信建设不仅更加真切,而且更显现实,它强调的是公民“道德心”的涵养和建设。

   以传统文化观照,诚信话题历久弥新。商鞅的“立木为信”、季布的“一诺千金”、宋就的“以诚感人”、胡雪岩的“务真戒欺”,都反映出当事者内在诚信人格特征和道德精神的价值普惠。人若有信其行远矣,大至国家,小到个人,莫不如此。所以《论语》中说:“民无信不立”,倡导以诚信为立世之本、为人之道。儒家思想进而将诚信列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义,作为维护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根本性要求,这是道德责任的社会意义体现。

   忠与信也是人伦社会的重要思想支柱。中国传统道德主张交往“朋友有义”、“朋友信之”。《礼记》中说:“君子诚之为贵”,将诚信视作最为高尚的道德人格。《大学》强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这里,正其心就是要端正心性,诚其意,是指产生诚恳的心意。一个人心态放正、真实诚恳、意念精诚,才能不自欺、不欺骗,才能达到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社会理想。所以,《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就是讲诚信是顺乎天理、社会的正路、良途。《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说诚信的话不见得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诚信。但人们还是要大胆讲出诚实的话、做诚信之事,把诚信作为社会合作、交流的基础。《墨子》云:“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符节也”,政治家管仲有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即言行一致,交往才能顺畅,诚信无欺,天下才能团结和睦,社会大厦方始根深基固。

   构建网络诚信生态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今天,诚信作为人伦交往的基本桥梁和道德准则,更深刻地成为国家现代化、市场经济良序与网络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坚守诚信伦理、提高个人修养、约束网络行为、建立高度和谐的人际信任和社会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理想的伦理要求;培育网络诚信氛围、形成诚信生态环境,将诚信规范明朗化、具体化,从潜在意识形态推进到显在现实层面,是建立和维系网络社会文明的必然选择。

   社会诚信重在建设。践履网络道德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共尽其责。首先,要积极推进网络信息监管法治化。既依法建立起严厉有效的治理机制,又努力形成长期防范的保障机制。将诚信法律化、制度化,形成守信褒奖、失信惩罚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制约。其次,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真相快速披露,权威、公开、及时,分秒必争地消解诚信危机。再者,要发挥综合实力,形成社会组织机构、网络从业者和网民自身共同治理的网络环境。如,通过多种形式教育提升公民网络素养,拓展“辟谣联盟”、“打假网站”等多样化社会监督渠道,发现、追踪、破解谣言传播等诚信缺失现象。同时,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员,也要培养和提高“责任意识”,依规遵法、提升道德素养,作守法自律的理性公民;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参与到网络社会诚信生态建设和维护中来;努力培育“责任之心”,主动建立起诚信价值观的内心防火墙,将道德操守和自律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自觉开辟诚信净土,守护网络社会美好家园。

   (作者:孟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