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央视评论】党政干部要远离变味的“雅趣”

央视评论_首页央视新闻 2015年01月20日 20:1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曾几何时,一些在职或退休的党政干部,多了个“雅趣”——到文化艺术类的协会里去当个主席、理事、秘书长之类。干部乐意,协会欢迎,总是两厢情愿、一拍即合。然而,“雅趣”常常异化成“雅贿”,协会则变成了滋生腐败的圈子。党政干部到艺术家的盘子里“抢肉吃”,弄脏了艺术,也弄脏了执政者的形象。

•正风肃纪之下 雅趣已成恶俗

  “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前几日,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分组讨论上,王岐山同志这句颇有反腐机锋的话,一经曝光立刻走红网络,看来是引发了大家的共鸣。细一想,王岐山提到的这种干部,前些年还真不少。关键是,他们岂止是比划一幅字画送人。他们在这个圈子里、这种氛围下、这些雅趣中,“收获”的东西,若用党纪国法来衡量,有太多,越过了边界和底线。

  上个月,在中央纪委宣传部和央视联合制作播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里,安徽省原省长倪发科对自己“爱玉成痴”做了深刻反思。这位副省长迷上了玉石玉器,看似高雅,身边捧其赞其者众多。某些利益输送者则心领神会,从此专门用玉器去敲开倪副省长的大门。在一些心中有所企图的党政干部看来,字画、玉石等等,市场价格颇有弹性,易于掩人耳目,也方便自欺欺人,是收受违法利益的大好途径。

  下图为倪发科的玉

  不久前,8名副厅级以上干部退出了陕西省书协。这算是一种主动告别“雅趣”的表率之为。还有多少类似的党政干部尚未“告别”呢?王岐山的敲打,公众的关注,咱们这篇评论,算是个提醒或是警告吧。当某些人带着官衔、职级、人脉等进入文化艺术协会里,一种怪异的乌烟瘴气便开始酝酿。于是乎——

  原本“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艺术家们平等相处、自由交流的协会里,或明或暗地分出了级别高低,分出了权力大小,分出了不同“领导同志的号召力”之别。如此,公权力越位、错位,文艺创作和交流的正常氛围也被扭曲和异化。

  原本在艺术圈里默默无名的某些协会领导,一夜间直奔“艺术大师”而去。其书画、摄影、雕刻等等艺术创作,不知不觉间也具有了“较高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市场价值”。你看吧,主席的字画,一定比副主席“造诣高、水平高”;副主席的则一定比一般理事的高,等等如此,一众人等皆心知肚明、乐此不疲。

•党政干部需慎独自律 远离变味的“雅趣”

  早在十几年前,中办国办就发出过《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决定》里,则明确提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今天,艺术界需要风清气正,政界需要风清气正,这两个“风清气正”,其实是有交集的。习总书记去年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想必,党政干部蜂拥前来跟艺术家们“抢肉吃”,肯定不会形成一个“良好环境”。

  党政干部也是人,当然也可以有艺术喜好,有货真价实的“雅趣”。但党政干部们首先要做遵守党纪国法的表率,要深知“党纪严于国法”的深刻涵义。他们更应该秉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慎独”自律要求,主动跟那些易于变异、变味儿的“雅趣”保持距离。

  还艺术一个纯粹,还为政者一个清白,不妨从杜绝“雅趣变恶俗”做起。当官就别想着发财,当官者也需慎对“雅趣”。这是对执政角色的敬畏,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