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两弹功勋于敏获最高科技奖 曾隐姓埋名近30年

中国新闻北京晨报 2015年01月10日 06:4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习近平向于敏颁奖。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该奖项本次只授奖1人 连续3年颁给军工专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于敏是此次唯一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于敏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袁隆平、王选、孙家栋、师昌绪等24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有15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从2012年开始,最高科技奖已经连续3年颁发给了军工专家。

  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这个奖项每年有两位科学家获奖,但在2014年度、2002年度、2006年度都只有一名科学家获得这份最高奖殊荣。

  ■授奖数量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

  ▲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重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该平台被称为“深水钻井航母”

  “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

  ■落地

  北京收获三成国家大奖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共有82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特等奖一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5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2.3%。

  今年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出自北京。象征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获奖总数占全国授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凸显。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三年出现空缺后,北京已连续两个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清华大学张尧学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获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焦点人物

  于敏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唯一未曾留学的核武老科学家

  于敏是中国唯一未曾留学的研制核武器老科学家,从一页白纸,到“氢弹之父”。“隐身”三十年,从一个神秘人物到两弹元勋,如今走向中国科技的最高领奖台。

  获赞中国“氢弹之父”

  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于敏第一个被授予由515克黄金铸就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科学家发言。

  “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这是诺贝尔奖得主、丹麦核物理学家玻尔当年访华时对于敏的评价。西方习惯将理论突破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称为“××之父”,于敏认为“××之父”的称呼不科学,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隐姓埋名近30年

  1967年6月17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新闻公报》:“我国在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内进行了五次核试验之后,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这背后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于敏。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一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隐语:打只松鼠做标本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年老最爱看《红楼梦》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如今,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从小就爱看的京剧。

  他说,年轻时最爱看《三国演义》,年老了最爱看《红楼梦》。

  客厅悬挂诸葛亮名句

  于敏家的客厅里悬挂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于敏最欣赏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评价诸葛亮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理想奋斗终生,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道德楷模,最可贵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记者称他为诸葛亮式的人物,于敏说:“我比诸葛亮差远了,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只是萤火之光,怎能与皓月争辉。”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韩娜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