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成了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一名铁路养路工,一干就是26年。(图片由西安铁路局提供)
央视网特稿(记者 王甲铸)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成了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一名铁路养路工。一干就是26年,从未离开,就像千千万万普通道钉一样,一锤子下去,就钉在了秦巴山里。
在获得了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眼下王庭虎成功入围2014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那么在这样一个普通铁路职工身上,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坚守和感动呢?
26年多次拒绝调离选择坚守
26年来,王庭虎已经记不清身边换了多少拨人,和他一道走上巴山的工友早已调离,后来的年轻人也一个个离开,但他毅然选择坚守。(图片由西安铁路局提供)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工务车间巴山线桥工区管辖12公里铁路线路,却有着全线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最小的曲线半径和最大的坡度,这里也因此被称为铁路“地质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百万铁道兵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三线建设大军挺进秦巴山修建襄渝铁路。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条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钢铁之路——至此,蜀道变通途。王庭虎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每天清晨,被大伙戏称为“虎工长”的王庭虎都要带着工友们,面向巴山筑路烈士陵园的方向进行安全宣誓。不为别的,只为了先烈的嘱托。
“扎根山区,服务山区”的信念,从一开始,就在王庭虎的心中生根发芽,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就把户口从安康市转到了巴山乡。26年来,王庭虎已经记不清身边换了多少拨人,和他一道走上巴山的工友早已调离,后来的年轻人也一个个离开,但他毅然选择坚守。
2010年,段上准备把在巴山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职工调整到条件较好的站区,无论怎么排,王庭虎都是第一批考虑的对象,可他知道消息后,主动要求留在巴山,领导劝来劝去,却最终被他的一句话所打动:“我的青春留在了巴山,已经和巴山融为一体,离开巴山,我的魂都会丢的”,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拒绝调离。
王庭虎说:“巴山条件虽然苦,可在祖国的版图上,我不来,别人也要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如同一颗道钉,一镐头砸下去,就深深扎根在枕木上,钻深攥紧,永不松动。
26年走过5个长征之路
巴山线桥工区四面环山,冬春雪不融,夏秋雨不停。钢轨使用寿命比其他干线短,一年更换的大小胶垫要拉两大卡车,工作量是其他工区的3倍多。图为王庭虎和工友在检查轨道。(图片由西安铁路局提供)
巴山线桥工区四面环山,冬春雪不融,夏秋雨不停。钢轨使用寿命比其他干线要短,一年更换的大小胶垫要拉两大卡车,工作量是其他工区的3倍多。为此王庭虎每天都要背着10多斤重的工具包,徒步往返辖区24公里巡查线路。用脚数清44160根枕木,查清441600颗道钉有无松动。
夜间巡道难度更大,从午夜12点一直到早上7点,打着手电筒,查看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天亮回到工区,顾不上休息,接着准备下午的工作。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王庭虎常将自己比做道钉,他说:“身有五寸长,决不只钉进四寸九。维护线路必须尽心尽力,丝毫不能有差错,这样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设备优质。”
钢轨的轨距水平关系到列车是否能够平稳运行。每个月有5天时间,王庭虎都要带领工友们沿着线路测量轨距水平。每隔4根枕木,就要用标尺弯腰测量一次,记录一次。这样测完24公里就需要1.1万次弯腰和1.1万个数据记录。26年来,王庭虎行走线路超过12万公里,一个人走了5个长征之路,为的是让轨距毫厘不差,旅客乘坐更舒适。
26年以比别人多干3年工作量
每隔4根枕木,就要用标尺弯腰测量一次,记录一次。这样测完24公里就需要1.1万次弯腰和1.1万个数据记录。26年来,王庭虎行走线路超过12万公里,一个人走了5个长征之路。(图片由西安铁路局提供)
1993年,王挺虎被提拔为巴山工区工长,一次作业中,无论怎么调试线路几何尺寸总是在通过一趟列车以后又恢复原样,几个小青年发起了牢骚:“你到底行不行啊,别拿大家伙的力气当试验品。”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王庭虎,他感觉到技术不过硬,不但影响行车安全,还无法带领队伍,作为班组长,他感觉到技术过硬比什么都重要。
在王庭虎的宿舍里,摆放了100多本业务书籍,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刻苦学习,练就本领”八个字。为了提高山区铁路养护技术,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天天身上揣个小本本,逐根枕木采集数据,每组数据对比分析,仅2014年他就用完了16个小本本。
一次,单位安排参观一家啤酒厂,看到自动生产线上一罐罐整齐而出的啤酒,王庭虎受到启发,提出“工厂化”单元修的新型养护模式,将每200米线路划分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整治达标后,再进行下一个单元,大大细化了检修责任,提高了维修的质量效率,这一做法在全国铁路推广应用。
很多人乘坐火车出行,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铁路养路工工作的重要性。王庭虎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大锤底下差一点,火车通过就多一分风险,上千万旅客的生命攥在你手里,这就是安全的责任!”而这种安全的保证,则需要精益求精的技术做保障。
很多时候,夜深人静时,工作了一天的王庭虎放弃休息,还要登上列车亲自体验检修效果。在巴山线桥工区,王庭虎经常在两站之间转乘体验。作为一名特殊乘客,站在列车车厢,用耳朵仔细听车轮与钢轨间发出的摩擦声,感受列车行进的舒适性。
就这样,王庭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大山为伴,以空谷为友。参加工作26年以来,他累计义务工作超过2万个小时,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3年的工作量。他说:“不是不想家,真的是对工区的工作放心不下。”
26年坚守背后的辛酸与荣耀
多年来,每天不厌其烦地分析动态检测资料成为王庭虎的必修课,面对枯燥的“波纹线”,他总要用标尺进行反复测算,结合现场设备实际,和班组技术骨干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轨检车检查设备前突击整治的不良习惯。(图片由西安铁路局提供)
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将自己“钉”在巴山、“钉”在铁路上的普通养路工,生活中也有着殊为不易的一面,但也因此更显其奉献和坚守的可贵。
2010年,安康发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王庭虎的家里半夜进水,惊魂不定的妻子拖起十一岁的儿子趟出家门后,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听到妻子的哭诉,王庭虎想着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僵硬的喉咙半天蹦出几个字“人没事就好”。其实,他没有告诉妻子,当时巴山工区的防洪也已经进入白热化,刚刚开通的线路又因为雨量超警戒值,列车将被限速,他也即将登乘机车检查区间险情。
父亲去世后,王庭虎将年迈的母亲接来和自己同住。有时母亲过不惯城里的生活,他就乡下、城里两头跑,哪怕只有半天时间。妻子因为有尿毒症,王庭虎就让她辞去缫丝厂的工作,专心在家养病。每个月,妻子需要去医院复查一次,光医药费就要上千元,生活的重担像座山一样压在这个普通养路工的肩上。
尽管这样,王庭虎还想尽力为乡亲们做点事。在他的倡议下,巴山工区成立了“学雷锋爱心小站”,为巴山乡修路架桥、为孩子们捐款捐物、腾出房子让远道的孩子寄住。在王庭虎和工友们的资助下,10多名巴山孩子已经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襄渝铁路建成通车至今,巴山铁路人保持着36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优良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工人先锋号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宣传报道。2014年,王庭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庭虎早已将自己深深扎根在秦巴山区千里铁道线上,为了旅客安全,像钉子一样钉在深山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一名普通铁路工人最高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