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李克强以十七孔桥妙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16”合作

新闻频道 央广网 2014年12月19日 10:3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会晤前领导人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 摄

  李克强总理在塞尔维亚短短三天的访问,节奏十分紧凑。总理此行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出席16号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这被塞尔维亚媒体比喻为几十年来“最大的政治盛事”。除集体会晤外,李克强总理还同16个与会国的领导人分别进行了单独会晤。同声传译、每场会谈十几二十分钟,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总理忙得脚不沾地,有时连喝水都顾不上。

  紧张务实的会晤颇具成效,本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发表了《贝尔格莱德纲要》,明确进一步合作的方向和前景。借此机会,李克强总理表达了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能源、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的强烈意愿,释放出众多利好信号。

  李克强:中国有充足的制造业装备能力,可以就地在中东欧国家建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使中国富余的产能得到更多的利用,这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中方不仅愿意加大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尤其是装备方面的建设,而且也愿意更多的进口中东欧在中国有优势的产品。

  中国与欧洲的合作历史悠久,不过对于中东欧地区,双方的合作直到近两年才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建立,刚刚走上正轨。不过,起步虽晚,发展速度却不落人后。孔田平指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仅前景广阔,未来还将对中欧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孔田平: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你比如这个总理也提到,我们中国可以将我们的一些产能转移到中东欧,也可以在当地进行投资,为当地创造这个机会。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中国也可以进口中东欧国家的一些优势产品。确实在最近两三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确实进展非常明显,而且未来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好的。事实上它是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欧关系均衡稳定的发展,也有助于消除中西欧之间的经济差异,有助于当地的发展。

  李克强也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国与欧盟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欧洲的一体化和平衡发展,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明年,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李克强热情邀请中东欧各国领导人明年来中国参加会议,为今后的深入合作提出良好愿景。

  李克强:到中国旅游去过的人,可能知道中国有一个颐和园。颐和园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十七孔桥。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人就想到了1+16。我欢迎记者朋友们有机会到北京去走一走,到十七孔玉带桥上去感受下1+16合作的美好前景,1+16会大于17。

  “1+16大于17”,这是总理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前景的美好期待。孔田平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合作交往将在更多领域取得新进展。

  孔田平:总理做了一个比喻,将十七孔玉带桥和16+1,联系到一起。这个确实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波光粼粼的颐和园观赏十七孔桥,确实是一个非常美的享受。那么总理借此来展示他对于中国以及中东欧16国合作美好愿景和展望,也传达了他对16+1合作的这种美好期待。那我想在明年的在中国举办的这个16+1的领导人的会晤,应当说会对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以及在规划未来的具体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取得新的进展。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