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华网澳大利亚布里斯班11月13日电(记者欧阳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15日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聚首,探寻促进全球经济更强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良策。
观察人士认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改革和加强风险防范将成为这次峰会的三大目标。其背景是:尽管全球经济从2010年已开始复苏,但复苏水平一直低于预期且不均衡;此外,全球经济目前的下行风险有所加大。
推动经济增长
自去年圣彼得堡峰会以来,促进经济增长就始终是G20的核心议题。年初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提出,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将G20整体GDP从当时的预测水平提高2%以上,这是G20首次为实现经济增长提出具体目标。10月,G20财长及央行行长在华盛顿再次聚首,除了重申将继续努力实现原定的额外经济增长目标,还决定在布里斯班峰会达成改革方案来促进经济复苏。
这一决定的背景是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表现欠佳,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充满坎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3%,比7月份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该组织同时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8%。
报告指出,世界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中期风险则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潜在增速下降的局面,一些发达经济体还可能出现增长停滞。
在布里斯班峰会上,G20领导人将讨论和审议由协调一致的政策措施组成的布里斯班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短期和中期措施,目的是协调各国在促进贸易和投资、增加就业及加强竞争等方面共同采取行动,为实现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促进结构改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经济体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取得显著效果。但是,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虽然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增长,却不能改变长期的结构性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在主要经济体中,欧洲和日本的央行仍在通过宽松货币政策这一“药方”来刺激经济,但“药效”已大不如前,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等,面临维持经济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需要进行结构性的重大改革,摒弃主要由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实现由人力资本质量和创新驱动的基于生产率提高的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强调,所有国家都应坚定实施关键的结构性改革,特别重视促进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改善面向生产部门的信贷资金流动,扩大公共和私人基础设施投资。
G20为促进经济增长所提出的全面增长战略,就包括符合各成员国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增加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竞争及提高就业等,其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剔除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障碍。
加强风险防范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控制和防范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始终是G20的工作重点。在当前世界经济存在下行风险、未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增强全球经济韧性,防范未来风险仍将是布里斯班峰会讨论的重点。
G20在9月发表的一份公报中指出,在建设更为稳固的国际金融体系和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未来仍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随后在华盛顿举行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G20重申将改革国际税务体系和建设更为稳固的国际金融体系。
G20承诺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改革影子银行体系以及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督。其他增强经济韧性的措施则包括提高全球能源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改革国际机构以增强在重塑世界经济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的话语权以及帮助改善全球贸易体系等。
中国作用受瞩目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不久前表示,G20已收到来自各成员的1000多条改革措施建议,其中15%是由中国贡献的。如果从投资、贸易、就业、竞争力四方面作量化分析,他预计,中国通过结构改革带动的经济增长对G20实现2%额外增长目标的贡献率将高达30%到40%。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沈旭晖认为,作为G20创始成员之一,中国不仅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负责任国家”的角色,在防范经济危机,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专家指出,G20比其他国际组织更具代表性、更有效率,理应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改变旧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帮助世界经济达到再平衡,为全球经济中长期发展发挥协调作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无疑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