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滨州秦皇河:破败灌溉渠变身秀丽景观带

中国新闻央视网 2014年10月31日 10:5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0月29日下午,记者跟随“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滨州秦皇河景区。

10月29日下午,记者跟随“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滨州秦皇河景区。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10月29日下午,记者跟随“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滨州秦皇河景区,眼前的秦皇河楼阁掩映、曲水环弯、风景如画,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将要被废弃的灌溉渠,如今已蜕变成集多功能于一身的观光带。

  “以前的秦皇河里到处是杂草和垃圾,而现在,秦皇河的河水清了,两岸绿了,景观也美了,人们都喜欢到那里去转转走走。”附近一位居民说。据了解,秦皇河前身是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张肖堂灌区的兰家四干渠。每年春、秋、冬三季的灌溉时节,四干渠上游都会开闸引来黄河水,满足周围农田的灌溉需求;夏季多雨时,四干渠也承担着排涝的功能。而在非灌溉时节时,这条渠道就成了一条干涸渠,渠内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几十年里,这条灌溉渠的名称一再改变,渠道走向多次变更,同时不少段的河渠也逐渐淤积废弃。

  为了改变这条灌溉渠的破败面貌,2011年,当地出台了《滨州市秦皇河公园景观规划》,按照打造“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带”的设计要求,规划河畔居城、郊野公园、沙洲湿地三大景观区。2012年3月,秦皇河公园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秦皇河原本宽度仅为20米左右的河道,被重新整形、拓宽和清淤,使最宽处达到150米,并保持河道内常年有水;在保留原有生态树种的基础上,新种植白蜡、杨树、旱柳等本地树种,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河道两侧建设景观小品,并吸取符合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作为公园景观题材。

  如今,经过一期、二期工程的实施,秦皇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变宽了、水变清了,公园成为当地百姓周末假期休闲场所。据了解,目前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十多种野生鱼类,河边还有众多的水生植物和自由栖息的水鸟。除了能登高静观,秦皇河公园的景致亦能移步动观,漫步其中,可谓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环境美了,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人气旺了,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建设加快进行……2013年以来,秦皇河先后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