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重大突破

中国新闻新华网 2014年10月30日 14:3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0月29日,中华鲟鱼苗在培养皿中游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近日透露,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重大技术突破——曾参与过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华鲟雌鱼再次成熟并产卵出苗,这在中华鲟人工繁殖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于中华鲟的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摄

   10月29日,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查看中华鲟鱼苗的生长情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近日透露,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重大技术突破——曾参与过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华鲟雌鱼再次成熟并产卵出苗,这在中华鲟人工繁殖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于中华鲟的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摄

   新华网宜昌10月28日电(记者刘紫凌、梁建强)记者28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了解到,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重大技术突破:曾参与过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华鲟雌鱼再次成熟并产卵出苗,这在中华鲟人工繁殖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于中华鲟的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自1982年设立以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持续开展中华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并借助野生中华鲟成功实现人工繁殖子一代中华鲟,以及由子一代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

   此次全人工繁殖工作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参与繁殖的雌鱼是第二次在人工调控环境成熟产卵,而在历史上,人工培育的子一代中华鲟雌鱼尚无连续繁殖先例。

   今年10月14日,中华鲟研究启动了此次全人工繁殖,历时9天。选取的雌鱼为1992年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体重95千克,相对怀卵量与野生中华鲟相当,曾于2009年首次成熟并繁殖成功;雄鱼为1995年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体重55千克。此次繁殖共获得受精卵15万粒,最终孵出鱼苗6万尾。

   中华鲟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子一代中华鲟顺利实现多次成熟并繁殖成功,标志着研究所中华鲟亲本再成熟这一关键技术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此次全人工繁殖过程中,研究所还开展了雌核发育(单性繁殖)和冻精授精实验,对中华鲟人工种群的建设以及中华鲟物种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