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央视评论】院士是怎么炼成“大盗”的

央视评论_首页央视新闻 2014年10月11日 19:5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李宁,52岁,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极有可能要成为首个被撤销称号的工程院院士了。此刻他已被批捕。包括他在内的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终于在审计署审计下露出马脚。院士成了涉嫌违法的“大盗”,教授成了弄虚作假的高手。除了他们个人必定漠视法律、有失操守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原因?

“科研腐败”的第一个关键诱因,就是关系网密布、潜规则横行

  科学研究中原本正常的“师承关系”,往往在某些高校或科研机构内部、在某些学术圈子里,被异化成“宗亲关系”。一位泰斗级人物之下,徒子徒孙们相互依靠、利益均沾、排斥外来、唯我独尊。这种科学上的“近亲繁殖”,于经年累月的“经营”中,编织起了一个缜密的关系网、利益网。网中人在机会、项目、经费和评审中,或心照不宣,或明目张胆,内部互相吹捧、抬轿子,对外则大搞学术歧视,“是我的人跟我走,不是我的人拿炮轰”。

“科研腐败”的第二个关键诱因,就是学术行政化仍大行其道

  当以行政思维主导科研布局的时候,其他某些领域那种畸形的政绩追求,就会闯进本应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研圈。政绩思维下,大树身上花环多,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越来越大,小苗缺少浇灌,科研资源的分配不由自主地按照“出政绩”的要求分配,而不是按照科学规律指导下的正常科研需求来分配。某些科学家身边的行政领导,几乎成为这位科学大树边上的“私家保镖”,各种项目、各种称号、各种名目的经费,铺天盖地而来。学术公正、学术公平等,只是应景的口号,并无实质的维护。

“科研腐败”的第三个关键诱因,就是“科研”成了挡箭牌,“科研圈”似成法外之地

  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的科研经费,给谁不给谁,缺少决策权的合理分布,决策者的相互制衡,决策程序的公开透明,使用过程和结果的严格监督。前两个关键诱因叠加后,更助长科研圈子的某些部分几乎成了法外之地。其状,类似于惩治“假赌黑”之前的中国足球圈——所谓“行业内部规则”盛行,而应普遍遵守的法律法规被挡在圈外。科研立项只要靠关系,财务做账经常靠造假,审核评估习惯走过场,种种歪风之下,似乎法不责众,很多人虽有抱怨,却无破局良策。

  有这三重因素,一位院士被炼成“大盗”,多位教授被审计署揪出,若干大学被巡视组批评,就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了。

中国科学界的主流当然是好的

  否则他们不可能创造这么多的科学奇迹,不可能给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动力。但是,科研成果频出,不能成为“科研腐败”频发的开脱词;有学术成就,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通行证;科学研究的专业性,不能成为构建监督时的绊脚石;学术文化的绵延生长,不能成为大盗窃财的护身符。

  三中全会在部署科技体制改革时,有几句很有针对性的话——“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把这几句话尽快变成切实可行的制度,让党纪国法对科学界实现全覆盖,才能让那少数侮辱了院士称号的人得到应得惩处,让真正优秀正派的科学家得到应得褒奖,让科学研究界不存在法外之地,让科研“大盗”无处滋长。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