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川藏青藏公路60周年】“我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这片高原”——记武警交通二支队副支队长陈新虹

中国新闻新华网 2014年09月19日 11:5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网西藏波密9月18日电 在西藏波密的武警交通部队二支队营地,有一位在高原上一干就是22年的“老兵”——副支队长陈新虹。今年42岁的他先后养护了青藏、川藏两条公路。他的青春甚至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这片高原和进藏公路。

  陈新虹家在福建厦门,17岁时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在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担任保卫任务。1992年,年仅20岁的他踏上高原。

  他先后在青藏公路格尔木、五道梁等地工作。1996年10月,武警交通二支队组建,他来到波密担任保障连(汽车连)连长,从此就在这里扎下根来。

  “刚来波密的时候,川藏公路国道318还是沙石路,沿线几乎没有加油站,开的车也只能是5吨的小卡车,大卡车根本走不了。”回想起当年的川藏公路,陈新虹印象深刻。

  波密离成都大约1560公里。那时空车从波密到成都要一周时间。在成都装车、准备需要三五天,再满载回到波密要10天到12天。这样一个月只能跑一个来回。

  让陈新虹刻骨铭心的一次运输任务是在1998年。那年7月,在国道318线巴塘到里塘之间的一顿沟发生了山体塌方,几乎半座山垮下来堵住道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一堵就是5个月,直到年底才恢复通车。

  当一顿沟发生大塌方时,陈新虹正带着24辆车和27名战士,从成都拉了油料和物资赶往波密营地。当行驶到里塘时,才知道前方出现了大的塌方,只能原地待命。但在里塘待了两天他就坐不住了。他搭车来到一顿沟附近,正在抢险的道班工人告诉他说,没有一两个月通不了。

  陈新虹马上返回里塘,开会商量对策。最后决定,返回新都桥,北上走国道317线。

  但即使是317线,也是灾害不断。车队走走停停。有时车被堵在山顶上,战士们就睡在车里,饿了就煮水泡方便面。在昌都的达姆位山顶上,战士们就住了三天。这一趟下来,从成都到波密用了38天。加上之前从波密到成都的时间,一个来回53天。

  当他们满载着油料和物资到达波密营地时,支队领导兴奋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可终于回来了!这50多天是怎么过来的?支队上都断油两三天了!”

  这一次,陈新虹受到了支队的通报表扬。

  担任副支队长9年了,按规定陈新虹每年可享受80天假期,可他几乎年年都休不满。

  “我给你算算:每年开春3月到5月,极易发生雪崩;到了7月、8月、9月又是雨季,滑坡塌方不断;到了10月高原就进入冬季,道路极易积雪积冰……这些都需要我们及时抢险保通。”

  “一年12个月,我们几乎有9到10个月是在路上。”陈新虹说。

  常年在高原,陈新虹和其他战士一样有“高原病”,时常头痛、心律不齐。他曾想干脆别干了。五六年前,他回家休假时跟母亲说不想干了。身为老军人的母亲却鼓励他说:“你还年轻,还能多干点事。”

  过了几天,陈新虹又对母亲提起这事,母亲还是这样说。他甚至有点生气了:“您什么意思啊?儿子回来陪您不好吗?”

  “当妈的当然希望你回来,可既然你选择了部队,选择了养护进藏公路,就该干好。”母亲说。

  可当2011年,这位母亲从拉萨坐车到波密来看儿子,车整整开了两天。当过了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也是川藏公路最险的一段路“通麦天险”后,母亲见到儿子时,就说了一句话:“你想回家就回吧。”说完就泪流不止。

  “在厦门老家,以前的同学大多做生意了,他们经常对我说:‘你还干啥啊,回来吧’。可是人嘛,总是要干事,既然已经坚持这么多年了,只要这里还需要我,我就坚持下去。我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这片高原。”(齐中熙、樊曦、秦亚洲、韩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