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川藏青藏公路60年】高原名城丹噶尔:兵城·商城·文化城

中国新闻新华网 2014年09月15日 18:2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网青海湟源9月15日电(记者刘诗平 范世辉 曹婷)距西宁市50公里处的湟源丹噶尔城,明清至民国时期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繁华与重要——既是有名的“兵城”,也是盛极一时的商城和文化城。14日记者抵达这里时看到,这座青藏公路边的高原名城,已经转身为文化旅游之城。

  兵城:海藏咽喉

  “你别看现在这里一片平和,没有刀光剑影,过去这里可是有名的‘海藏咽喉’、军事重镇。”76岁的当地学者任玉贵说。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丹噶尔城,为青海西藏之间的重要门户,有“海藏咽喉”之称。设城之时设立丹噶尔营,参将把守,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军事重镇。

  清朝道光年间,随着军事重要性增加,丹噶尔营升格为镇海协营,负责环青海湖等地军务,同时保护丹噶尔商贸活动的正常运转。

  史料的记载,印证了丹噶尔城的确是座重要的高原“兵城”——从建城之日起,设立丹噶尔营、镇海协营、将军府、千总府,先后派有多名副将、副总、参将镇守。

  商城:茶马商都

  “丹噶尔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人民在这里集聚。商业贸易兴盛,是名副其实的‘环海商都’。”任玉贵带着记者一边逛街一边说。

  走在丹噶尔城青石铺就的街巷,众多商号映入眼帘。一座西式建筑以及建筑前的洋人雕像,格外引人注目。走近看,是英国商人开办的有名的仁记商行。商行内的陈设,依然可见外商当年在此经商的繁盛。

  史料记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商业贸易繁盛,年交易额达300万两白银,民国时期更达鼎盛,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者上千户,贸易总额超过白银500万两。

  “英、美、俄、比利时等国洋行和京、津、晋地区富商,他们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这里。有名的洋行,如英国的仁记、怡和,美国的瑞记、俄国的美最斯等,主要从事青海羊毛的收购贩运,在国际市场赚取丰厚利润。”任玉贵说。

  文化城:多元汇聚

  与经贸繁盛相得益彰的,是丹噶尔城多元汇聚的文化和生活。丹噶尔城即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朝顺治年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来,成为青藏地区有名的寺院。

  随着商贸发展和各民族和谐生活,城内修建了城隍庙、玉皇庙、清真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然而,时光流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商贸中心地位的转移,丹噶尔城日渐萧条。

  “青藏公路的修建,为湟源县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打开了快捷之门,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湟源县交通局局长靳生元说。

  如今,已经成为古城的丹噶尔城,正在当地政府努力下,以文化旅游之城的面貌出现。

  以800米长的丹噶尔大街和丰盛街为主,城隍庙、丹噶尔厅署、洋行、文庙、商号店铺、火祖阁等贯穿其中。徜徉在这里,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商贾云集和热闹繁华。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