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朱清时卸任南科大校长 最大遗憾:学校没出章程

中国新闻成都商报 2014年09月02日 06: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昨日,2014级新生参加了他们来到南科大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但这却是校长朱清时出席的最后一次开学典礼。按照官方合同,朱清时昨日正式结束校长任期,他在典礼上进行了任职期间的最后一次演讲。

  这是朱清时以校长身份在南科大工作的最后一天,但新校长人选及何时到位等问题,答案仍不明朗。

  核心

  提示

  人生就像芦苇一样,很脆弱,但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这就是说,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一个人的一生中要体会一下做人的这种伟大。

  来自朱清时的演讲

  成都商报记者 蓝婧 发自深圳

  昨天上午8时,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典礼由副校长主持,当他介绍到校长朱清时,场上掌声持续15秒之久,许多家长在鼓掌过程中站了起来。走上台前,朱清时向观众席深深鞠了一躬。这是朱清时最后一次以校长的身份在公开场合讲话,但是他对离开却只字未提。唯有典礼结束后,不少站在门口旁听的高年级学生一下涌进会场,争相向朱清时要签名,能够感受到一丝离别之意。

  接受采访

  催促记者们“赶紧问”

  就在开学典礼的过程中和回到办公室之后,朱清时的电话不停响起。办公室门外已经有多家媒体在等待他的“召唤”。实际上,在临近卸任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朱清时都在回避媒体,不过到这两月,他又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或许他在卸任前,他想尽自己最后的努力让南科大被关注吧。”一位办公室的老师说。

  这位老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朱校长不喜欢应酬,别人请吃饭能推就推。甚至陪他出国,他常说的也是“你们自由活动”,一般不跟老师们一起吃饭,想要自个儿待着,“他是个典型的学者,和蔼可亲,不太愿意和人打交道。”但在对待媒体上,朱清时却一直尽量保持开放的态度,“他觉得要获得更多支持,应该接受采访。”很累,但不得不做。

  最后一天校长的朱清时显得非常忙碌,除了应付全国各地的媒体外,还有很多学校未完的工作等着他处理,有的学生和家长得知他即将离开,也等候着想和他说说话。就在上午9点到10点这一个小时里,就有9个人出入他的办公室。

  在采访过程中,朱清时不断催促着各路记者“赶紧问”,希望每个采访“尽量在短时间完成”。遇到有些公开报道过的问题,他轻皱一下眉头,婉转地说“时间有限,提些‘好’一点的问题吧?”

  亲自发邮件

  感谢帮助过他的师生

  这一天,朱清时确实很忙,但其中有一件最重要的任务,是他这天必须完成的———给帮助过他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今天还是校长,明天就不是了。”朱清时笑着对成都商报记者说,这是他最后一天以校长的身份在南科大工作,所以他要在今天之内,向那些在南科大建设过程中给予他支持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感谢。

  这个想法,朱清时已经酝酿了几个月了,但因为事情太多,直到上周末才开始提笔。“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每一封我都会亲自发。”他说。

  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这正是朱清时在卸任前,认为给学校留下的最大财富之一。他表示,学校现在有150多个教授,都是从世界各地来的高水平教师。今后学校的招聘、规章制度、教学科研都以这个团队为核心,这是南科大能够成长为优秀高校的基因。

  家长送来小礼物

  他严肃的表情终于舒展了

  上午11点,就在朱清时刚送走两位记者,又有两位家长来到在了办公室门口,其中一位手中拿着一个小礼盒,礼盒里装的是一张碟片。家长刘妈妈说,这是他们几个家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收集了朱校长从南科大建校之初至今,在各个场合留下的足迹,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这五年来校长和南科大之间的点滴故事。而另一位家长范妈妈则拿出了一件印有朱清时头像的T恤请他本人签名留念。

  看到两位家长的心意,朱清时严肃的脸一下就舒展了。他收下碟片,又拿起T恤向成都商报记者扬了扬:“这个很有纪念意义啊,我都还没有呢!”原来,这件T恤是当年2011级教改实验班的40多个学生,为了声援南科大,拒绝参加高考,而特地制作的T恤。

  “那是在南科大最困难的时候啊。”当年朱清时虽不支持学生们采用过于极端的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上,孩子们的行为也确实给了他最大的力量。朱清时在T恤上签名后,又补上昨天的日期,他说,这一天和当年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们就是朱校长的粉丝!”家住深圳的刘妈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是在2013年将孩子送进南科大的,那时候家人都已经知道朱清时在第二年即将卸任,但是超过中山大学录取线的孩子,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南科大。在学校这一年,孩子变化非常明显,非常自信,而且很有想法。南科大的教学也让她满意,孩子本科就能跟着研究生们一起做实验项目,“忙碌而充实”。

  新校长未到任

  他将在9月底离开

  中午12点,朱清时离开办公室来到学生餐厅,一个人坐在二楼的角落用餐。这是他的老位子。一些熟悉朱清时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他的习惯,即使看到他,也就远远地看着,很少上前打扰。

  “他总是吃得很素。”家长范妈妈说,服务员几乎都习惯了,朱校长一来,一般总是只打最边上的几样小菜。一个午餐,朱清时只花了十来分钟,12点20分又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昨天是朱清时作为校长在南科大的最后一天,但是因为新校长还没到任,他还将在学校待到9月底,完成最后的交接工作才会离开。

  实际上,不单是校长人选,目前南科大的领导班子,包括学校副校长、学术副校长,都还没有完全完善。因为各种差异没有达成一致,至今朱清时已经卸任,他的校长助理都还没有到位。

  对话朱清时:

  最大的遗憾是

  南科大的章程没出来

  成都商报:马上离任了,最放不下的是什么?

  朱清时:最放不下的是教改实验班的学生,有四十多个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的学生,有两个刚提前毕业,剩下的在这个寒假毕业。我会帮他们每一个人写推荐信,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我离开后还会写。

  成都商报:您怎么评价担任校长这五年?

  朱清时:五年时间很短,办学时间算起来也就三年多。

  南科大五年前还是一个零,是思想中的一个概念,现在已经是一个美丽的校园,有一流的教授,1200多学生,各种改革正在进行,朝气蓬勃,这就是很大的成功。

  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这是我们的改革方式,我们仍然继续在做。这五年能够做到的,我认为基本都做到了。

  成都商报:您卸任了,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朱清时:最大的遗憾是南科大的章程没有出来。当初来南科大,改革最重要的思想,是依规治校、去行政化。依照章程治校,这就不是靠行政部门谁官大谁说了算。那么要制定好这个章程,就要把学校管理体制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大学章程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写出来,关键在于这些管理办法能不能通过,能不能取得共识。但如果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很难达成共识。五年时间太短,虽然一直都在实践这些东西,但还没有达到取得共识设立章程的程度。

  成都商报:有种声音认为你们去行政化没有实现?

  朱清时:去行政化方面可以做的,我们都做了。南科大现在已经建立起教授治校的文化,很多重大的事情都要教授们讨论,比如招聘新教授,不是行政干部说了算,南科大所有干部都是为教授服务的。

  至于在学校外的去行政化,关键是资金要充足,才能更加独立。国外很多高校是靠民间资金捐赠,但是在中国民间捐赠教育还不多,恐怕要若干年以后了。

  成都商报:有不少学生报考南科大是冲着您来的,您卸任后南科大的影响力会不会削弱?

  朱清时:(笑)如果新校长比我更有威望,那么他的号召力会更大。

  成都商报记者 蓝婧 发自深圳

  朱清时作为南科大校长的

  最后一次演讲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方科技大学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今年的608位新同学们,祝贺你们以优秀的成绩跨进了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门。

  南方科技大学的一切进展和成果都与学生们的参与分不开。在此我向你们和前三届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选择加入我们这支教育改革的队伍!

  同学们,老师们,南方科技大学教改的核心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5年,钱学森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问题:国家和学生都为教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到头来却发现学生没学到多少真本事,创新能力不足!

  什么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呢?认真研究人类社会中最有创新能力的人群,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型人才有一些共同点:他们拥有极强的自学能力,不局限于标准学校教育;他们博闻强识,不只专注一个领域;他们在面对怀疑和反对时,通常坚持己见;他们能产生很多点子,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哪些点子值得深思下去,并付诸行动。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和以课堂讲课为主的灌输式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过早分专业,而且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标准化,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趋同,不能适应学科交叉的问题;缺乏实践,使学生难以把思想付诸行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南方科技大学实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在招生方法上,我们采用“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自主招生能力测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的综合评价模式),其中自主招生能力测试考察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以挑选出创新素质好的学生;在学制上,学生入学头两年不分专业,上统一的基础课,后两年自选专业,以增强学生适应交叉学科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强化本科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让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研究来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多学科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相信,南方科技大学这样培养的学生一定会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不同,一定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同学们,老师们,要成为一个钱老所说的大师级的创新人才,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追求。帕斯卡尔说过一段话,思想使人伟大。人生就像芦苇一样,很脆弱,但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这就是说,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一个人的一生中要体会一下做人的这种伟大。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别出心裁的新思想。一个民族的希望,就是大家都不断想出新鲜的主意,而且大家都包容和鼓励这些新想法。沉闷的思想界是出不了大师的。因此我们要把新思想提高到人生意义的高度来认识。

  五年的时间很短,我们的教改刚刚起步,困难和不足还很多,学校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五十年前,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在日记本上抄录了一首诗,激励自己,现在把它转送给年轻的朋友们:

  不能只用看望的眼光等待未来,我们对于美妙的未来不能只付之于幻想。未来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自己就是未来的种子。要用无穷的智慧和创造使它发芽,让它迅速生长吧!勤奋学习吧!永远相信未来吧!未来总是用微笑欢迎我们的。(有删节)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