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张春银:盐碱地的“守望者”

中国新闻新华网 2014年08月25日 15:3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网南京8月25日电(记者张展鹏)盐土、盐土、还是盐土,记者近日在江苏盐城见到张春银时,谈话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关键词。他说,自己选择“盐土农业”这条路“太辛苦”,但绝不后悔。

  张春银的人生颇有戏剧性色彩:20岁当厨师,30岁做老总,40岁改行成为农民。如今,是江苏盐城绿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科技特派员,他培育出的海水蔬菜“绿苑海蓬子1号”“绿海碱蓬1号”,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已出口至巴基斯坦等国。

  从事盐土农业,源于张春银儿时的一个梦想。他是江苏盐城人,这个苏北城市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在盐碱地上长大的他,自幼就知道盐碱地不适合长东西,看着荒凉的大片土地,他曾经想过“如果盐碱地能长粮食该多好”。

  12年前,40岁的张春银无意中听说国外在治理盐碱地方面取得突破,这让他兴奋不已,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重要选择:放弃国家高级厨师和某企业负责人的身份,一头扎进“盐土农业”的研发中。

  “当初我提出‘盐土农业’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农业专家都质疑。到科研院所求教也是到处碰壁,好不容易通过朋友介绍有机会交流了,几句话一谈,人家一听说我是做厨师的,聊两句就把我打发走了。”张春银说。

  执著的张春银决定“自力更生”。他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夜以继日地钻研;还把前些年积蓄拿出来,去国外走访考察,两年时间就去了西欧、北欧、东南亚的14个国家,引进许多耐盐作物品种进行试验对比,希望选育出适合中国沿海滩涂的耐盐碱作物。

  困难远比预想的要大得多。张春银从美国亚历山大环境研究所花费不菲购买的海蓬子种子,回到国内的盐碱地上只有3%的发芽率,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3年。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他的所有家产几乎都被消耗掉,同时期有一些企业和他一起尝试,但一个接一个全部放弃。

  “说得好是坚持到底,说得不好就是一意孤行。家里所有的亲戚都想不通,他为什么要去吃这个苦。”妻子肖琳说。

  就在张春银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我国土壤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的介入,让一切峰回路转,在他帮助下成立了盐土农业院士工作站,反复试验后取得了重大突破——海蓬子的生长周期从220天缩短到120天,原先只有2个月的鲜菜采摘期提高到7个月,亩产量从800公斤提升到3吨。

  密密匝匝的海蓬子终于在沿海滩涂上扎下了根。除了盐碱“绿海碱蓬1号”和“绿苑海蓬子1号”这两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张春银和他的团队还先后培育出10多种耐盐碱蔬菜和特种经济作物,拥有了7项国家专利。

  如果仅仅是办一家企业,张春银已经逐步做到扭亏为盈。但他又有了新的追求——把更多的盐碱荒滩改造成绿色田野。看到白花花的盐碱地上长出绿色植物,他觉得这给土地盐碱荒漠化现象的改善带来了希望。

  “我国盐碱地的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荒地近2亿亩,海蓬子等的种植,对我国广大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及‘三农’发展意义重大。”赵其国院士说。

  大规模推广耐盐作物、缓解生态压力,这成了张春银新的梦想。2009年,他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查干诺尔湖开展公益性环境治理,截至目前,以志愿者身份,无偿提供了数百吨种子,扩种“绿海碱蓬1号”植被7万亩,有效拦截了大量沙尘。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张春银“对人类有贡献”。

  张春银告诉记者,他现在又将目光投向河北省的安固里淖盐湖,那里距离北京市直线距离仅143公里,被称为“首都头上的一盆沙”。现在,1.5万亩的试验复绿已经成功,他有信心到2020年实现对10万亩干涸盐湖的绿色覆盖。

  张春银不想多谈过去所经历的失败和挫折,只是几次低声感慨这条路“走得太辛苦”。“但我不后悔,人一生能做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就足够了。”张春银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