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向何处

中国新闻新疆日报 2014年06月24日 10:4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在这条通道上,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香料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而新疆占据着东联西出、东来西进的重要位置。

  新疆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上有何诉求?因其地缘和民族优势与一墙之隔的中亚有着怎样的合作,怎样才能让合作更加顺畅贴心,这是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建设中必须要考量和回答的一份答卷。

  丝绸之路经济带给新疆带来无限商机

  哈密是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的第一站,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风能和光能,同时集“空中走电、地上走煤、地下走气”立体能源输送管道之大成,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围绕风电哈密形成了风力发电机为主要特色的机电装备制造中心,2013年1月—10月,哈密金风公司生产各种型号风机主机400台,实现销售产值37亿元。其母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风力发电机不仅覆盖全国21个省区,而且销售到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塞浦路斯等国家。与哈密金风公司比邻而建的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已经与疆内一家外经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将风机销往中亚市场。投资哈密的众多风电企业瞄准的不仅局限于哈密一地,东边的河西走廊,西边的额尔齐斯河风谷,再远就是辽阔的中亚大地,都是这些企业的目标市场。

  哈密是新疆发展的一个缩影,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的推进,不仅能促进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也为新疆的发展招引来众多立足新疆、面向中亚、西亚的企业,进一步为新疆的发展助力。

  位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中哈合作区的霍尔果斯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于2013年4月15日动工,12万平方米2200家商铺主要经营家居、建材、农副产品、饰品等,已经完成招商1000多家。董事长金兴忠告诉记者,义乌国际商贸城计划建设总面积38万平方米,包括32万平方米的市场和6万平方米的酒店。“中亚的很多客商现在都直奔义乌去进货,我的最终目的的把一线工厂迁移到中亚五国的家门口。”对于金兴忠来说,霍尔果斯是丝绸之路上最具战略意义的一点,中亚和欧洲客商在中哈合作区持护照可一日免签,加上通关便捷和减少运距,这里终将形成全球性的旅购中心、金融中心。在新疆同样因丝绸之路发展而焕发魅力的城市,还有喀什开发区。

  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新疆加速通道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要因素是交通,新疆目前正在构建的三条钢铁大动脉从北到南依次形成三条铁路大通道:将军庙—三塘湖—淖毛湖—哈密—额济纳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和库尔勒经若羌至青海格尔木的新疆第三条铁路出疆通道。这三条铁路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新疆与沿海、内地城市及中亚的通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1998年新疆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吐乌大高等级公路通车,2000年新疆第一条高速公路——乌奎高速公路通车,至今全疆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2600公里,2015年可达5000公里。 随着新疆八条西出通道的贯通,新疆将成为东西两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其中一条大通道从上海经西安、慕尼黑等城市与欧亚洲际公路相通;另一条大通道从俄罗斯经新西伯利亚、喀纳斯、喀什直抵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按照“三基地一通道”的能源战略定位,新疆正在全力建设国家大型油气加工、储备基地,国家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陆上大通道。新疆石油远景储量213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2.8亿吨,2013年原油产量3000万吨,占全国约1/9。新疆天然气预测储量10.3万亿立方米,2013年生产天然气270多亿立方米。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首条境外原油运输管道——全长1200公里的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进口管输原油6200多万吨。2006年5月开通以来,这条“中国西部能源大动脉”进口原油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西气东输目前一、二线都已建成,三线正在加紧建设,还有几条线都在前期准备。这些管线横贯新疆,覆盖大半个中国。

  新疆的煤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产业正处于迅猛增长的时期,电力装机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疆电力总装机将达到6000万千瓦。目前已有两条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和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新疆丰富的电力送往内地。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是经贸往来

  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诸多的研讨会首先谈到的就是经济。然而,开采矿业、出售产品、建设公司却不是丝绸之路的全部内容。当国内商家纷纷将眼光瞄准中亚市场时,也不能忽视了当地人的感情和习惯。

  今年3月记者在中亚采访时看到,中亚诸国市场上并不缺少中国货,包括布料、日用品、机电、建材等等。然而中国并不是中亚这个邻居的唯一供货商,它的市场上有着来自土耳其、俄罗斯、甚至德国、韩国等国的商品,想通过新疆向中亚发展的商人,面临的竞争将是全球性的。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经营布料的克州商会会长吐尔逊·海力力告诉记者,中国来的布料通常处于消费的中低端,而有钱人往往选择购买土耳其的衣服。这一方面源于感情文化的差异,另一半恐怕与一些中亚经商的中国商人注重短期效益有关。

  一位在吉国经营手机的中国商户就告诉记者,他最初经营的手机、DVD都是山寨的,质量没有保证,往往三天两头有顾客上门吵架;现在虽然产品质量变好了,吵架的顾客少了,但仍然用国内生产手机贴名牌手机出售。

  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的大唐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总经理赵永城说,商品具有“外交属性”。“日本人、德国人在奥什没设领事机构,奥什也找不见几个日本人或者德国人,但每一件质量过硬的日本产品、德国产品都会开口为他们的国家说话。 “我希望每一个来到吉尔吉斯的中国人都成为‘民间外交大使’。”为此,2008年底赵永城借出租门面到期机会,召集奥什大唐17家中国家具商开会,要求他们组建套房(卧室的成套家具)公司,统一采购浙江、广东等地产品质量信得过的家具,从源头上控制奥什大唐市场里中国家具的质量。

  “2009年以后,奥什大唐的家具产品整体提高了一个档次。”赵永城为此感到欣慰。“原来从这里卖出去的刨花板家具,一天也不敢承诺(质量)。现在五年保质期没问题。”

  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乌中贸易之家乌中贸易所经营中国机械机电产品的曼苏尔则因为中国产品的质量越来越过硬、性价比高而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销售额。

  站在对方的立场做生意,考虑“主人家”的感受,带着理解包容、平等互助的理念去交往和经营,我们才能真正把中亚的生意做好,“五通”也才有望早日实现,这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每个新疆人必须认识到的。 (本报记者 李冬妹)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