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交流与革新 新老丝绸之路跨越千年的主题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7日 11: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学生和记者们交流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学生和记者们交流

  央视网(记者王甲铸 报道)在汉代最早的丝绸之路之上,马曾经是销往中原最畅销的商品,小麦、番茄、胡萝卜这些在今天人们最常见的粮食也是那个时候引入中国。而引入中原的这些商品都经历了物种的改良,并繁衍至今。两千年之后的今天,东西农业交流正在新的层面展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史所所长樊志民认为丝绸之路就是一条科技革新之路。

  古丝绸之路上的物种引进与改良

  所谓“天马”,是原产于今天中亚一代的马匹。因张骞描述“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所以这种马也被称为“汗血宝马”。

  “中国的马拉车可以,打仗却很差,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就必须到西域去寻找良马,恰好丝绸之路被张骞开通,来自西域的‘天马’也有机会被引进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史所所长樊志民说。

  汉武帝曾组织了国家级的采购团队去大宛选购“天马”。遭拒后便派遣大将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终于夺回了1000多匹“天马”。除了战争之外,丝绸之路上频繁的商业往来,也给中国带了不少来自西域的良驹,但价格比较昂贵,据樊志民推断,几乎是一头耕牛价格的40倍。

  尽管这样,对于这些马匹,中国人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购买欲望。而历朝历代的养殖者,也会以它们为基础,对本土的马种进行改良。这正如唐朝人总结的那样——“既杂胡种,马乃益壮”。

  樊志民不断的向记者强调,除了文化和商业的传播之外,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还是一条科技革新之路,东西方的人们都会虚心向对方学习,然后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引进的物种进行改良。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东西农业交流正在新的层面展开。

  11月6日,在新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中,记者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里,就遇到了有12名来自中亚哈萨克斯坦的学员。他们正在这里学习中国的农牧业技术。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哈德尔江和他的同学们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包括他们在内,目前留学中国的哈萨克斯坦学生已经达到了9500人。

  而按照相关计划,至2020年中国接收留学生的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同时在未来10年内向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今年49岁的的哈德尔江是研究“养羊”的,他对中国在微生物方面取得的成就产生了极大兴趣。而正在举行的杨凌农高会,让他见识到中国养殖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开眼界。

  他表示自己在中学时就已经知道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产生了密切联系。他也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份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曾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他希望这一倡议能够尽快落实,希望能将在中国所学到的技术带回国,也希望两国今后能在农牧业方面能有更多合作。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