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特约评论员贾秀东
目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当其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由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公开的国际场合正式提出,尚属首次。
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打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习近平提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工作思路,并为此提出“五通”举措: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是古丝绸之路带给我们的新灵感。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兰新铁路西段与哈萨克斯坦土西铁路接轨,标志着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
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初衷是通过这条链接亚欧两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的大动脉促进国际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与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往来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空前发展。“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不满足于仅仅建设交通运输生命线,还要不断加深沿线区域经贸合作,形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近年来,总人口30亿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具雏形。这条经济大走廊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各大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当然,这条经济带目前还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个别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投资贸易法规还不健全,特别是缺少一个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协调机制。
目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当其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由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公开的国际场合正式提出,尚属首次。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联想到不久前我国提出共建“中缅孟印经济走廊”的战略构想,“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构成我国西南和西北两个战略方向上的两大战略性经济带,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同时也会促进两条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也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