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马海燕)金秋九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展开新一轮外交之旅。除访问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外,还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这是中国新任国家元首首次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亮相,中国政府如何建设这一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对话平台引发世界关注。
从华盛顿到伦敦,从匹兹堡到多伦多,从首尔到戛纳,从洛斯卡沃斯到圣彼得堡,5年8次聚会,峰会的举办地开始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二十国集团是全球治理领域一个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直接对话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反映出力量对比的变化。从最早的七国集团,到后来八国集团、“8+5对话会”,再到二十国集团,从中可见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增强。
张宇燕告诉中新社记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诞生于金融危机之时,过去5年间,各国领导人通过这个平台在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投票权和份额改革等方面已经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进步,峰会也成为解决全球问题、实现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此次峰会主题为增长和就业,讨论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就业和投资、发展、贸易等议题。张宇燕说,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危机所反映出的深层次矛盾、结构性问题至今没有消除。这几项主题的设定本身就说明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各国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依存度高,全球经济形势稍有不稳,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要稳定前行,需要二十国集团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此前吹风会指出,中方期待峰会一要体现二十国集团合作伙伴精神,二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三要营造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四要推动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五是加强二十国集团机制建设。这被外界视作中国积极致力于峰会推进的五项主张。
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多年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黄薇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方始终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合作。同时,中国一直在通过双边对话、多边对话和“南南合作”等多种途径,引导二十国集团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同时随着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重,从以前被动作为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到现在转向国际规则的制定者也是一个必然过程。
黄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一面希望新兴经济体承担更多责任,一面又担忧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对其造成威胁。同时新兴经济体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都需要峰会把握好各方平衡,一方面加强务实合作,一方面协调各方利益磋商。在成员内部保持信息透明和对话渠道畅通,才有助于引导这一机制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张宇燕也认为,内部有分歧是正常的,没有分歧是不正常的。世界最重要的20个经济体领导人集体会面、交流、沟通,其本身意义就非常大。即使短时期内很难达成一致,各方把诉求表达出来,再进行协商寻求处理办法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如果自身完成机制性工作,尽可能地凝聚各成员共识,尊重各成员合理关切,二十国集团的影响力会更大,成果也会更丰富。”黄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