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梦想感召中国 全民凝神聚力

——各界群众眼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9日 10: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光明日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江苏省扬州市,市民正从“中国梦”公益广告宣传画前走过。CFP

  一个绚烂多彩的梦想,正在神州大地上空放飞——13亿人的心声热望汇成“中国梦”,凝聚起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发出中华复兴的时代强音。

  一场热火朝天的评选,正在网络上展开——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进入收官阶段,一亿多人次的网络选票,托起人们心目中的“最美”面孔。

  一本益趣兼备的通俗读物,正在人群中传阅——《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刚上市,便成为书店的热点,读者从中寻找着理论对现实的回应。

  一个个触手可及的画面,构成我国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面貌。

  有喜悦,也有挑战。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在增强。

  各界群众怎么看待今天的思想道德状况?有何诉求?宣传思想工作怎样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城市社区、农村、机关、学校、科研单位,从人们的所思所盼中寻找答案。

  “我必须做点什么,我的梦应该和国家相连”——

  放飞理想,人生更精彩

  8月初,记者来到河南省兰考县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访,正碰上董事长王建峰和村民聊天。

  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还有一个身份——南家坡村党支部书记。

  几年前,生意正红火的他被乡亲们请回村当“领头羊”。从“试试看”到“离不开”,他越干越带劲儿。“不图别的,就是带着乡亲们过好日子。总书记讲了,咱们要实现中国梦。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好日子就是我们大家的梦。”

  人之所以奋斗、付出,是为了梦想。

  兰考县城东北角,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即将迎接第一批学员。

  青年教师李西泽正忙着备课。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来这里工作的。他告诉记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焦裕禄为带领兰考人民摆脱穷困而鞠躬尽瘁,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光有理想不行,还要舍得付出。我愿意在这里铸炼理想,传承焦裕禄的精神。”

  理想感召群众,信念凝聚人心。不论时代怎么变,理想信念永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凝聚的能量核,是鼓舞人们克服困难、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撑。

  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汇成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从4月26日开始,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央外宣办网络新闻宣传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梦网上系列谈”活动走进大众视野,很多来自基层的干部群众被请上网络讲台,和网友畅谈自己心中的梦想。

  3年前的农家女,成了今天的“高经理”。北京市通州区潞通洪运工业园总经理高华吐露心声:“脚踏实地认真干,再遥远的梦也能实现。”

  “我的梦在社区。我是一棵小草,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每个人。”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社区退休教师刘秀军十分动情。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教师高宁看来,“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通俗表述,“让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听来亲切好懂,自然能激起共鸣。“这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很有启发。从梦想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道理对,路子顺。”

  理想信念是现实沃土中开出的美丽花朵。“中国梦”,折射出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豪迈。

  如果没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惊动世界,王艳也许还在大洋彼岸打拼谋生。今天,她作为一名新华社双语记者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讲述着“中国故事”。“那个令人自豪的时刻,我问自己,怎么办?我必须做点什么,我的梦应该和国家相连。”王艳回来了,为了自己的梦想。

  每个中国人都是这个追梦民族的一员,国家强大,才能让个人梦圆。

  “他们才是社会的主流,是民族的脊梁”——

  核心价值凝聚,齐心正世风

  8月16日晚,长沙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刘明栋守着电视看完了《义勇好邻居》节目。奋不顾身拽住跳楼情侣的老人、悬在24层楼窗外托举遇险女孩的男子、从火海中抢出液化气罐的下岗工人……“平时擦肩而过的普通人,危急时刻成了我们的‘保护神’,令人感动!”

  他坦陈:法官嫖娼,医生倒卖婴儿,最近这些丑恶现象,挑战着道德底线,困扰着社会良知,令人五味杂陈,忧心忡忡。幸好,还有更多善良美好能够温暖人们的心灵。

  “不能让极端情绪遮蔽双眼而无视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更不能无视普通群众的默默奉献、长期坚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孙伟平认为,“看问题还是应该看主流,千万不能忽略‘沉默的大多数’,无数勤劳善良的普通人恪尽职守,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消防员、最美邮递员层出不穷,见义勇为、扶正祛邪,他们才是社会的主流,是民族的脊梁。”

  很多“最美”人物,此刻正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之列,接受潮水般的敬意。北京市昌平区龙锦苑小区的王贵荣老人不但投了票,还能说出许多候选人的事迹。她说:“做好事可没年龄限制,我68岁了,但也要向他们学习,为小区做点事。”

  发现、褒扬、学习榜样,用先进事迹感召人,是凝聚正能量的不二选择。近年来,以真善美为标准的各种评选活动风生水起——从“感动中国”到各个省市的“感动”品牌,从“中国好人榜”到遍布城乡间的“孝星评选”“助人模范”,选谁不选谁,大家说了算,群众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对“好人”的拥戴深入人心。

  “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打了个比方,“走夜路,要靠北斗星分辨东西南北;海上航行,要靠罗盘确定方向。道德模范,就是我们社会的北斗、罗盘。”

  在河北沧州,民警王红心经常带着自己的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沧州去年开始建设‘好人之城’。‘好人之城’,我喜欢这个名字。它意味着向善不只是个人的追求,已经成了整个城市的道德目标。”这位民警说出心里话。

  从“好人之城”到“大爱城市”“善行之都”,越来越多的城市把道德建设作为自己的立市之本。

  “你我都不会否认,和几年前相比,公共场所吸烟的少了,大声喧哗的少了,插队的少了。”北京康乾基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职员徐强对记者说,“这表明人的素质在提高,将来会好起来的。”

  道德提升,社会在行动;任重道远,我们有信心。

  “这是思想的魅力”——

  理论武装群众,释放正能量

  正值三伏天,北京城潮湿闷热,许多人躲到书店里,一边看书,一边纳凉。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悄然摆上新华书店销售台,像老朋友一样,与读者如期见面。

  走进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记者碰到前来购书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干部仇东方。他告诉记者,从最早的《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到今年的《理性看 齐心办》,一本不少,11本“面对面”摆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通俗版,读来解渴管用,对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增强对中国道路的认同大有裨益。

  这是思想的魅力。

  “面对面现象”启示我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闭门造车不行,要讲科学,更要接地气。

  作为北京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罗文东多次深入基层宣讲,他说:“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普通干部群众读理论著作有难度,面对面的宣讲却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是理论武装的好办法——这是罗文东的体会。

  浙江省委宣传部讲师办主任李泽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各地方各单位都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理论破解发展难题,干部群众也渴盼着运用科学理论解决认识问题,提振信心。

  “满足发展对理论指导的需要,满足群众的理论诉求,是理论工作者应尽的义务。”李泽泉这样表示。

  “善为教者,则因人之情而利导之。”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吴洁是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分管社保和公共服务工作。社区居民失业了怎么再就业,老年人健身方便不方便,居民生病去医院远不远……每天面对这些具体事让她对“群众路线”感受独特。

  “走群众路线,就是走群众走的路,这样就会知道哪有沟哪有坎。干部是代表党做事的,群众的事办好了,政策才会变得亲切,党的理论才会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吴洁的话朴实真切。

  群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思想工作,把虚事做实,理论就会融入群众的生活。(本报记者 王斯敏 李亚彬 曹建文)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中国道路 好人 的新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