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近代中国强军梦》之二:晚清的过失与错失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18: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视频



原标题:

  主讲人档案

  戴旭

  著名军事专家 

  2010年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 

  主要研究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问题

  主要代表作有《大空战》、《海图腾》

  《C形包围》、《盛世狼烟》等

  富国强军是历朝历代的梦想,五百年来中国做过怎样的强军梦?

  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说最可怕的是战略思维的落伍?

  机遇与厄运共存,近代六次军事变革为何总是与我们擦肩而过?

  海权时代与黑火药革命双重落伍后,晚清又有哪些过失与错失?

  在军事转型机遇到来时,为何看不到武器背后的现代战略思维?

  敬请关注,《讲武堂》6月8日10:18播出

  著名军事专家戴旭深度解读,《近代中国强军梦》之二:晚清的过失与错失。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讲武堂》。上一讲主要讲的是明朝时期我们错过了海权和火器时代一场军事革命,这一讲我们主要讲一讲晚清,晚清又连续错失掉了两次军事革命。

  在明朝的中后期,清朝的前期,中国在世界军事领域的落后,主要是海权时代和黑火药革命双重落伍的结果,并直接导致了晚清时期两次鸦片战争清军的失败。历史都是有原因的,历史不能割断,虽然它不会重演。战争样式可能和原来不一样,但是历史规律是一样的。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王朝就开始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革开放,史称“洋务运动”。

  应该说清朝的反应还是非常快的,决心也很大。战争失败了,马上就反思为什么失败,马上就开始整个社会的变革。短期内就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的枪炮,并且还造了很多的军工厂予以仿制。这些军工厂有小型的,还有大型的,比如江南造船厂。同时还不惜重金直接购买了两艘当时在东亚最先进、最重型的铁甲舰——“定远”和“镇远”。也就是当时清朝想到了,既然我们是从海上被人家打败,我们要从海上堵住,不再让后续的灾难重演,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既然你是洋枪洋炮,坚船利炮,那么我也要有坚船,我也要有利炮,这是一个直接的动力。洋务运动从器物层面上首先展开,从引进人家的先进武器,引进人家的大型兵器开始。这种引进一度曾经使清朝的海军总实力位居世界第七,东亚第一。这时候清朝还派出海军的留学生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海军国家英国去学习,看起来已经很有中兴的气象了。但是清朝的官员们只看到了武器,而没有看到武器背后的现代战略思维。只看到了海防,却没有领悟现代海权进攻和征服的价值。清朝的统治者对买来的舰队赋予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就地挡住以后再来的外国军舰,根本没有一个整体的联合舰队的概念。所以那些舰队放在东海的叫北洋水师,放在南海的叫南洋水师,不叫中国海军或者叫大清海军。这是典型的陆军守关思维。清朝所谓的水师,其实只是水上陆军。

  (1)海军从诞生起,按照西方对海军的理解,使命只有两个:一是平时,要为本国的贸易商船护航保驾,保护本国的海外商业利益;战争的时候,海军的使命就是把敌国的海军,消灭在港口里,把敌国的军队堵在他们的本土上,不能出海,不能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威胁。西方在海军的运用上,有着不同的战略思维。

  1586年,英国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当时双方剑拔弩张,国家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海盗出身的英国海军上将德雷克知道,英国的海军就是由一批海盗出身的人建立起来的,他知道海军的这个特点,所以抢先率领一支由25条船组成的强大舰队,进攻和掠夺海地岛以及加勒比海西岸的一些港口城市,然后沿着西班牙海岸一路扫荡,到达加的斯的时候已击沉和俘获了36艘西班牙的补给船,其中还包括一些千吨级的大船。我抢了你的补给船马上可以补给我自己,我就可以进行更远更大规模的抢劫。这一次进攻破袭行动,大大破坏了西班牙海军统帅克鲁兹的战争准备工作。当你还在准备的时候,他已经过来打你了,把你所有的海上海军体系打垮。

  接着,德雷克又对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加的斯发动了一次最为大胆的进攻,他率领4条军舰闯入加的斯港口内,击毁和烧毁了33条西班牙的舰船。按德雷克本人后来的说法,“我就是想烧一烧西班牙国王的大胡子。”

  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的关系非常地亲密,还曾经一度合并为一个国家。德雷克在返回英国的途中又闯入葡萄牙海岸,连续打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舰船。1587年5月15日,他还袭击了里斯本外的一些船舶的锚地,

  之后,德雷克的舰队继续南下,攻占了一个很远的西班牙要塞,在这一带又给西班牙渔船和货船造成重大损失,还毁坏了很多造船材料。

  即将回到英国母港,德雷克海盗本性不改,顺路还打劫了西班牙国王一条私人的东印度公司运宝船,船上有十一万英镑,当时这是一笔巨额的金钱,还有很多商业秘密档案。先敌出击的好处马上就体现出来了。由于德雷克这一次战前的先敌出击,它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把迫在眉睫的战争——西班牙对英国的战争整整推迟了一年。当时西班牙的国力比英国要强大得多,它的军队就更不用说了。

  过了一年后,西班牙战争基本上准备完了,最后双方是在公海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大战,在这个大战中,西班牙舰队基本上被消灭殆尽,

  直到300多年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还保持着这一海军作战的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海军像一个凶悍的看守一样,把德国海军牢牢地围困在德国的港口里,就不让你出去。德国能做的是什么呢?只能派一些潜艇,因为它从海下出去,英国没有办法发现,用它的潜艇舰队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进行袭扰。这虽然给英国的海上运输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你自身的海上运输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所以英国海军就像一个看守一样牢牢地把它看住。

  随着战争形势的逆转,我们都知道,最后在大西洋上,德国潜艇又被护航的航空母舰所压制,德国的海上优势全部丧失。英国在二战当中,仍又把首先出击的传统发挥到极致。1940年英国还创造了这么一个战例,它出动航空母舰,数量非常少的舰载飞机对驻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舰队进行夜间突袭,让意大利舰队蒙受巨大的损失,一举夺得地中海的制海权,又把意大利海军压制住了。它根本不和对手的舰队在大海上进行决战。先敌打击的传统,到这个时候由舰对舰发展到了机对舰,飞机对军舰,它实际上已经把飞机当成一个可以飞行的军舰。

  这个传统随后就被日本人学来了,因为日本近代军队也是向欧洲学习的。但它和清朝不一样的是,它把欧洲的这些传统也学到了。我们可以看到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对清军,对北洋水师,对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使用的偷袭战术和远程进攻战术的指导思想就是欧洲的指导思想,就是到对方的港口里去,到它的老营里去,把它的舰队歼灭在港口里,不让它下海,让你的军事力量没有办法发挥作用。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又从英国身上学到了空袭战术,发起了珍珠港事件。

  (2)海军远程进攻的战略原则,后来被一些军事思想先进的国家应用到空军的战术上。海军和空军的战略属性是一样的,都具有大区域、快速的机动性。因此也有着强大的战斗动能,天然就适合远程进攻,以点打面。用于进攻则长袖善舞,用于防御则捉襟见肘,防不胜防。也就是说这两个军种,天然就不适合防御,而相比而言,陆军才是攻防兼备。

  假如在19世纪中叶的清朝北洋水师中,有人能够了解英国和西班牙海战的历史,那么北洋水师也许就不会在自己的港口附近,被实力远远弱于自己的日本海军击败。如果回顾近代中国海军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北洋水师曾经有过不只一次的机会把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里,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后来发生大东沟海战。

  在北洋舰队1886年7月第一次访问日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个机会。我屡次在犯一个学术错误,就是老是假设历史。但是有些历史之谜,你如果不假设的话,你可能不太容易形象地理解它的价值,不太容易直观地去理解它的本质,所以我总是在犯这样一个错误,假设历史。当时假如北洋水师拥有欧洲人西方人的海军理念,会是什么样呢?我们就会看到,北洋水师有很多次先敌打击的机会,如果把握住了这些机会,就可以避免后来甲午战争的悲剧。刚才说到第一次访日,当年7月李鸿章接到袁世凯的报告,说朝鲜有人在谋划联俄防英,而俄国正有意要拿掉朝鲜的几个港口。朝鲜一向又是大清的保护国,清政府知道,一旦朝鲜落入别的国家必将危及自身安全。于是就命令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前往朝鲜的永兴湾一带巡防。丁汝昌的一个总教习英国人琅威理接到命令以后,立即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6艘军舰前往朝鲜的东海岸海面进行操演。之后,由于海上长途航行需要加油、需要修理等等,于是四条军舰,“定远”、“镇远”、“济远”、“威远”4条军舰奉李鸿章之命,在丁汝昌的率领下前往日本长崎的大海港进行大修,留下其余的两舰在海参崴待命。

  在这一次访日当中,北洋水师的水兵和当地的日本民众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北洋水师损失惨重,被打死了5人,重伤6人,轻伤38人,失踪了5人。

  当时这个事件发生以后,琅威理坚决要求丁汝昌对日开战,要求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琅威理是一个英国人,他具有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但是丁汝昌没有下令,这是第一次丧失了把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中的机会。

  就在长崎事件结束后的一个月,天皇下令由内库拨款30万日元作为海防补助费,正式拉开了“海防献金运动”。也就是天皇带头,全面捐款,大建海军。日本媒体进行了大肆宣传,随即日本全国开始了大建日本海军运动。

  大清国北洋水师第一次访问日本,不仅失去了这样一个机会,同时还使日本同仇敌忾地发展海军。日本内阁提出了一个5860万元的海军开支方案,获得了国会的通过。1892年,内阁又公布了建造10万吨军舰的计划,该计划在天皇的裁决下很快得以落实。1893年,这个时候甲午战争已经倒数第二年了,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日本天皇又发布了一个诏书:决定在此后的6年里,每年从自己的私房钱中拨出30万日元,从文武官员的薪金中抽出1/10作为造舰的经费缴纳国库。到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日本海军已经有各种军舰55艘,弹药储备已经超出了一次对华战争可能消耗掉的好几倍,日本海军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可与北洋水师相抗衡的海军力量了。

  北洋舰队的军官也注意到了日本海军的高速发展,这和五年前的长崎日本海军已完全不一样了。这时候一些北洋水师的军官已经有了危机感。如右翼总兵刘步蟾就向丁汝昌说道,现在我们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已经弱于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丁汝昌也感到了这一点,认为北洋舰队有一些舰艇已经老化,这个时候有些军舰的航速和射速上已经落后于日本,他也请求购买军舰。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当时朝廷的指导思想不一样,建北洋水师买大舰不是为了和人家作战的,因此当时朝廷对待继续添置军舰一事积极性不高,后来就不给经费。不给经费就导致后来没有办法再继续添置新型的装备,这就导致一方面号称东亚一流舰队的北洋水师停滞不前;而另外一方面,一支二流舰队在高速地赶超。

  我们还可以再比较一下美国是怎样利用它的海军的。当时清廷让李鸿章买大铁甲舰和建北洋水师是为了吓唬日本,但是美国不是。美国著名的黑船到日本以后,直接送给日本人一面白旗,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日本要么向我投降,举着白旗过来,要么你就把白旗扔掉,过来和我作战。同样是威慑,同样是吓唬,人家是这样吓唬的。这就是双方海军完全不同的理念。

  近代日本崛起的历史,被史学家评论为是“一部民族主义的胜利史”。日本的近代体验及其觉醒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悲惨的命运成为日本的一面镜子,它看到了由于战争失败,欧洲列强的登陆,整个国家变得不像样子。于是日本就发奋图强,日本清醒地认识到了现代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日本发展海军和使用海军的决心。它购买军舰绝不仅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不被入侵,而是为了消灭国家的敌人,掠夺别人,强大自己。这也正是西方对海军的理解。

  日本沿着西方的海军战略思维,顺着西方的战略思想,朝着称霸太平洋的目标一直在走,结果和新型的霸主主义的美国撞在了一起。我们知道双方奉行的是一样的侵略扩张政策,在同一条路上,日本是一辆轿车,美国是一辆卡车,结果日本被撞翻了。

  尽管如此,在对现代军事发展趋势的把握上,直到今天美国对世界趋势的把握还是值得世界借鉴的。在英国使用海军的基础上,它又有了发展,先礼后兵。我先告诉你,带有最后通牒的性质。所以美国的思维是继承了欧洲的思维——整个战略思维和军事思维,直到今天美国还是世界各国的军事导师。

  很多人包括我们很多中国人,只看到了美国的武器,美国的隐形飞机、美国的空天飞机、美国的核动力航母、美国的激光武器等等,其实那些武器都是美国全球进攻性的军事战略思想的产物。没有统治全球的需要,没有世界帝国的需要,它不会造这些战略性的兵器,可我们现在有时候还是只看到这些东西。我们只是看到这些东西,我们的战略思维相对于清朝就没有太多的进步。

  (3)回顾这段历史,让我们忍不住思考,清朝既然不想使用这些专门用于远洋进攻的铁甲舰来消除国家的隐患,那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多的钱,来购买这些昂贵的武器?如果只是为了保卫本土不被再次入侵,清朝完全有另外的选择。清朝不仅没有领悟到制海权的要义,没有领悟到现代海军对于国家的意义,他还失去了另外一次军事革命——铁路带来的陆权的复兴。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就是机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在冷兵器时代骑兵能够战胜步兵,为什么蒙古军队用这么少量的兵力就可以征服全世界的原因所在。海权也好,陆权也好,核心都是机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机械化战争,机动力仍然是核心,其代表兵器就是飞机、航空母舰和坦克,陆海空三大兵器。当然机动力同时也要和火力结合,因为你没有相当的火力,机动力就没有意义。而铁路的发明,在十九世纪提供了全新的陆战机动力。

  1803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设计了“旅行”号蒸汽机车,与它相伴的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因此后来乔治·斯蒂芬森也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这个时候清廷在干什么,在镇压太平天国。在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爆发了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在美国南北战争当中,铁路的战略价值得到了全面证明。

  1850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发生了冲突,奥军将75,000人的大军从匈牙利和维也纳利用铁路输送到波希米亚,迫使普鲁士在阿尔木兹投降。9年后,普鲁士的另一个潜在的威胁法国也采取了大胆行动。在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中,法军利用铁路,在三个月内向前线输送了60多万士兵和将近13万匹战马。其中的12万人只用11天就送到了战场。在以往,如果采用其他原始机动方式的话,需要两个月,这就是铁路。

  当时的欧洲都在使用铁路,但是最终把铁路进行战略性运用的国家还是普鲁士。在以老毛奇为代表的德国参谋总部军官团的努力下,地处中欧的普鲁士通过建设战略性的铁路网,获得了极大的内线机动性。并最终通过普奥、普法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德意志统一的基石。

  由于铁路不能修到海上,所以大陆型的国家从中得到的好处就远远超过了海洋型国家。这一点对于空间广阔的陆地大国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拥有漫长海岸线的陆地大国影响更加深远。清朝后期,如果把握住这个趋势,就可以看到陆权复兴的希望,可惜的是它没有把握住。大清朝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庙堂之上已经基本上没有有思想的人了,大多是一些追名逐利之徒。而民间下层虽然有一些睿智的人士,但由于人微言轻,意见也难以到达朝廷,即使到达了也不可能被官僚衙门认可采纳。因此,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大国,真正能够看到世界大势巨变的非常少。

  大清国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商人修建的,时间是1865年。一个为了揽生意的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了一条约半公里长的展览铁路。今天看就像一个模型一样,就像广告,做起了实物广告。这个宣传很成功,因为火车的轰鸣,搅动的是整个北京城的神经。最后全北京都轰动了,但是它并没有真正触动中国的统治阶层。这条短命的铁路,建成以后仅仅起到了广告的轰动效应。之后随即就被步兵统领衙门下令拆除了。

  第二条铁道出现在江南,由吴淞口到上海。时间是在1876年,是英国怡和洋行修建的。铁路全长14.5公里,时速达到20多公里,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有商业用途了。

  但是清朝对铁路还是不能接受,最后由总理衙门和英国商人交涉,用28万两银子把它买下,然后将铁路、火车全部拆毁,并用轮船把铁路和火车头全部装到船上,直接沉到大海里面去了。到1877年,即一年以后,清朝又自己修建了一条铁路,就是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目的是为了运煤。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说这条铁路可能会损伤地脉,当9.7公里长的铁路建成以后,铁路上的火车不能开蒸汽机车,用很多的马拉着车箱前进,很像《让子弹飞》里边的场景,马拉火车。这就是当时清朝的理念。而这个时候,西洋人的蒸汽船已经源源不断地把外国的煤炭销售到中国的沿海,而你却还想用马拉火车开采煤碳来和外商争利。

  军人出身的刘铭传看到了铁路的战略价值,李鸿章这个时候也略有所悟,都看到了这一点。可决策者始终没有从战略高度、战略思维认识这个问题。尽管一些官吏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最终没有敌过满朝公卿保护风水的蠢动。

  中法战争爆发之后,清军的陆上机动力依旧停滞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水平上。当时的法国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分别以西贡和广东作为双方的前出基地,同时运军队和物资至谅山一线,法军只需四十天,而清军却要四个月!这就是双方机动能力的差距。

  中法战争,最后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一结果,刺激了清王朝,促使清廷高层对铁路建设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这个所谓的转变也不过是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十年间修建了约400多公里的铁路。

  就在中国磨磨蹭蹭的时候,日本却深刻把握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早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民间学者佐藤信渊,这个人曾经写过《宇内混同秘策》。书中明确指出,日本进攻最容易的地方就是中国的满洲。他说满洲的地形和我们日本非常类似,又离我们非常近,因此应该首先锁定这儿,一定要把征服满洲作为我们的目标。

  日本后来定下来要争夺中国的东北。伊藤博文主张进行内部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提出要节俭费用,多建铁路,赶添海军。日本这个时候采用的政策就是海军和新型的陆军同步并举。后来它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日本决策层的采纳。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去访问日本的时候,他只是看到日本海军的进步,却没有看到日本陆军的进步、日本铁路的进步。在日本铁路进步的背后是日本新陆军的进步,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当时清朝只是一味地应付,消极防御,从来没有想过主动进攻,更不要说主动出击了。

  (4)在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里,有两个不同寻常的小人物,一个叫姚文栋,是清政府出使日本公使黎昌庶的随员、直隶试用通判。在日本工作期间,姚文栋独具慧眼将日本陆军省出版的《兵要日本地理小志》一书译为汉文,希望“印给外海水师各营”参考。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是甲午中日黄海之战前11年。与之类似的人物,还有清政府派出国外的游历官、时任兵部郎中的傅云龙。他所著的《游历日本图经》中的《日本疆域险要》一章,是以用兵的观点对日本作军事地理的分析,字字句句、论说精道。但是,在不重视人才的大清帝国,这些小人物的智慧,变成了落满灰尘的一纸空文。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同时代在英国学习的中日两国的留学生。伊藤博文后来当了日本的首相,为明治维新的成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严复最后只能做一个学者,写一写文章,在北洋水师被歼灭以后放声大哭,最后实际上是被边缘化了。东乡平八郎后来成为日本的一代海上名将,而刘步蟾等却只能当一个中级军官,在错误的战争当中以身殉国。就是由于国家整体性战略思维的落后,当然也涉及到文化上的问题,非常僵化的一种战略思维。人才被压制,不重用,是导致在整个军事革命中错失时机的重要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双方实际上是处在一个非常不对称的位置上的。日本已经完成了兵役制度的改革,它不仅完成了海军装备、陆军装备,战略战术,以及这个国家在技术形态上的变革,而且在国内建设了完备的铁路网。到了1893年,甲午战争前一年,日本已经有了2039英里的铁路,当时清朝的铁路才400公里。到1903年,日本增加到4500英里,而这个时候大清国还是400多公里。

  此时日本海军和中国的北洋水师在总体实力上接近平衡。大清朝的军队被迫在陆海双重落伍的情况下,和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的军队进行了一场残酷的较量。大清朝的军队在1840年落后于欧洲军队,在1894年还落后于日本,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形态的落后和军事形态的落后导致军事思维的落后及战略战术的落后。今天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因找出来。学习历史、纪念历史的意义在哪里?就在这里。甲午战争的主战场是环渤海湾的一个巨大的弧形地带,清军当时处于外线作战的状态,由于缺乏战略性的铁路网,清军被迫以徒步行军和骡马机动来对抗日本蒸汽机舰队在海上的机动,那怎么能赶得上它。日军充分利用机动性的落差,在平壤会战以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经鸭绿江攻入中国境内,一路从海上直接进攻大连、旅顺,通过两栖攻击,逼迫北洋水师南逃威海。在夺取了北洋水师的根据地之后,再向南追击。海军从港口的正面封堵北洋水师的外逃出路,同时又在荣成湾再次进行大规模的两栖登陆,陆军横越山东半岛,从背后攻取威海卫军港。

  实际上北洋水师是在日本陆海军的夹击之下被打掉的,如果当时清朝陆军有这个机动性,本来日本陆军是上不了岸的,上不了岸北洋水师就不至于被全部歼灭。就是由于双重的落伍,才导致战争的双重失败,对这场战争我认为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甲午战争的结果,是双方对于世界大势的认识和对策正确与否的一个直接证明,更是双方军事变革成就的一个直接证明。也可以说,甲午战争的结局,是中日两国改革开放和新军事变革成败的直接说明。晚清政府的鼠目寸光,没有把握住国家发展核心建设的关键是技术,也没有抓住以技术为基础的世界军事时代特点,进而导致了国家的覆亡和民族的灾难。

  今天的中国仍然在改革,今天的中国军队还在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甲午战争并没有结束。这场战争包含的历史教训和意义,也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审视。

  (5)今日回顾历史,客观的讲,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彻底错过了海权时代。由于失去工业革命,中国缺乏蒸汽机,因此而无法发挥世界储煤大国的巨大优势。等到晚清权贵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急忙购买枪炮军舰的时候,中国虽然抓住了海权时代的尾巴,但同时却又没有看到,世界军事正在进入新陆权时代:由铁路、火车和电报构成的陆地机动力量,已经让海权变得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如果当时中国不是以举国之财力购买军舰,而是将财力人力用于发展铁路、火车,地面火炮和机关枪,也就是发展新陆军,那么纵使日本军队登陆,也不能在大陆逞威。由于国家财力全部用于北洋水师,整个清军的陆地机动能力难以提高,火力严重落后。这样日军登陆后,清军在自己的陆地上竟然不能占据兵力和火力的优势。甲午战争是一场海陆联合作战,在这一场战争的背后,双方领导者对于世界军事大势的判断,对于国家经济、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国家的建设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经济是国家建设的核心,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工业,而工业的核心又是技术,技术又主要是由军事拉动的。日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这样一个明治维新的大纲,然后又有“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四方”的国策。这不仅把国家的改革开放看作工业、经济、政治、军事的系统工程,还确立了远大的国家目标。

  而清朝只是把洋务运动局限在经济改革的范畴内,试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人家的长处来战胜人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官员都被眼前的小利迷住了双眼,小民又被一些眼花缭乱的现状所迷惑。举国陷入“上下交征利”——上下互相争夺利益,官府抢劫百姓的经济发展模式。一边是国家不断地丧失国土和权益,一边是官府对老百姓的经济掠夺,形成官僚垄断资本集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于是,世界军事形势的转折性变化,就不再有人关注。清朝的军事变革,就此成为一场没有方向的行军,失败是必然的。军事变革失败了,军队在战场上失败就是必然的。也可以说,甲午战争是中国不懂海军,忽视铁路带来的新陆权变革,错过新陆军革命所受到的必然惩罚。

  近代中国军队,从此与世界大国军队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而新的历史机遇,却还在不断的错失之中。

  清朝军事变革的失败,还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拥有军事优势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一优势。晚清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维持苟且偷安的局面,就是能安一天是一天,能过一天是一天,而不是为了国家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争取更大利益,未雨绸缪地消除国家隐患。这使得花费巨资买来的武器没有军事价值,而且还成为巨大的经济负担。因为你不能形成循环,就像北洋水师后期用的军舰。你有优势的时候你不把日本海军干掉,最后等到日本快要赶上来了,甚至人家超过你了,人家打你了你才被动应战,这时候这些军舰已完全没有用了,等于这些银子全部扔到海里去了。假如你当时有优势的时候把它打掉,哪还会有这些事情呢?最后,国家在琉球上没法和人家争议,割掉了台湾、割掉了东三省,这一切后果都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败带来的。当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样一个军事要义,提前发挥你的军事优势、发挥它的效益,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我们今天就要思考这个问题,武器就是用来保护国家和政权安全的,威慑是效能之一,要主动地作为,这是争取效益最大化的捷径,当我有优势的时候我就要发挥它的优势。被动反击的思想观念,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打第一枪,人家打过来了,我们还要宣称我们如何有道义等等,都是不懂得军事优势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意义。我建议我们有些人读一读《剑桥战争史》,看看西方近代战争理念是什么。明朝以后的中国,完全失去了军事创新的思维能力、工业能力和科技能力。这也是在中国的军事思想体系中,自唐朝之后便不再有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出现的原因。直到20世纪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出现,才填补了这一千年的历史空白。所以说回顾历史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未来,当我们看着这样一部惨不忍睹的历史时,我们能够从中引发很多方面的思考。谢谢大家,下一讲再见。

责任编辑:边兰芳

热词:

  • 近代中国强军梦
  • 晚清
  • 过失
  • 错失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