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代表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21: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究竟有哪些难题困扰大学生就业?——王宝山代表现身说法解析大学生就业难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刘铮 王昆 白林)“政府工作报告对‘就业’提了很多次。我来自高校,说说大学生就业。今年全国有700万大学生要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影响深远,我有三个方面的看法。”

  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宝山的发言,一开场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我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上大学,县委书记和我们座谈,请我们提要求,那时我们县一百个大学生,现在有几千名大学生。我上大学时,河北3家院校招医学生,本专科不到一千人,现在光我们学校医学硕士招生就一千多人。”王宝山提出的大学生就业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化为大众化后,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对就业的期待与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矛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

  王宝山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远高于社会所能提供的,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受到重视,但有些学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信息,组织双向选择会等方面。高校应当设置关于就业的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调整预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校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所学专业的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近三分之一是相关专业,近三分之一几乎与专业没有关联。又问了其他高校的同志,有人告诉我,统计专业学生毕业后,80%的工作和专业不沾边。”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是王宝山提出的第二个难题。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很快,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致使大学生就业难。王宝山认为,这对大学生本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培养,造成巨大浪费。这就需要政府和高校在学科设置方面,有更加灵活的调整。

  “我80年代中期毕业分到县级以下医院工作,当时国家规定去县级以下医院当年就可以转正定级,我一个月挣50多元,去城市医院的同学只挣40多,而且那时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也有上升机会。可是现在,基层单位待遇低,发展空间小,大学生都想往大国企、政府和事业单位挤。”基层单位对大学生大量需求,而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这是王宝山概括的第三个难题。

  王宝山说,目前医学界国内顶尖人物几乎都在最基层工作过。建议今后要拓展基层人才选用机制,要使得基层经历成为宝贵的人生财富,把到基层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尤为重要。

  “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业绩,不应取决于初始工作单位的优越程度。”王宝山说。

责任编辑:刘志勇

热词:

  • 王宝山
  • 大学生就业
  • 就业指导工作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