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台驻耶路撒冷记者 陶彦召
每次进加沙,感觉都不好。
以色列与加沙地带之间有埃雷兹检查站,是外国记者从以色列一侧进入加沙的唯一通道,也是极少数获得许可的加沙居民前往以色列的唯一通道。检查站内部,是一个冰冷的世界——灰色水泥墙、钢铁栅栏以及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当步出最后一道铁门,那道铁门在你背后“咣当”一声关闭的时候,会恍然意识到,已经踏上了加沙的土地。
虽然水土相连,但加沙与以色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加沙,感受最深刻的是贫穷,贫穷得让人有些绝望。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普遍贫穷的社会,却新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他们发家致富的手段,是存在于加沙地带和埃及之间边境地区的密密麻麻的地道。
这里的地道,原本是巴勒斯坦武装用来袭击以色列军队的。后来,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在经济和人员往来上都实施了封锁,并且埃及也对加沙采取封锁措施,地道从一种武装斗争手段变成了一种经济渠道。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摩托车,基本上所有的日常生活物资都通过地道,从埃及一侧走私进入加沙。对于统治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和普通民众来说,这种“走私”是具有正义性的,是打破以色列封锁的合法举动。而以色列和埃及,事实上也对这种“走私”活动采取默许态度——毕竟,不能让加沙地带的160万巴勒斯坦人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道经济”,在加沙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片子的主人公阿马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阿马德是加沙本地人,这也是几乎所有加沙“地道主”的共同特征。外来户,即加沙地带数量庞大的难民,是没有能力和资源来开掘地道,从事“地道产业”的,即便他们的住宅距离加沙—埃及边界线并不远,具有开掘地道的地理优势。事实上,除了“哈马斯”控制的一些“官方地道”外,加沙地带的私营地道绝大部分都被加沙地带南端拉法镇的几大家族控制。阿马德就来自其中的一个家族。他自己有三条地道,他的大儿子有两条地道,他的叔伯家庭也都有自己的地道。
阿马德比较健谈,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但是,也有点狡黠,而且行事比较谨慎,这给拍摄上带来了一些不便。譬如,周围人都说他新建了一座豪宅,能够充分反映这位“新科百万富翁”的气势。在加沙进行拍摄的几天里,虽然阿马德口头上应允记者拍摄他的豪宅,但实际上却一直以各种托辞婉拒。或许,他不想让自己的家庭暴露于镜头前,也或许他有别的考虑。这种谨慎,也许也是他成为“百万富翁”的一个潜质。
比阿马德更难对付的是“哈马斯”。加沙地带诸多地道的出入口,集中在拉法镇与埃及边境之间,这个区域被“哈马斯”严加看管,每天24小时都有持枪警察把守。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这个区域的安全,防火、防盗、防记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地道产业的控制,防止地道主们走私违禁物品。
虽然一些看守地道区域的“哈马斯”警察与阿马德很熟,但是他们也坚决不允许摄制组进入地道区域拍摄。经过两天的不断尝试、说服、做工作,终于在第三天,他们允许摄制组进入地道区域。但是,只有当地的巴勒斯坦摄像能够进入地道内部拍摄,而仍禁止我这么一个外国记者进入地道内部。在加沙辗转几天拍摄地道,却最终没能亲身进入地道内部,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虽然现在,随着以色列和埃及逐渐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加沙的地道产业江河日下,阿马德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也一再表示打算“改行”。但记者觉得,只要“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对抗状态依然存在,加沙的地道恐怕就不会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