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泰国士兵在清莱府的罂粟地里持枪警戒。
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罂粟产区和毒源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基地。这里,就是金三角,上千吨毒品从这里走进无数“瘾君子”的生活。金三角位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带,泰国政府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世界三大毒源之一,金三角名至实归。1998年,金三角地区国家总共种植的罂粟大约157750公顷,其中缅甸最大,全球罂粟种植与鸦片膏生产的60%集中在缅甸。在毒品走私的鼎盛时期,这里年产鸦片近2000吨,整个世界闻毒色变。
令众多制毒集团无法割舍的正是毒品带来的巨额利润。金三角地广人稀,经济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勉强自给自足的状态,年人均经济收入低于50元人民币。而种植罂粟、贩卖鸦片投资少,周期短(约四个月就可收获),见效快,销路好,价格基本稳定,还可以得到各毒枭武装的庇护,年成好时每亩就可获利约700元。
毒品给当地人带来了客观的收入,但这些并不能与大毒枭的获利同日而语。据新华社记者杨木《神秘的金三角》一书介绍:“在泰国每公斤海洛因售价8,000美元,在西欧则为5万美元,在美国竟高达15万美元,如逢大批海洛因被破获或鸦片大欠收,美国的海洛因马上涨价,有时每公斤竟卖100万美元。”1998年,金三角毒品业的产值就已经高达1600亿美元。繁大的吸毒者队伍带来了广泛的市场,更给毒品集团提供了巨额利润,金三角是名副其实的“金”三角。
庞大的利润滋养了许多极富盛名的大毒枭。长期以来,金三角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例如坤沙、罗星汉、彭家声等。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坤沙更是让世界各国头疼的角色,他叱咤鸦片贸易多年,掌握着70%的鸦片供应、拥兵上万、割据泰缅边境广大土地。1993年底,坤沙终于“黄袍加身”,宣布建立独立的掸邦共和国,自封总统,军队也改名叫掸邦革命军。坤沙以毒养军,其武器先进程度甚至高于缅甸政府军。
各个毒枭各自为战,很多人更与当地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缅甸境内的第一特区果敢、第二特区佤邦等地为当地军阀势力所把持,但依然臣服于缅甸中央军政府,有很大的自治权利,也为自身供应和贩卖毒品提供了便利。
众所周知,生产、贩卖、运输毒品需要庞大的军事势力进行保护,无论是中国还是老挝、缅甸等国的毒枭,都经营着庞大的私人武装,用以自保和争夺势力。曾经的头号毒枭坤沙在缅甸与泰国边境地带掌控毒品生产交易,武装规模多达万人。这支以缅甸山地少数民族青年人为主的军队,不仅有一般的武器如机枪、M16步枪、冲锋枪,甚至装备有美式短程火箭,在国民党军残部训练下,战斗力日益增强。
军事实力强大,再加之占据了有利的地理因素,毒枭的私人武装因此有了对抗当地政府的底气。坤沙就一直标榜少数民族掸族的独立,同缅甸、泰国军队进行对抗,是缅甸政府的头号对手。而坤沙的“同行”——韩永万,曾被中国公安部列为头号毒枭,凭借着自身的军事势力公开对抗中国、缅甸、老挝、泰国四国对其的追捕。
在已公布的2010年全球政治清廉指数中,金三角周边三国的“成绩”并不理想,泰国排名仅为78名,而老挝和缅甸更是分别排名第154和第176。而各国政府对金三角贩毒集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则更加助长了毒枭们的气焰。
缅甸的政治清廉指数在全球范围内仅仅高于索马里,更是毒品腐败最为严重的国家。但据估计缅甸年产鸦片中只有1%被有关当局截获,其余都通过中国或泰国流向国际市场。 缅甸政府为改善其国际形象,已经对外表明决心清除该国的毒品生产源。但是多年来,缅甸军政府的高级官员一直参与毒品贸易,而且政府收入当中也有毒品贸易的利润。
金三角身处泰国、缅甸、老挝三国的交界处,北方则是中国云南边境,在东南亚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各方势力在此处博弈很多时候都要看大毒枭们的脸色行事。据缅甸政府的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曾有美国人提出向坤沙(缅甸境内的武装组织)提供武器和财政援助的建议。作为回报,坤沙必须同意在其管辖区内建立一个巡航导弹基地,但被其拒绝。在坤沙被捕后,佤邦联军控制了金三角大部分的毒品生意。曾有内部人士透露,已有多个西方国家或组织的情报人员向他们渗透,只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就可以给佤邦提供资金和武器。
泰国的禁毒成果最为显著。在过去20年问,泰国政府以武力打击和宣传教育为手段,以资金和技术作为后盾,与贩毒、制毒和吸毒行为展开了不懈的斗争,经过多年的努力,将境内毒品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九成以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以他信为首的新政府更是把禁毒作为与脱贫、治贪并列的三大施政目标之一,“向毒品宣战”是新政府最响亮的口号。他信总理自2001年2月开始上任后主持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就是当年3月中旬在世界著名的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的清莱府召开的禁毒会议,足见其对禁毒斗争的重视。他信在报告中说,毒品是泰国当前的头号敌人,防毒反毒是新政府的当务之急。
缅甸是金三角区域最大的鸦片种植国,为打击毒品,缅甸政府推出了一项综合禁毒计划,力争用1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根除毒患。罂粟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130300公顷讲到2009年的31700公顷,鸦片产量持续下降。今年6月26日,缅甸内政部长哥哥中将在内比都举行的“国际禁毒日”活动上称:到2014年,将在缅甸根除毒品。并与多国与多国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来控制毒品贩运和滥用。八年时间内先后与印度、孟加拉国、越南、俄罗斯、老挝、菲律宾、中国、泰国签订合作打击贩毒活动的协议。
中国是金三角毒品的主要输出国,在打击毒品方面,中国尤为积极。1993年10月,中国、缅甸、泰国、老挝和联合国禁毒署正式签署了次区域合作的《禁毒谅解备忘录》。到2002年,各签约方又就进一步加强东亚次区域的禁毒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加强合作的《北京宣言》。自90年代起,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开始帮助境外开展罂粟替代种植,至今已取得良好成效,到本世纪初,已经帮助邻国在“金三角”地区开展替代种植的各类农经作物总面积达4万余亩。
.................................................................................................................
1990年,联合国提出《东南亚禁毒战略》,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的出行出现,1992年6月,联合国禁毒署同中国、缅甸等国在仰光举行会议,签署《中国、缅甸和联合国禁毒署三方禁毒合作项目》,确定了加强中缅边境地区打击毒品贩运,并在缅甸境内实施农作物替代计划。在联合国推动下,禁毒合作不断加强。自1996年以来,在联合国禁毒署合作项目的框架下,中国逐渐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建立了边境地区缉毒执法合作联络官制度。2001年4月,缅甸将大量向中国境内贩毒的大毒枭谭晓林抓获并移交中方,中缅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1996年,坤沙向缅甸当局缴械投降;2002年缅北传统罂粟重灾区果敢实现了罂粟基本禁种;包揽了金三角80%以上毒品产量的佤联佤邦组织也向世界承诺全面禁种罂粟。大毒枭被不断铲除,毒品产区做出良好承诺,但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但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2011中国禁毒报告》显示近年来缅北罂粟种植面积在2007 年下降到27.9 万亩后连续上升,2010 年增至42.9 万亩。同时,该地区合成毒品产量大幅上升,向中国走私渗透进一步加剧。“金三角”地区合成毒品贸易增长迅速,与缅甸东部掸邦接壤的中国、泰国和老挝面临的威胁不断加深。泰国2010年毒品犯罪案件为8年来之最,共立案26万多起,在老挝发生的和毒品走私有关的暴力案件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缅甸境内截获的冰毒与前一年相比也成倍增长。
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的统计,金三角地区目前有35万户农民种植罂粟,绝大部分老百姓都不认为种植毒品是犯罪,而是一种生存方式。对金三角地区的老百姓而言,种植罂粟不需要庞大的资金和复杂的技术,也不需要承担卖不出去的市场风险。这也就不难解释金三角地区的替代种植鲜有成功的事实,当地老百姓认为外来人和当地政府是在折腾他们。而用于替代毒品财政的矿产、木材等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服务业、博彩业、边境贸易和旅游业不景气,老百姓发展其他产业的热情受到严重打击
毒品也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金三角地区缺医少药,鸦片是当地人传统的止痛药物,当地人甚至认为吸食少量毒品有益于健康,因而在金三角某些地区至今还有用鸦片来招待客人的现象。
金三角的毒品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毒品问题,而是与缅甸、老挝、泰国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是这三个国家地方武装矛盾冲突与经济不发达的伴生物。目前缅甸和老挝境内存在着数十支要求民族高度自治甚至独立的少数民族武装。一般替代种植也许可以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但满足不了这些武装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此在现阶段,毒品买卖仍是这些民族武装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这一状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同时,当地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也是阻碍禁毒进程的重要因素。缅甸军政府决心消灭坤沙领导的蒙泰军,主要是因为坤沙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开创了少数民族武装公开分裂国家的先河。因此,缅甸民族问题的长期存在就意味着金三角的毒品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也许,国际社会必须重新考量金三角的禁毒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