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猴戏艺术,希望后半生更多地传承中国的西游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都要历经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孙悟空那样乐观、进取、拼搏,有追求,有理想,懂感情。

----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西游”行者

李璇/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中国,一千个人心目中却只有一个美猴王——那就是央视版《西游记》中由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形象。




没有一部电视剧能够像央视版《西游记》那样深入人心。这部电视剧自1986年春节在央视首播后,轰动全国,造就了收视神话。此后由于观众热捧,30年间又在各大电视台重播了3000多次,有近60亿人次观看,即平均每个中国人看了3遍,至今仍被公认为是一部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也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如沐春风



很多人赞誉六小龄童“用一生来演绎一个角色”,但是对于一位演员,这样的赞誉听来不免让人五味杂陈。在央视版《西游记》首播获得轰动后,一位观众曾给六小龄童写信说,“当你完成了《西游记》后,才是你人生八十一难的真正开始。”





六小龄童曾经饰演的孙悟空(资料图片)


由于《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有人开玩笑说,“六小龄童演什么都像是孙悟空变的”。这也成为六小龄童之后演艺生涯当中最大的桎梏。




为了突破孙悟空的光环,30年间,六小龄童不断挑战其他角色。胡适、周恩来,甚至是《连城诀》里的大反派——花铁干。演员表中的名字也不再是“六小龄童”,而回归了他的本名——章金莱。




就在六小龄童在演艺道路上踟蹰不前之时,2014年的文艺座谈会,让他豁然开朗。




2014年10月,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接到了来自广电部门的邀请电话。彼时他正在上海出差,于是连夜赶回,到了会场才发现,此次会议精挑细选了70多位代表各方文艺界的代表,包括影视、戏剧、文学、美术、书法、舞蹈、曲艺等,几乎囊括了整个文艺界。“习总书记的讲话堪比70多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给两个百年定下的大计: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文艺座谈会让六小龄童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二字。“我们作为演员,一部文艺作品该如何去为观众、为人民呈现。我听到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奠定了今后文艺界的走向,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握着六小龄童的手亲切地问他最近在忙些什么。六小龄童介绍了自己主演的中美合拍片《敢问路在何方》的筹备情况。习总书记鼓励说,像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应该多拍一些,通过这样的载体,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此外,让六小龄童深受触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每一部文艺作品一定要首先做到社会效益,其次是经济效益。最好能够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现在我们看到一部影片卖了多少亿,一年之后还有观众去看吗?”六小龄童激动地说,“真正传世的作品,比如60年代万籁鸣先生导演的《大闹天宫》动画片,就是一个经典。我们现在特别包容,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可谓是百花齐放。尤其明年是猴年,据说大概有几十部《西游记》和猴子题材的影视作品要出现,这是一个好事。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有一些不太负责任的投资方,对《西游记》原著的戏说和恶搞。《西游记》无论怎么改,西游文化的精髓不能变,它一定是正能量的。”




  推广“西游文化”



文艺座谈会的基调也更加坚定了六小龄童推广“西游文化”的信心。这正是他后半生所致力的事业。




2004年,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某些名牌大学的学生很喜欢戏说和恶搞的娱乐化的“西游”。六小龄童看过后非常震惊。“因为这涉及到大学生群体。他们是龙头,大家会很关注,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引导。”为此,自2004年,六小龄童开始致力于“西游文化”的推广。“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有了文化不去弘扬是可悲的。一个民族有了优秀的文化,国人还去践踏的话,我认为那是可耻的。《西游记》所展示的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六小龄童亮相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六小龄童有一个目标:2016年猴年之际,进校园讲满1000场。目前,六小龄童已经走过全国300多所大学、400多所小学。每到一处,都赢得了热烈掌声。2015年,六小龄童还登上了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法国第六巴黎大学的讲台,向世界推广西游文化。“我跟外国朋友讲,要想读懂中国就要读懂《西游记》,要想了解中国人首先要了解孙悟空。”2015年,六小龄童还担任了“‘合一’两岸四地学生交流论坛”的形象大使,并获得了“世界杰出名人榜终身成就奖”。“我希望孙悟空能成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友好使者。”




最让六小龄童兴奋的,是电影《敢问路在何方》的筹备拍摄,这也是六小龄童多年的夙愿之一,六小龄童将在其中继续演绎“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西游记》这样的题材特别适合外国人来了解中国文化。太复杂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弄不懂,但一说monkey他们就知道了。”




六小龄童将推广“西游文化”当成了自己的毕生事业。“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猴戏艺术,希望后半生更多地传承中国的西游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都要历经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孙悟空那样乐观、进取、拼搏,有追求,有理想,懂感情。”




(李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