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聚焦中国维和行动

 

CCTV.com  2010年12月02日 17:3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1990年,中国军人首次走出国门,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弹指之间20年,为纪念我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20周年,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将摄制一部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暂定名),谨以此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20周年。

  2003年以来,我曾多次到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采访拍摄,因为这个缘故,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把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总导演的任务赋予我。受领任务后,这几年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采访拍摄的往事又历历在目……

  1990年4月,5名年轻的中国军官,告别亲人,来到了位于黎巴嫩南部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担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序幕……

  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用雷鸣般的掌声,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90年4月,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了5名军事观察员,这是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后又陆续派遣了近百名军事观察员。现今,仍有4名中国军事观察员在这个组织执行维和任务。

  2006年,举世瞩目的黎(巴嫩)以(色列)冲突硝烟未尽,我来到了黎巴嫩南部。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中,点缀着一座座白色的哨所,白色墙体上联合国维持和平的标志“UN”(UN是联合国英文全称的缩写)和哨所上空飘扬着的蓝色联合国旗帜,非常醒目地告诉人们这是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观察哨。

  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走进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一个叫“希亚姆”的观察哨……北京时间2006年7月26日凌晨3时许,随着一道尖利刺耳的呼啸划破天际,一枚炸弹落下,一声剧烈的爆炸,一座联合国军事观察哨瞬息间化为废墟。在这里,来自中国的杜照宇和来自加拿大、奥地利、芬兰共4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为了人类的和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观察员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冲突各方对停火协议的遵守情况,除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外语(主要是英语)和驾驶技术。由于在执行任务时不能携带武器,他们随时会面临一定危险,一旦冲突各方战火再起,他们便身陷战火。因此,每名军事观察员到维和任务区报到时,必须向联合国庄严承诺:“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联合国的志愿就是我的志愿,服从指挥,听从命令,时刻准备着为世界和平献身。”1990年以来,中国有3名军事观察员为维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天,我和战友们祭奠杜照宇烈士归来,在联合国维和部队达辛尼亚营区,遇见了刚刚来到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4名中国军官。来自解放军某部的王东华中校告诉我:“尚导,我是来接替老杜(杜照宇)的。”离别时,我紧握着王东华的手,百感交集地说:“兄弟,注意安全,回国见!”“好!尚导,回国见!”王东华和3名战友开着插着联合国旗帜的“UN”车离我远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生活。此时此刻,望着他们的背影,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前赴后继”这个成语。

  1992年4月12日,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白色车队,从长城脚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营地隆隆驶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蓝盔部队”出发……

  1992年4月24日,中国维和部队抵达柬埔寨金边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区。“中国首次派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当时世界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

  当年,我是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目睹了头戴蓝色贝雷帽、颈系蓝色围巾、身穿迷彩服、足蹬作战靴、两臂分别佩戴中国五星红旗和蓝色联合国旗臂章的中国维和军人的威武英姿,让同样是军人的我羡慕不已。十年后,我有幸以导演的身份采访了他们。“400名官兵组成的维和工程兵大队,是我国应联合国邀请第一次派出成建制的部队。”时任工程兵大队政工科科长的仇忙喜把这次维和经历视为军旅生涯中最荣耀的篇章,向我讲述当年的辉煌。

  中国军人没有辜负联合国蓝盔部队的使命,没有辜负祖国的重托和柬埔寨人民的期望,从1992年4月至1993年9月,我军共向联合国柬埔寨维和任务区派出两批800人次的维和部队。中国军人在18个月内完成了桥梁、机场、公路等多项工程任务,在异国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座和平的丰碑。

  联合国在柬埔寨维和行动的成功,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柬埔寨人民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成为联合国60多年的维和历史上成功的典范。对于中国军队为柬埔寨和平所做出的贡献,时任柬埔寨元首的西哈努克亲王曾深情地说:“我代表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伟大英勇的中国工兵部队在联柬机构领导的柬埔寨重建与和平行动中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我与仇忙喜结束谈话前,他深情地对我说:“在这荣誉和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维和军人付出的辛劳、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刘鸣放,赴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军事观察员,1993年牺牲。

  陈知国、余仕利,赴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维和工兵分队战士,1993年5月牺牲。

  2002年2月,我国加入联合国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即根据联合国的要求,适时派遣工程、运输、医疗等后勤保障分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一年后,首次向非洲派出成建制的后勤保障部队参加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

  2007年2月,我在联合国苏丹维和任务区遇见一位漂亮的联苏团二战区工程官塞尔维?约塔兰,听说我是来自中国的纪录片导演,没等我开口,塞尔维就指着眼前的中国维和工兵滔滔不绝地对我说:“我与你们中国军队有缘,因为地球这么大,而我总是和你们中国工兵共事,我喜欢你们中国小伙子……”

  塞尔维告诉我,2003年4月,中国工兵一抵达联合国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就迅速完成了道路修复、机场修建等多项工程任务,以一个个令人称道的“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将中国军人的风采展现给世界。在以后数年的时间内,无论是酷热的旱季,还是连绵的雨季,中国维和工兵都以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和一流的业绩,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受到了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的高度赞扬。

  2003年4月代表中国军队首次来到非洲执行维和任务的还有一支维和医疗分队,他们在刚果(金)一个叫金杜的地方组成了联合国的一个维和二级医院,为联合国维和人员提供医疗保障。在这里,中国维和军人面对动荡的局势、恶劣的环境和疫情的威胁,以精湛的医术,以优质的服务,珍爱生命,抗击病魔,赢得了联合国维和人员的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军人在非洲大地上耕耘着和平,也播种着友谊。他们积极为当地群众救死扶伤,义诊看病,受到了驻区民众的广泛赞誉。

  在中国维和部队抵达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不久,我便来到了利比里亚。在此之前,我对利比里亚的局势有所了解,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一进入首都蒙罗维亚市区,我还是十分震撼:那灯杆上的累累弹孔,如同一个个流血的伤口,记录着战乱的无情。

  武器泛滥是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陷入战乱的罪魁祸首,解除武装是联合国在武器泛滥地区实行维和行动的首要任务,因为不解除武装,实现和平就是空中楼阁。

  下面摘录几位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官兵向我讲述参加解武行动的感受。

  副队长洪大刚:“一走进交枪点,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进了枪林一样,各个路口上男女老少背着枪、扛着弹,纷纷走来。”

  士官李良锁:“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我和战友们一样,心情十分紧张。”

  参谋刘乔森:“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前武装战斗队员走进交枪点,特别是他们中间有许许多多的女性,有的身怀六甲,有的怀抱着婴儿。很难想象,就是这样的一些人常年征战丛林,令我们感到万分震惊。”

  参谋赵子生:“我们中国维和运输分队的任务就是运送这些交了枪的前武装战斗队员。”

  士官李良锁:“正如许多有过维和经历的人所说的那样,即使他们现在已交出了武器,手无寸铁,但依然令人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他们毕竟曾经制造了许许多多的人间悲剧。”

  副队长洪大刚:“但当我们零距离走近他们,特别是那些母亲和孩子时,内心的恐惧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蓝盔部队的人道情怀,是责任,是关爱。”

  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利比里亚的解武行动取得了成功,利比里亚人民铸剑为犁走向和平。

  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代理行政长官穆萨在代表秘书长柯菲?安南向中国维和部队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的仪式上动情地说:“中国维和部队自从2003年12月首次到达利比里亚开始,在工程、运输和医疗方面为联利团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服务。所有利比里亚人民都很感激你们在解除武装过程中所作的贡献。作为你们的同事,你们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

  2006年4月9日,迎着地中海的晨曦,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黎巴嫩南部的达辛尼亚营区升起。这是中国政府应联合国邀请首次成建制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这也是中国维和部队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首次担负扫雷任务……

  2006年12月30日,我在采访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里是黎巴嫩南部山区,连绵起伏的山峦中点缀着座座村落和块块梯田,交相映衬出一道地中海沿岸的独特景观。然而,这美丽的景致中却掺杂着点点耀眼的红色,向人们警示这片土地的危险。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尤其是在那些偏僻道路上行走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一不小心就会碰撞上地雷。即使是很专业的扫雷队员,也必须小心翼翼地行走其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一位西方记者曾感叹地说:“哪里发生过战争,哪里就埋有地雷。”虽然如今战火熄灭、硝烟散尽,但绝大部分地雷仍隐藏或散落在人们的视线之外,成为危及平民生命安全的无形杀手。据联合国相关资料显示,发生在黎巴嫩南部的20多年的战争,使这个地区埋藏下了约13万枚各种地雷。

  “雷场就是生死场。走进雷场,就是走进生死场。”这是一位记者对雷场的描述,至于对在雷场扫雷,这位记者又是这样描述的:“雷场如战场,处处藏杀机,扫雷如闯鬼门关,生生死死分秒间。”无疑这位记者肯定有过走进雷场和体验扫雷的感受,而我虽然初次走进这片死亡之地,也已深深体味到这位记者丝毫没有夸大其词。

  今天是2006年的岁末,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想,以后每年的岁末我都会想起2006年的岁末,因为在这个岁末我走进雷场,目睹中国维和官兵们在黎(巴嫩)以(色列)边境执行勘界扫雷任务。

  “地雷是战争最难消除的痕迹。每扫除一枚地雷可能就意味着拯救了一条生命;每扫除一枚地雷,我们就在为持久、丰饶的和平创造条件方面更接近了一步。”这是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向全人类的召唤。消除雷患,这应当是中国军人献给人类和平、献给热爱和平的黎巴嫩人民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2006年5月,我军向联合国苏丹特派团派出工兵、医疗、运输三支维和分队,2007年11月,我军向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派出一支多功能的维和工兵分队……

  其实,在国内的人们有所不知,肩负和平使命远在异国的中国军人尤其是维和工兵,不仅“干”得艰险,“住”得艰辛,当你亲眼目睹之后便知道维和工兵其实“吃”的同样艰苦。

  一到瓦乌任务区,我便知道联合国维和部队后勤保障之难。第一,维和部队在苏丹瓦乌任务区部署不久,目前后期保障系统不够完善;第二,苏丹南方地区经过20多年内战,公路、铁路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部队的后勤保障主要靠空中输送保障,而瓦乌任务区只有一个简易机场,大型运输机根本无法降落;第三,当地老百姓经过多年的内战,民不聊生,物资极度匮乏,维和部队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和蔬菜。

  谁也不会想到,在2007年中国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维和官兵们的午餐是就着榨菜吃着黑面馒头。

  后来,有的国内媒体说,在联合国苏丹维和任务区,官兵们能“吃上一根黄瓜,感觉就像过年!”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生活的艰苦和对新鲜蔬菜的渴望,却是维和官兵们的真实写照。

  截至2009年6月,我军先后参加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53人次。目前,中国共派有1956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

  为完成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的摄制任务,我和战友们将发扬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再次奔赴中东的战乱动荡之地,走进暗藏杀机的雷区,奔赴非洲的冲突纷争之地,走进酷热难耐的丛林,把中国维和部队,这支特殊的部队,这支神秘的部队,展现荧屏,把热爱和平的中国军人,把维护和平的中国军队,告诉世界。

  6月,以济南军区某装甲师工兵营为主体,又一批蓝盔健儿汇集在国旗下,组成了第四批赴苏丹达尔富尔工程兵大队。他们将以什么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验?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完成神圣的维和使命?带着好奇,记者来到他们中间,进行了一番探营。

  (选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维和故事》)

责编:杨鑫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