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万元奖励能否重塑社会善心?

前些日子,深圳罗湖区两名高三学生在路边看到一位老奶奶跌倒,路人都不敢上去搀扶,他俩扶起老人,将老人送进医院包扎并垫付医药费。事后,学校奖励两人每人800元,而近日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给每人颁发了1万元慰问金的奖励。[>>详细]


在著名的江苏南京“彭宇案”之后,类似拒绝、害怕“扶老”事件在各地可谓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深圳这两名中学生“扶老”的义举,无疑增添了民众助人为乐的勇气。重奖学生固然起到树立榜样、激浊扬清、振奋精神的作用,但根本性地拯救道德沉沦,必须有更多常态化、制度化的保障为善行护航。


奖励可以有,这是对见义勇为的呵护和鼓励

深圳两少年分获1万元奖励一事,引来了不同的看法——新闻说,许多与会人员发出“惊叹声”,两少年的同学“有的表示惊讶,有的表示奖金发得太多”。而在网上“深圳的专家们研究出的一场秀”、“这事情如果放在雷锋的年代,雷锋会不会是千万富翁”、“可悲的社会啊,到了拿钱买道德的地步”等等说法充斥网友的跟帖中。


好人有好报,表彰无可厚非

一方面,大家都在为社会道德滑坡而痛心,为见义勇为而叫好;另一方面,很多人又认为大张旗鼓表彰见义勇为是作秀,对奖励好人好事的奖金“太高”有意见,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


在南京“彭宇案”之后,在郑州“李凯强案”之后,在重庆、南京、深圳等多个地方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扶甚至酿成悲剧之后,在网上出现多个版本《搀扶跌倒老人操作指南》之后,我们应该清楚罗湖两少年之举的宝贵,应该明白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呵护这种举动——如果说深圳此番的表彰是作秀,那么这样的作秀应该来得更多一些;如果说两少年得到的是重奖,那么这样的奖励还可以更重一些。[>>详细]


将义与利对立大可不必

没必要争议该不该重奖两学生。义与利并不矛盾,“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典故足以说明:子贡赎人不取利,将义举推向一个道德高标,导致无人愿担不应由自己承担的道德成本,善行因此绝迹;而子路放下身段,坦然接受被救者的牛,鼓励大家踊跃做好事——好人有好报是善行天下的必要条件。


而反观人们之所以在搀扶老人这样小小的事情上也大为踌躇,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曾经过多地将义与利对立起来,偏重于精神鼓励,对处于道德困境中的人们缺少必要的救济。在现代社会,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更脆弱的,如果没能得到来自社会与国家的强力帮助,个人的善心就会自动缩小,而将道德负担更多地转嫁给他人就成了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详细]


但仅靠重奖无法打消公众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

仅仅就事论事进行奖励,并不能打消公众在遇到同样情况的后顾之忧。即使我们今天重奖了这两位学生,以后就会有人敢去毫无忌讳地救老人做好事吗?未必,他们的奖励几乎不可复制。毕竟,救人之后,到底救助者是肇事者还是热心人,决定权在被救的人手里,谁能保证每一个被扶的人都懂得知恩图报?


正如有网友所言,最让人感动的还不是两名好少年的见义勇为之举,而是被救老太家属苦苦寻找少年的情节。这说明见义勇为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稀缺,只是,我们都会像这两名少年一样幸运地遇到了知恩图报的被救者吗?[>>详细]


不让老实人吃亏,需要有制度保障

保护善心,需要建立对善意救助者的免责机制

不少国家都对善意救助者实行免责,这类法律在国外称为“好撒马利亚人法”。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而给被救助者造成民事损害时,其责任可以依据一定程序予以免除,德国、葡萄牙等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


为了更好地保护见义勇为行为、保护人们的善心,免除行善的后顾之忧,我们需要建立对善意救助者的免责机制。我们一边悲叹于人心冷漠道德败坏,另一边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又频繁发生,这怎么能让人有一种道德安全感?即便在经济发达的深圳,也未必是每一个见义勇为者都能获得应有的补偿和救助。换句话说,如果道德光芒不是总洒在个别典型人物身上,而是每一个行善者都能得到制度性的关怀,我们还会这般焦灼不安吗?[>>详细]


需要保护的不仅是救助者,还有被救助者

此外,保护被救助者的权益也必不可少,很多受害人及其家属选择起诉施救者的做法并非不可理解。因为侵权人逃逸,受害人往往穷尽了所有手段都得不到救济,只能去起诉施救者,如果社会保障机制比较完善,这些受害人很可能就不会这么做。


我们既需要救人者的道德之善,也需要被救者的道德之善,而在所有这一切背后,我们更需要坚实可靠的制度之善,比如,便捷可及、保障充分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备无忧的养老制度等等。如果不是因为时下我们的医保制度还不够完善,何至于会有被救者下意识地选择以怨报德、反诬救人者?[>>详细]


那些“不敢扶”事件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


2009年9月19日8时43分,在重庆南坪,一位约80岁的老翁摔倒在地,手足抽搐,无人敢扶,不少人提醒:不要扶,扶要遭殃。现场图片显示:老人脸朝下倒在人行过道上,一根拐杖丢弃在一边,旁边是七八个围观者犹豫的脚。


2009年8月24日,一位老人晚上11时骑电动车经过南京白下区后标营时摔伤,倒地不起,十几名市民自发围成一圈,保护老汉,防止过往汽车碾轧。然而,直到救护车赶到,始终无人敢靠近老人,伸手拉他一把。


2009年7月22日下午,西安一位老人过路口时不小心摔倒在建设西路,许多围观者不敢伸出援手,最后是热心“的哥”杨军峰犹豫良久后,将他一直搀回了家,并未惹出事端。


2009年2月16日,南京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过往路人欲上前搀扶却又“有所顾虑”,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20分钟过去了,最终一位热心市民魏女士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


网友表态

重塑社会善心哪个更重要?


重奖激励



制度保障



今日点击
点题

学生救人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学生的淳朴、善良,也照出了成人的素质与道德。少年的义举既值得学习,也令人汗颜与警醒。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