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史上最肥科级单位”何以养成?

据新华社报道,湖南省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最近因集体贪腐曝光而被网友称为“史上最肥科级单位”。[>>详细]这个小小的科级事业单位,770多名干部职工中竟有超过百人涉嫌贪污受贿,55人被立案调查。这是继洛阳伊川法院的窝案、重庆市九龙坡区集体受贿案后的又一起集体腐败案件。[>>详细]


现今的媒体上,不缺贪腐的新闻,缺的是爆炸性的腐败新闻,“史上最肥科级单位”这样的新闻,就完全具备爆炸性、耸人听闻性等等特征,难免在人们的记忆中划上一道深深的痕迹。在惊叹之余,我们不免要问,数额如此大,涉案人数这么多的腐败集团又是怎样形成的?


不仅仅是“集体分赃”那么简单

小金库支撑臃肿机构

一个科级单位人员数量高达770人,除掉部分在编人员之外,占有绝大部分比例的超编人员要“吃饭”、发工资,钱从何来?必然要像个别单位那样搞“创收”,这些创收必须要以“小金库”形式开销出来。“小金库”的存在,是导致“最肥”科级单位走向腐败的一个根源。正因为“小金库”藏匿在暗中,基本上是领导干部的“私房钱”,这些根本不受监管的“私房钱”是导致该领导班子集体“变异”的一个催化剂。[>>详细]

广泛网罗裙带关系

据了解,耒阳矿征办虽然以“油水足”出名,但进人的门槛却很低。“吸毒的、赌博的,小小的矿征办里,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鬼都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耒阳市干部说。尽管矿征办人员构成复杂,员工素质良莠不齐,但在罗煦龙“主政”期间,矿征办内却是一团和气。五年间,尽管问题不断却没有开除过一名员工。

高达数百人的超编人员是怎么进来的?不排除就是个别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个别上级领导的亲属就在这个单位,而且说不定就是“领着该单位的情”进来的,查处问题必然如“麻杆打狼”。[>>详细]


5000万的电子监控室形同虚设

在耒阳市矿征办办公大楼一楼信息股办公室里,十多台电视监控屏上清楚地显示下属12个引费站、55个收费点的收费运行情况。据了解,这套电子监控系统是2007年耒阳市耗资5千万元建成,除矿征办几位领导外,电子监控系统终端还直接接到了耒阳市财政局和有关市级领导办公室。但从目前掌握的案情来看,在上下勾结、利益均沾的腐败生态链中,再先进的监控设备也只能是个“摆设”。[>>详细]


“最肥科室”背后是公权力群体的集体沦丧

内部监管:上下级沆瀣一气

在耒阳市矿征办各下属站点又流行着一个“潜规则”,即每次非法所得都会按一定比例分成,通常是百分之七十由站内员工私分,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送给矿征办领导。办公室员工大肆敛财,领导则“坐地分赃”,“矿征办”成了一个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监督“盲区”。干部错误认为认为只要大家利益均沾,就不算贪污,又能够笼络人心,民意测验得高分,降低受查处风险。[>>详细]


外部监管: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形成勾结

从机构设置来看,我们各级司法监督、纪检监督等部门一应俱全,可尽管群众多次举报,非得等到770多名干部职工中竟有超过百人涉嫌贪污受贿,高、中层干部几乎“全军覆没”时,在湖南省纪委主要领导批示查处后,耒阳市“矿征办”的集体贪腐案件才浮出水面?[>>详细]


看“史上最肥科级单位”,不难发现,把这种税费征收统一化,由专门的职能部门来收取,而不是地方政府看到某行业在地方范围广利润高,就设立收费部门想当然的搞财政收入,乱开票据,想收就收,想上缴财政就上缴财政,想中饱私囊就中饱私囊,坐地分赃利益均沾,无监督监管机制,让贪腐有了滋润的温床,促就了集体贪腐,让集体贪腐成了国家的毒瘤。[>>详细]


“破窗理论”:让腐败成为“集体决定”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某中产阶级社区A,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B。停B区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A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在一些领导的心态中这就是个“捞钱的单位”,导致这个单位上下也都有了“捞钱”心态,说实话这个单位同心协力下不捞钱都不行,不贪都不行。可以说,“矿征办”之所以长时间的腐败,而不担心违法的成本,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在默认并纵容着这种违法的行为。[>>详细]


“史上最肥科级单位”带来的警示

政府行为不透明是高行政成本的根源

为了有效防止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利用手中掌握权利谋求个人或者个别组织的私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与约束。政府运行不透明是高行政成本的根源之一,提高行政透明度,可以保证资源向最能发挥效用的部门转移配置,限制滥用职权,便于监督。西方行政公开成效之所以显著,可归结为行政机关普遍树立了“视公民为顾客”、“顾客至上”和“向市民交代”等服务行政的理念。而长期以来,这些理念在我国却是缺位,行政服务带有浓厚的恩赐性而不是行政机关的责任。[>>详细]


政府必须严格在预算的约束下运作

目前最紧迫的是将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统一到预算控制之内,形成真正完整统一的政府预算,统一财政。行政成本完全来源于预算资金。杜绝预算之外的楼堂馆所建设、公款消费、集团消费等等一切办公开支,使公务人员财产来源透明,建立干部任期前后财产审计等制度,使腐败的“犯罪成本”高于“犯罪收益”,有效遏制腐败,降低制度外行政成本。[>>详细]


网友表态

是谁养肥了“史上最肥科级单位”?
监管部门



当地群众



今日点击
联系我们

责编:张旎
联系:zhangni@cntv.cn
出品: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频道
-------------------------------

版权声明: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策划,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点题

杜绝集体贪腐,不仅是机制上监管,也在于少一些这种“史上最肥科级单位”的存在,这种单位的存在就是一种不合理。

往期回顾 更多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