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现。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全球气候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整体利益、地球生态系统完好、人类世代传承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问题,必须通过各个主体协同行为才能得以维护和治理,所以它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中国减排“走自己的路”: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效和加大非化石燃料的使用,做自己的绿色节能。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儿童构成严重威胁,各国急需采取行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应针对儿童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的确,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单纯靠哥本哈根、坎昆或德班会议可以解决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直存在严重分歧。数十年的谈判只是打打“嘴仗”难获突破,即使能够达成某项共识,履行过程中也是费尽周折。不同国家各怀不同的利益诉求,德班大会也难以避免利益博弈下谈判的“拉锯战”。
气候影响政治?还是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候的立场?真心希望各国可以放低各国的姿态,博弈论来说,就是以互相合作以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想做的,只是想拿回生命的主导权,挽救地球。希望国家可以把气候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次。
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和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居重要地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保障能源供应、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是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是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难题。
德班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做出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承诺,并表示将努力推动德班会议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在主要大国一片“唱衰”声中,中国的这一表态为即将举行的这次马拉松式谈判注入了些许信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 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这份接近两万字的白皮书被认为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宣言”。 白皮书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约束性目标是: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
气象部门发布实施《天气研究计划(2009—2014年)》、《气候研究计划(2009—2014年)》、《应用气象研究计划(2009—2014年)》、《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年)》,印发《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促进了中国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评估工作。建立中国第一代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研发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开展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影响评估工作。
印发《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明确了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确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体制、响应级别和响应措施,制定了不同灾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方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组织开展饮用水卫生、空气污染健康影响、气候因素相关传染病监测及气候变化对媒传寄生虫病、介水传染病影响等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环境相关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为研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海洋气候观测网络建设。通过开展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初步形成对全国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关键气候要素的观测能力,初步构建典型海洋生态敏感区监测体系,有效提高了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体系能力水平。全面启动全国和沿海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开展了海域海岸带和重点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积极开展红树林栽培移种、珊瑚礁移植保护、滨海湿地退养还滩等海洋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开展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等海洋灾害的观测预警工作,有效降低了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调查和评估工作,对沿海94个验潮站的基准潮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开展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系统梳理中国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发布年度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海平面公报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为有效应对和防御各类海洋灾害提供支撑。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强流域管理和水资源调度工作,组织实施引黄济津、引黄济冀、引江济太等应急调水,并实施了黑河、塔里木河生态补水。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政策体系。开工建设一批流域性防洪重点工程,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3万平方公里。完成规划内的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增加农村饮水安全投入,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的相关目标。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大规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效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工作,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培育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扩大良种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农作物良种补贴力度,加快推进良种培育、繁殖、推广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0%左右。
坎昆世界气候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退步的日本、迟疑的美国、不甚积极的欧盟、愤怒的小岛国家,以及基础四国的多方较量后,最终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该公约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
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大会明确规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保护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此次会议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
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科学家警告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登录 | 注册用戶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