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重庆:“民生十条”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CCTV.com  2011年02月17日 17:3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1月3日电(记者 李松)2010年中,重庆市决定,用两年半时间,投入3000亿元,在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民生十条”。

  重庆市提出的“民生十条”举措,包括建设3000万平方米、60万套公租房,配合其他措施,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渝东南、渝东北“两翼”95%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实现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为群众新增30万就业岗位……。

  据重庆市政府匡算,到2012年,重庆市投入“民生十条”上的资金将超过3000亿元,受益群众2000万,可以带动消费4000亿元,拉动GDP增长4至6个百分点。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要让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真正落实民生发展导向,特别是要在统筹发展中更重视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重庆“民生十条”有七条都着力于解决落后地区、困难群体发展问题。如13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两翼地区农户增收、还有微型企业发展等。

  去年12月9日,在重庆主城工作19年后,农民工徐树平在派出所拿到了红褐色的城镇户口本。他是重庆进行户籍改革近4个月来第100万名转户农民。徐树平是重庆燃气集团的抢险配合工,重庆有几百万农民工跟他一样,多年在城市工作,却一直难以获得与城里人一样待遇。现在,对于已成为城里人的徐树平来说,他的雇主今后将为他缴纳更多的养老保险,他也不必再为孩子缴纳每年数千元人民币的借读费,获得的利益实实在在。

  从去年8月开始,重庆市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这意味着,在10年内,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成为“新市民”。这被认为是使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带着足够财富和尊严进城的一大举措。

  同时,重庆市还在“民生十条”中推出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建设,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夹心层”的住房困难问题。截至2010年年底,重庆已有多个公租房项目开工,预计该市2011年将竣工约1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可集中解决50万城市“夹心层”居民住房困难,同时还将新开工建设公租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

  “更加注重民生,关注百姓‘幸福感’,必须成为政府的施政重点。”重庆市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钟瑶奇说,“民生十条”的提出反映了政府更加注重社会财富“蛋糕”的分配,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十二五”时期,重庆市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GDP翻一番、人均GDP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本翻一番。这些目标如何实现?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民生十条”的推出,实际上为“十二五”时期重庆民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本框架。

  以公租房建设为例,重庆公租房突破了传统住房体系,针对市场供给的“单轨制”缺陷,改用“双轨制”解决住房问题。市场上的商品房,不少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导致社会上出现住房“夹心层”。而“双轨制”的重点就是通过公租房建设,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压力,使之可以拿出一部分积蓄用于消费。重庆有数百万人的公租房适用群体,每年由此至少可增加几百亿的消费空间。

  钟瑶奇说,加大民生投入,不仅可以缓解贫困群体的困难,帮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而且在未来还将极大地促进消费,使发展方式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外延的拉动,转变为持续内需的拉动,这是真正的、长周期的启动内需。

责编:吕莎莎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