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坤

性别:男 年龄:25岁
职务:村党支书助理

地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黄地村

    去年九月,刚刚跨出学校大门的吴银坤来到黄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这个异乡人曾经担心初来乍到的自己并不能取得村民的认同,但是随着工作的展开,村民的关爱让他有了归属感。

    为了回报村民的关爱,作为村官的吴银坤让这个远离集镇的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道旁立起了路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通往村里的公路得到拓宽。细心的他处处为村民利益着想,通过努力满足村民最基本的需求。

高清图集

村官故事

    黄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村子远离集镇,全村仅有160多户人家。然而,过去的一年里,这个隐匿于大山中的小村落,村道旁立起了路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通往村里的公路得到拓宽……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背后,无不凝聚着大学生村官吴银坤的辛勤汗水。

    “家”的温暖让他心怀感恩

    去年9月,刚跨出大学校园的吴银坤就来到黄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由于黄地村所在的新罗区并非吴银坤的家乡,初来乍到的他心怀忐忑:“当时我就担心,自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外乡人,能不能被村民接受。”但是,村民的关爱不仅让吴银坤很快就打消了自己的疑虑,还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第一次让吴银坤感觉到家的温暖是一根晾衣竿。“那时候我到村里才几天,住在村部,洗了的衣服没地方晒,只好挂在村部楼前的健身器材上晾干,但没过几天健身器材旁的空地上就立起了晾衣竿,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当时是谁帮助了我,但这真的让刚到村里工作的我好感动。”

    由于村里到镇上还有数公里的路程,村里又没有食堂和餐馆,吃饭成了难题。热情的村民再次向他伸出了援手,如今他只要快到吃饭时间,随便和村里的一户人家打声招呼,交点伙食费,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了。

    村民的关心和帮助,让吴银坤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刚到村里,村民们就让我有了家的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只有更好地为黄地村服务、多做点事情,才能回报乡亲们。”

    不遗余力推动村主干道拓宽改造

    通往黄地村的盘山公路修建于1988年,仅有3.5米宽,显得十分狭窄弯曲。这不仅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还严重制约了村里经济发展。用村里柚子种植大户黄龙彬来说,“当时公路的大部分路段,两车交汇时,通行就成问题,每年柚子收成了都只能小一点的车辆运出去,要多出不少运输成本。”

    吴银坤还告诉记者:“刚到黄地村时,我在那狭窄颠簸的公路上骑摩托多次摔倒,车子的转向灯都换了4次。” 这样的遭遇让吴银坤深深体会到村民出行的不易。

    村民的呼声、自己的遭遇促使吴银坤向村两委提出了拓宽改造公路的想法。去年底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村两委决定将这条长3.2公里的山路拓宽至7米。

    今年2月底,随着道路拓宽工程启动,从道路用地的青苗补偿、到向交通部门申请建设资金补贴,吴银坤无不亲力亲为。“最让我难忘的是,从2月底一直到5月份工程完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小吴三天两头往工地上跑,实地丈量道路的宽度是否达到7米,检查路基、路面的施工有没有偷工减料。现在宽敞平坦的道路真是让村里人人都受益啊!”说起吴银坤对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付出,村支书黄群斌对他的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想方设法让村民有水用、用好水

    黄地村海拔高,山上无饮用水源,长期以来村民饮用水只能靠山间的积水,或者从村里的几口老井中抽水接入家中。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黄地村村民。“过去每天晚上的用水高峰期,家里的水压非常低,热水器买来成了摆设,洗澡都成问题。”村民黄巧香告诉记者。

    如何做到既保证村民有水用,又确保饮水安全,吴银坤觉得这是村里急待破解的难题。去年底,吴银坤请来了专业勘测人员,在确定地下水源地、检测水质之后,村里开始挖机井、建水池、铺管道,将饮用水接入了村民家中。

    即便是这样,吴银坤还担心村里大量养猪场的存在,会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在他的提议下,村里下大力气拆除了3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确保村里的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如今,黄地村全村160多户人家不仅用水不再难,而且饮水也更安全了。

    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吴银坤在推动下,黄地村村民出行和饮用水两大难题得以解决,村道旁还立起了路灯,村民再也不用摸黑出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吴银坤赢得了村民的赞赏和信任,也更加激发了他服务黄地村发展、服务村民的热情:“接下来,根据我们村已做好的新村规划,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停车场等多项造福工程马上就要开始建设,我一定会在这些工作中更加尽心尽力。”

记者手记

    第一眼看到吴银坤时,记者实在无法将这个理着平头、戴着眼镜,一副学生模样的瘦高个男孩与其“村官”的身份联系起来。但了解了他在黄地村短短一年时间的经历和作为后,我意识到,外表的稚嫩并不等同于内心的不成熟。

    他大学年念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他看来,这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更多的是面对电脑、仪器,“人机对话”让他感觉过于枯燥和乏味。“但是做村官就不一样,因为面对的是村民,可以频繁地与人交流,我喜欢这样的工作。”

    或许正是因为更热衷于与他人交流,也就更多地让他感念于别人对他的好。所以,采访中,吴银坤更多地不是介绍自己到村里后做了哪些事情,而是念叨着村民对他的好,诸如村民帮他搭起了晾衣竿、为他解决了吃饭问题,他都铭记在心,并用努力的工作加以回报。

    也或许因为与“人机交流”相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更加细腻,于是就有了他对工作的细心和负责。所以,拓宽改造村主干道时,他会亲自去丈量路面的宽度,并还真纠正了不少问题;建设饮用水工程时,为了给村里节约开支,他会时不时地去检查“按时取酬”的挖掘机司机有没有在偷懒。

    在最基层的农村,在与村民打交道、做服务的岗位上,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吴银坤这样的“村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