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卓嘎

年龄:27岁 性别:女
职务:村党支书助理

地点: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日松乡德汝村

    单增卓嘎1985年1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于西藏大学,目前担任日土县日松乡德汝村村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在环境恶劣的阿里地区,她走访村民、传播政策,在忍耐寂寞的同时为村民提供热心服务,改善村民生活。现在德汝村的旅游行业逐渐起步,这个只想过简简单单生活的藏族姑娘又能少一分担心。

高清图集

村官故事

    单增卓嘎是一个很老实的大女孩,这是村委会班子成员对她最中肯的评价。通过短暂的接触,我们感受到了她身上那股朴实的味道。

    无论在厂房还是牧人的帐篷里,在草地上还是孤寡老人的家中,她一点没有生疏感,仿佛从小就在阿里长大一样。一个大学生是怎样成长为一个地道阿里人的?

    走路 半年走遍200多户牧民家

    刚到德汝村时,单增卓嘎和其他大学生村官一样,两眼一抹黑,什么都很生疏。到这里来工作,她是第一次踏上阿里地区的土地。

    刚到村上时,单增卓嘎觉得工作起来很困难,“地方方言听不懂,这里的冬天又冷,吃的住得都不习惯。”就在这时候,村里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单增卓嘎成了排头兵,跟工作组一起挨家挨户上门调查。

    “我们村的牧民有228户,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呆在牧业点上,最远的离村委会有300多公里。”单增卓嘎说,半年里他们吃尽苦头,一户一户、一个人一个人做登记,终于对全村的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翻译 村里最吸引人的小喇叭

    在阿里地区如果没有车,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也许要走上几个星期。大巴车最多每天一趟,错过了就只能等一天或者两天才有。所以,单增卓嘎把开车列为自己必学的一门功课。在工作中,单增卓嘎边偷学边练手,很快就成了村里技术娴熟的唯一女司机。“村里有谁家孩子急病,媳妇要生产了都是我开车去送。”单增卓嘎自豪地说。

    跟村民熟悉以后,单增卓嘎发现一个问题,上面下发的很多政策、通知没有藏文版。单增卓嘎的藏文很好,脑子也挺灵活,于是拿到各种文件、通知需要下发宣传时,单增卓嘎把生硬难懂的文字翻译成村里人惯用的日常口语,再用藏文打印出来。

    “宣传的时候,这种方式效果明显要好得多,大家都听得懂,而且有兴趣听。”时间一长,村民对这位翻译官信任有加,她也成了村里最吸引人的“小喇叭”。

    做饭 4个姑娘轮流做大厨

    在阿里地区工作过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做好工作的前提下,最大的问题是吃什么。在这样的高寒环境里,吃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单增卓嘎从小生活在农村,做饭对她来说并不是难事。“我们村委会班子和驻村工作组一起吃食堂大锅饭,没有厨师,就我们4个女孩轮流做大厨。”无论多晚回来,单增卓嘎都得和同事一起自己下厨做饭。

    “这并不算什么苦,这两年的村官生活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服务期满了,我最希望可以转行做老师。”单增卓嘎说,她最向往的是和学生一起,过简简单单的生活。

记者手记

最苦原来是寂寞

CNTV记者:何川

    寂寞这个词已经被现代都市社会异化了,当一个人说自己寂寞时,我们也许觉得他是在哗众取宠。但是,在阿里地区,寂寞却是很多坚守这里的人最难忍受的苦。

    说到跑几百公里寻访牧民时,说到去县里争取项目资金时,说到很多工作上的困难时,单增卓嘎没有叫苦。问起她觉得最苦的是什么,单增卓嘎想了一会说,有时候太寂寞了,一个人呆在院子里不知道该做什么、想什么,周围看不见一个人影。

    阿里的冬天很冷,牧民大多在家里避寒,村委会的工作也相对少一些。对于单增卓嘎来说,唯一的娱乐活动只是能用手机聊一会儿天。“没有假期,两年只回了一次家。在这里没有亲人也没有老朋友,有时候看见天上飘过一个没见过的塑料袋子都看得很开心。”单增卓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