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李克强棋局中,上海自贸区是哪步棋?
偌大中国,什么考察点能让李克强总理三年连去三次?
答案只有一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准确地说,2013年3月底李克强赴上海考察时,还没有自贸区。恰恰是那次考察在国内催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崭新事物——半年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空出世。
2014年9月,李克强二赴上海考察。同样的地点,但已不再单单是传统的保税区,而是“升级”为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试验田——自贸区。当时媒体曾刊出总理冒雨撑伞登高俯瞰的照片,配题为“上海自贸区1岁啦!”。某种意义上,他的确是看着这个“孩子”一天天长大的。
时间又过去一年多。李克强以“旋风三日”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马来西亚,夜航凌晨飞抵苏州,旋即主持第四次中国-中东欧16国领导人会晤并密集会见多国领导人。即便在如此密不透风的“克强节奏”下,11月25日,李克强邀请中东欧领导人从苏州乘坐高铁前往上海后,仍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再次考察上海自贸区。
这已不仅仅是看重,而是倚重——在总理的棋局中,上海自贸区这步棋,显然占据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
为什么?李克强三年来对自贸区说的三段话,可视为一种解答——
“自贸区要勇于承担先行先试的职责,当好推进改革的掘进机、扩大开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要砍掉束缚发展的荆棘,继续努力跑出改革开放加速度。”今年11月25日,总理在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考察时说。
“成立上海自贸区,是为了探索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市场‘让’出更大的空间;也是为了探索处理好发展与开放的关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这里要建成改革高地、创新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税收洼地。”2014年9月,总理再次考察上海自贸区时说。
“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试验这件事。”2013年3月,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赴外地考察时,对上海市主要领导说。
可以清晰地看出,上海自贸区从酝酿到诞生再到进一步推进,始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它堪称总理施政方略的一枚重要“棋子”,引领着整个经济棋局之“势”。
一盘棋局至少要做活两只眼,这也可对应上海自贸区的两项关键举措。
一张“清单”的理念
若论上海自贸区的影响,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它让“负面清单”这个原本生僻、专业的词变得全社会几乎妇孺皆知,相应的理念也随之广为传播,并被普遍接受。
这是自贸区为转变政府职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探出的一条路。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即开展了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这枚“棋子”一下出,其结果远远超出狭义的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很快成为自贸区经济活动中“法无禁止皆可为”这一理念的形象载体,进而扩展到行政管理体制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
2014年开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除公开的事项外,各部门不得擅自新设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向审批事项“负面清单”管理迈进,并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审批清单之外事项,均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
当年9月李克强总理二赴上海,在自贸区考察时说,负面清单实际上支撑着政府的责任清单,禁止做什么比允许做什么更难。负面清单要更加精细化,而不能像之前那样大而化之,这增加了政府的责任,要求政府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所谓“责任清单”,体现的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相应的还有“权力清单”,即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由负面清单引领出的这三张清单,从上海自贸区起步,迅速进入中国的主流语境,显示了政府施政理念的巨大变革和进步。
11月25日,第三次前往上海考察自贸区时,李克强要求以“三张清单”为突破口:替权力做减法,给责任做加法,为市场做乘法。
一种账户的效果
上海自贸区另一创举,是设立自由贸易账户。这可视为自贸区为金融改革创新、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所探出的一条新路。
去年,这种账户还只是自贸区内生发出的一株幼苗时,李克强总理即敏锐地将其与自己一直挂念的思考结合起来。考察上海自贸区时,他鼓励自贸区要积极探索为企业设立本外币内外互通的自由贸易账户。显然,在他的视野里,这一试点将成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可以更好地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倒逼国内金融业改革。
时隔一年多,李克强再次考察上海自贸区,向他汇报的成果是:截至目前自贸区已累计开设自由贸易账户近3.9万个,金融改革带来的跨境收支已达3.8万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总理的心情可以想象。他高兴地说,自由贸易账户改革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取得较成熟经验,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适时推广,进一步探索伸缩有度、放管自如的监管机制。
按照国务院部署,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对自由贸易账户的认可和鼓励,及至此次李克强明确表示将“适时推广”,向外界释放了强烈的信号:中国金融改革方向不会变、步伐不会停。
一个支点的力量
所谓“探路”,用李克强总理11月25日第三次赴上海再考察自贸区的话说,就是“在上海创造经验,让全国都能受惠”。
去年二赴上海考察自贸区时,总理曾说,自贸区范围有限,改革潜力无限,要使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在面上可复制、可推广,带动全国涌现更多改革开放高地。
观察人士已经注意到,李克强每次在上海的表态,都带有强烈的信号意味,预示着后续“大招”即将出台。去年的考察结束后,年底,自贸区在广东、天津、福建加以复制,以及上海自贸区扩大范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出台决定。
今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也从28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总理的考察足迹,已遍及全国四个自贸区。
11月25日,李克强要求,要把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尽快向其他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推广。比照前年和去年两次“考察+大招”的路径,分析和遐想便都可展开——总理的自贸区战略,与他一直强调的中国经济最大回旋余地是在中西部,将怎样结合,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李克强两年两提自贸区理念和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实际上凸显的是自贸区作为“支点”的力量。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外界即有评论:这里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当时有分析指出,没有深圳的开放,哪有80年代的改革?没有浦东的开放,哪有90年代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力推用开放促改革,是“高屋建瓴的战略部署”。
上海自贸区被用来与30多年前的蛇口作比。最初仅有两平方公里的蛇口,像是一个小小的支点,撬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正如有人归纳的:“开放最后留下的,不是一片楼、一座城,而是一种体制的力量。”如今,支点转移到了上海自贸区,不变的是改革开放的勇气、智慧和使命感。(陈翰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