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总理记者会:2小时17个问题 经济领域近一半

新闻频道 央视网 2015年03月15日 14:4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 (记者 王小英) 作为“两会”压轴大戏,总理记者发布会堪称“两会中的两会”,相较其他会议的可预见性,总理记者发布会最容易“有惊喜”,也最受关注。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记者会,究竟回答了哪些问题,记者会上又产生了那些幸运儿呢?

  开场白简单直接

  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风格一如既往,首先感谢媒体辛苦报道中国两会:“两会现在结束了,但你们的工作还不能结束,今天又是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一句轻松的问候,将记者会带入提问环节。

  2014年的总理记者会,李克强也是没占用太多时间便将记者会带入提问环节。

  像唠家常一样回答问题,是总理一贯的方式。在回答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问题时,他用退休女同胞创业开婚庆公司的事例来说,感叹“高手在民间”。

  说起简政放权,他说:“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2014年的两会记者会上,他也用家常话解释复杂的治国策略,如“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提问媒体来自哪

  发布会现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大会发言人傅莹说:“今天到场的记者大概有八九百人,人比较多,我们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请每一位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一次只提一个问题,这样可让更多的记者得到提问机会。”

  由此可见,从八九百人中脱颖而出被主持人选中提问,难度真比春运时在“12306”成功买到一张硬卧下铺大得多。

  2015年两个多小时的记者会,共产生16名幸运者,超过2013年和2014年,其中7人来自大陆媒体,7人来自外媒,2人来自港台媒体。此外最后追加了一个问题,总理回答了关于中缅边境问题,说这是一件让他痛心的事件。

  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11名记者获得提问机会,他们中5人来自大陆媒体,2人来自港台,还有4个记者来自外媒。2014年,15名记者获得提问机会,6人来自大陆媒体,2个港台媒体记者,外媒记者则占到了7个。

  回答了什么问题

  今年总理记者会上,提问的17个问题中,涉及房地产、电子商务、改革、反腐、经济新常态、创业、雾霾治理、中日问题、两岸关系、中国经济体量和中美关系、对港政策等,其中经济领域问题涉及最多,达到了8个,将近一半。

  跟2014年总理记者会开始便谈马航客机失联不同,今年关于中缅边境的问题,则在记者会结束时媒体追问时提出。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李克强总理说,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他也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中国人发明的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

  梳理三年来的总理记者会,一些问题上,总理每年都会给出最新进展和答案,以整治腐败为例,2013年他说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2014年说无论是谁犯法都必惩。随着多只“大老虎”落网,今年他又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一些所谓位高权重的人被依法调查和处理,成效是明显的,人民群众也是拥护的。

  2013年谈改革时,那句“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让不少人印象深刻,他用“壮士断腕”来形容;2014年他表态要一抓到底啃硬骨头;2015年他说出了成果:本届政府两年内下很大力气完成了当初提出的五年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他也坦承改革确实很疼,而且在加深,面还会扩大。

  个人问题也不少

  在记者会上,记者的提问不仅仅局限在国家方针等大政策上,抛给总理的个人问题也不少。

  2013年,凤凰卫视记者将“情怀”问题抛给总理,问他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个人的情怀,对此,总理讲述自己插队当知青的经历,说做人要正,办事要公。

  时隔一年,第二次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抛来问题:总理上任后遇到的最大挑战,总理说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

  今年记者会上,总理说他也网购,而且最近一次买的是书。人民日报记者提问为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两年加入了“全民阅读”的字样?“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是终身受益,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全民阅读量能逐年增加。”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王敬东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