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埃塞俄比亚概况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30日 20: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简 况

  【国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从19世纪未期起,埃塞俄比亚就开始采用绿、黄、红横纹三色国旗。在现代史上,埃塞俄比亚是第一个跻身于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国家。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众多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并纷纷采用绿、黄、红作为国旗色彩,于是被称作“泛非洲色彩”。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古国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赋予绿、黄、红三种色彩在这片大地上更深的渊源。历史上,它们与科普提克教堂的礼拜仪式息息相关,被供奉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体现人类自由所崇尚的忠诚、希望、仁慈三种美德。这三种色彩还分别代表埃塞俄比亚的三个地区:提克列(红)、阿姆哈拉(黄)、西奥亚(绿)。现在绿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还象征对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和平与博爱,也代表人民建设国家的决心;红色象征人民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流血牺牲。原国旗上无国徽图案。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新国旗中央增加国徽图案。

  【国徽】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

  重要节日】国庆日,9月12日(1974年);阿杜瓦大捷纪念日,3月2日(1896年);埃塞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5月28日;埃历新年,9月11日。

  【国家政要】总统穆拉图·特肖梅(Mulatu Teshome),2013年10月当选;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Hailemariam Desalegn),2012年9月当选并就职。

  【自然地理】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是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领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年平均温度13℃。 

  【人口】9100万(2011年)。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其中奥罗莫族人占54%,阿姆哈拉族3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居民中45%信奉埃正教,40%至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Addis Ababa)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人口逾400万(2011年)。年平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237毫米。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以及9个民族州。

  【简史】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早在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就在这里建立了努比亚王国。公元之初,这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曾是非洲伟大的文化中心。公元13-16世纪,阿姆哈拉人建立了强盛的阿比西尼亚王国。西方殖民者15世纪侵入非洲后,埃塞曾几度沦为英国和意大利的殖民地。16世纪,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相继入侵。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68年英国入侵。1890年意大利入侵,并宣布埃受其“保护”。1896年3月1日,埃军击败意军,同年10月意承认埃独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彻底赶走了殖民主义者。1930年11月,埃皇海尔·塞拉西一世登基。埃塞俄比亚的国名1941年正式启用。它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1974年9月,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接管政权,废黜帝制。1987年9月,宣布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88年埃塞俄比亚爆发内战。1991年5月,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推翻门格斯图政权,同年7月成立过渡政府。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 非洲的“美女之国”埃塞俄比亚

  政 治

  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决定改国体为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内阁)制,政教分离。总统为国家元首,由人民代表院提名,经联邦院和人民代表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后通过,任期为6年,最多可连任两届。总理和内阁拥有最高执行权力,由多数党或多党联合组阁,集体向人民代表院负责。联邦议会由人民代表院和联邦院组成。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机构,由选民直选产生的547名议员组成,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任期五年。联邦院拥有宪法解释权,以及裁决民族自决或分离、各州间纠纷等权力,由大约117名各民族代表组成,每个民族至少有一位代表,此外每百万人口可增选一名代表,由各州议会推选或人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

  外 交

  【外交】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睦邻友好,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经济合作和一体化;重视同西方关系,争取投资和外援;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和非洲事务,加强同亚洲及海湾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与中国关系】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一直有着友好的交往。早在中、埃建交之前,周恩来总理于1964年就访问过埃塞。两国1970年11月24日正式建交以来,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埃塞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曾多次来华访问。1995年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应邀访问中国。1996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问埃塞俄比亚。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埃塞俄比亚进行正式访问。2004年10月底,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13年6月,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经 济

  埃塞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牧业是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已探明的天然气为250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号称“东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由于水土流失,盲目砍伐,森林破坏严重。因垦荒每年减少2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3%。埃还是地热资源最丰富国家之一。

  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农牧民占就业总人数的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是世界咖啡10大生产国之一。出口额占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埃塞俄比亚是畜牧业大国,适牧地占国土一半多。以家庭放牧为主,抗灾力低。牲畜存栏总数居非洲之首。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鲜花种植和出口大幅增长,出口额跃居非洲第二。其鲜花以花朵大、花期长、花茎长深受国际市场青睐。

  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动物公园较多。埃塞俄比亚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动物公园较多。2001年共接待14万外国游客,外汇收入7900万美元。 

  【咖啡演变】 咖啡的“根”就在埃塞俄比亚。公元900年左右,埃塞的咖法地区一位牧羊人在山间放牧时,发现羊群在争吃一种红色浆果,食后群羊欢蹦乱跳,反应异常,牧羊人以为他的羊吃了什么有害的食物而彻夜提心吊胆。谁知第二天群羊安然无恙。这一意外发现促使牧羊人采集这种野果煮汁解渴。他感到这种果汁淳香无比,饮用后精神异常兴奋。于是他开始栽种这种植物,由此发展起今天的大规模咖啡种植。咖啡的名就是由咖法演变而来。咖法地区一直被世人称为“咖啡的故乡”。

  文化教育

  【教育】埃革阵执政后,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

  全国实行10年义务教育制,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共有小学2.1万所,在校生超边1400万人,教师约21.6人。政府计划新建13所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入学人数已从3000增至56000,综合性大学数量已从2所增至21所。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分别为28%和17%。成年男性识字率为50%,女性为23%。

  新闻出版

  全国现有121家报刊杂志。官方有阿姆哈拉语日报《亚的斯泽门》(Addis Zemen)和季刊《泽门》(Zemen),奥罗莫语周报《贝瑞萨》(Beresa),阿姆哈拉语和英文季刊《今日埃塞俄比亚》(Ethiopia Today),英文日报《埃塞俄比亚先驱报》(The Ethiopian Herald),阿拉伯文周报《世界》( Alem)。

  官方埃塞俄比亚通讯社(Ethiopian News Agency)成立于1942年,是非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通讯社,也是埃最早的新闻机构。在国内设有38家分支机构。另有私营的瓦尔塔信息中心(Walta Information Center),1993年成立,主要报道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要闻,向国内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主要报刊供稿。

  “埃塞之声”系国家广播电台,对内用阿姆哈拉、提格雷和奥罗莫语,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

  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国内唯一的电视台,1965年开播,目前播放阿姆哈拉、奥罗莫和提格雷语节目。

  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下成立了广播电视局(ERTA)。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