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央视评论_首页

【央视评论】广场问政 值得探索 莫走极端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30日 18: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新闻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陕西商南县的“广场问政”火了。那个现场被免职的县卫生局副局长、疾控中心主任华中央,也“一哭成名”。这一哭,映射出了“广场问政”的锐度。这种问政方式值得探索,但也需审慎把握,以避免滑向某些值得商榷的极端。

  之前一些地方搞过“电视问政”。在广场上还是在电视上,并无本质区别。关键是这样的问政,确实给基层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直通百姓、省去了“二传手”的承诺,众目睽睽下的述职,毫无退路的问答,不留情面的免职…从已6次“广场问政”的商南看,据群众反映,干部们的工作效率、服务意识确实因此而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正实实在在地增加。这样的探索,有价值。

  然而,越是值得探索的新生事物,越需要我们仔细推敲、精雕细琢。这类“广场问政”、“电视问政”,又提出了三个新问题:

  其一,广场问政,公开性足够,但严谨性如何保证?

  无论是评价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还是评价一个干部的表现,广场上、电视上的问政,都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然而,这个平台并不能包办代替一切。短暂的几十分钟里就把一个部门的工作说清楚,已属不易;还要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更是难上加难。

  问政过程中,问者和被问者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足以成为决定一件事情存废、一个干部进退的主要依据?问政中在现场展示的一些暗访录像、提前调查等内容,其严肃性、准确性、全面性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需要再调查?问政中在现场召开的党政决策会议,是否符合程序,是否能摒弃“表演成分”,是否能真正体现出对一件事情、一个干部的负责态度?

  其二,广场问政,如何避免成为“巧舌如簧者的舞台”、“笨嘴拙舌者的陷阱”?

  近年来我们强调党政干部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好”,要善于跟公众沟通。但为民服务的事情,归根结底,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电视直播下的公开问政,更侧重于“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应该做什么”、“准备做什么”、“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给说出来、说清楚。

  这种“说”的能力,是党政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做”得怎么样的检验方式之一。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检验方式,更不应成为主要的检验方式。如果本末倒置,这样的问政,就成了巧舌如簧者的秀场——有的干部专挑老百姓爱听的话说,不愿意实事求是地讲难度、讲风险;有的干部善于用巧妙的话语艺术,把好事放大,把糗事掩藏;有的干部平时干工作稀稀拉拉,一到这种上级领导端坐的问政场合,就精神头十足,全身能量迸发。

  其三,广场问政,在政绩评价体系中应占有怎样的恰当位置?

  实践证明,这种“广场问政”、“电视问政”有积极效果。但它在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到底应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还需要审慎把握。毫无疑问,它是传统评价体系之外的一种有效补充。但如果简单地把它当成主要评价方式,从纵向看,或许缺少对一件事情、一个干部的系统考察,未免失之草率;从横向看,或许缺少对问责事项的多角度、多层次调查核实,未免失之偏颇。

  有人说,这种公开问政,很多时候让老百姓当场提问,甚至直接评判、打分。既然党政部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那么群众满意不满意,就是最直接的检验标准。这样做难道不对吗?

  这正引发了此类问政方式给我们提出的更深层思考——

  首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现阶段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但不同群体还有着各自特殊的利益。在问政现场,群众直接提问、对话、评价,这看上去很好。但此处发言的群众,他阐述的是个人意见还是群体意见?他的满意不满意,代表着多少群众的满意不满意?改革发展中的很多复杂问题,你让这部分群众满意了,利益相关的那部分群众就可能不满意。以谁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

  其次,党政干部在工作中既需要尊重群众、服务群众,也需要引导群众。因为某些群众的意愿,有时会被偏见影响、被情绪绑架。一个总是顺着群众中“一时最大声音”说话的干部,很可能在这样的问政现场得到最多掌声,但他不见得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干部。一个在这样的场合略显木讷的干部,也可能做起事情来恰恰雷厉风行。

  “广场问政”、“电视问政”可以再多一点,但也应再理性一点。党政干部应该越来越习惯在这样的场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但我们要共同努力,避免把这种问政演变成一种脱离了实事求是作风的“表演秀”、“脱口秀”、“迎合秀”。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的新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