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2日 16: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天津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编者话:3月26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联召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现将座谈会发言摘要发表。

  加强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科学阐释

  天津市教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荣长海

  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变成中国人民自觉的行为准则,必须对其加以科学的阐释。

  首先,要在准确性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区分于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就字面而言,都在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和运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则为其完全实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对于这些概念的内涵,必须赋予其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而科学的内涵。同时,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概念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赋予其时代的崭新内涵,决不应当作出过时甚至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解释。我们只有在理论上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在践行时真正做到自觉、自信而富有成效。

  其次,要在全面性上下功夫。这里所说的全面性,一是指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层次性,又要考虑统一性。所谓层次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概念,是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作为公民,重在践行个人层面。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重在践行社会层面。作为国家层面的内容,既是社会价值观的高度体现,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既是国家层面的,也是社会层面的,更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这就是统一性。很难设想,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会体现出整个国家的民主和文明,也不会促进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二是指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体现系统性和发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其中既吸收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阐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更要在实践性上下功夫。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后,在社会凝聚力、发展方向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统一思想和行动。十二个概念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结果。为了把这些新概念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要在培育和践行两个方面同时开展工作。其中,培育是主要的方面,要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的有力行动,营造出良好社会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创造条件。为此,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只是放在人民群众的践行这一方面,更应当把社会层面的实践作为重点。

  充分发挥大学在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责任

  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史瑞杰

  大学作为国民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大学的传统功能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且负有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充分发挥大学的阐释传播、宣传内化和示范引领作用,是大学重要的社会责任。

  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三个层面,为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如何在理论上阐明每一个层面内容的合理性及其关系,特别是如何在价值多元中凸现合理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各种思潮和实践比较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镇的大学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

  宣传内化。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化为公民自觉的行动,必须使之内化于心,由此才能外化于行。达到这一目标,除了通过自觉的学习和历练,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要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知识传播功能,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示范引领。大学不仅是文化的高地,大学师生的行为活动也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充分发挥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就要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校园主流媒体及新媒体阵地,通过校报、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打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优化的育人环境,引领社会文化风尚。同时,积极承担各种培训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和青年干部到西部到农村支教和开展公益活动,为边远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最后,通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培育大学生勇于担当品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津市委党校教授

  漆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

  一、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当今时代我们既面临着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不同价值观的较量,又面对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多变的思想意识。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是好的。但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不道德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意义支撑、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正确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可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谁来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通过培育和建构,才能在人们社会实践中付诸实施。明确培育和践行的主体是谁,是实现培育和践行的关键。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价值目标、取向、准则,国家、社会、个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就区别而言,国家的价值目标通过理念、决策和组织、领导的方式实现;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舆论和氛围的方式突显,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通过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践行。就联系而言,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取向规定着个人,但也离不开个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传承文明的每一个人。只有诉诸每一个人,核心价值观才能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在全社会牢牢树立并得到践行。

  三、怎样培育和践行

  培育和践行需要创新,要突破刻板、单一的教育方式,用新的、多样的途径达成培育和践行目的。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和方式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机制。从培育机制看,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倡导者和引领者、践行者;所有教育机构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间组织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从践行机制看,应着眼于社会主义实践,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培育和践行;要立足于本国文化土壤来培育和践行;要放眼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培育和践行;要广泛地依靠人民群众,以包容的胸怀培育和践行。特别要强调的,一是构成强大的声势和舆论氛围,促进践行。二是运用法律法规来推动践行,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国家治理视阈下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秀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而核心价值观又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故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这些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组成内容。

  国家制度确立后必须持之以恒的实施才能达其目的,而国家制度的落实要依靠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部署,必须将其持之以恒地实施。为此,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各级管理工作者执行能力的提高。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了保证落实和实施,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之所以强调“机制”,因为机制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是使工作落到实处的保证。缺乏机制,工作就会缺乏稳定的落实程序和方式,只能停留在认识和应然层面。之所以强调“长效”,是因为核心价值观是最深层次的问题,解决的是魂的问题,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没有长效机制作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部署要求就难以实现。

  能否建立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各级管理工作者执行能力和治理能力的体现。机制是构成事物各部分、各环节之间形成的稳定的相互作用的程序和方式,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它的形成需要具备系统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长效机制的建立对能力的要求更高。能否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各级管理工作者执行能力强弱、治理能力高低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各级管理工作者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提高到国家治理的高度来认识,在提高自身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建成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社会、内化外化于全体人民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提升公民道德水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寇清杰

  一、良好道德风尚为社会发展凝魂聚气

  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培育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道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强调了“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立德树人”的要求,公民品德素质的培养和不断提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们党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社会主体——人的素质是一个关键的基础因素。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和良好的道德环境,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

  二、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价值观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接受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各行各业实际工作和大众日常生活中,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的契合点,善于用大众话语、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善于运用大众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其次,要坚持不懈推动实践养成。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动员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习惯。要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乐于参与的平台,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教育全过程

  推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王璟

  市教育两委高度重视学生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从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入手,从学生关注的兴趣点入手,不断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与载体,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是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相结合。去年以来,高校系统开展主题活动327项,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最美中国”绘画比赛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开展优秀博客、博文的评选,鼓励学校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在高校设置了我谈价值观微话题,开展了“微传递·巨能量”传播活动;在中小学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空中阳光夏令营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三是与各类校内外活动相结合。将价值观教育与“节水、节电、节粮”教育结合起来,强化了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与“雷锋精神进校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诚友善、勤勉奉献的雷锋精神。

  四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把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与学生的主题班会、择业就业、评优表彰、学业成长结合起来,用教师的实际行动营造敬业爱岗、勤奋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

  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强化课堂育人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组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开展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引导学生主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第二,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育人

  挖掘体验式德育的有效载体,建立学生实践成果分享制度,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建立社会与学校联动的实践教育共同体,引导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与行为准则。

  第三,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活动,强化活动育人

  结合新中国成立65周年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座谈会,设立“青年教育大讲堂”,组织2014年校园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组织中小学“学习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第四,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示范育人

  加强队伍培训培养,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和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强化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中小学德育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认识与实践应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文化引领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

  游庆波

  市文广局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和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增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以优秀艺术作品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充分发掘天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创作推出了一批优秀艺术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全国大奖。今年将紧紧围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精品战略,创作生产更多阐发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集中创作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选派艺术院团和项目赴海外交流展示,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津味文化在海内外赢得的成绩和赞誉,不断增强我市广大群众和文化工作者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完善政策,增加优秀文化作品供给,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力量、良好的文明素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采取增加超场次演出指定剧场、举办天津市优秀剧目展演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鼓励推动各院团面向群众、深入基层演出,今年将举办“名家经典演出季”活动,内容包括“戏剧名角佳作演出季”、“名家名曲音乐会”等系列惠民演出,将用3个月时间,60台不同艺术门类和品种的剧节目集中演出112场。同时,采取低票价惠民的举措,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三、以惠民举措使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利民惠民,让人们易于接受、真心喜爱,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天津文化中心这一民心工程、世纪工程的服务示范功能,积极推出惠民举措,在核心价值观的结合融入上下功夫。确保在提升群众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的同时,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围绕大众化、生活化做足文章

  今晚报社总编辑

  刘凤山

  今晚报社坚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生活化做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收到明显实效。

  一是精心设计专栏,将核心价值观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开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群言群语”专栏,通过你说我说大家说这样一种灵活形式,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特别是通过“身边365”,让社会新闻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渠道。今年,社会新闻版开展了“身边最美365”专栏报道,这是继“身边好人365”等之后的第5个“身边365”。1500多个有血有肉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引导公民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二是深入把握受众特点与需求,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与中国楹联学会、市文明办共同策划推出了“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楹联大赛”。国内外楹联爱好者反响强烈,寄来两万多副楹联参赛,《今晚报》一版推出“每日一联”,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今年2月,推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征集活动,多数稿件在千名读者评报中入选读者最喜爱的文章。

  三是精心策划设计选题,通过连续报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去年以来,我们组织了青少年情商培养连续报道、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诚信”问题系列报道、“舌尖上的浪费”系列报道,推出了“文明从我做起”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开展了“寻找最美村官”、“寻找最美邮递员”等报道,多方位传播核心价值观。

  四是运用新媒体和多种形式,使传播立体化。自去年4月起,今晚报推出二维码新闻,“365系列”及群言群语等专栏中的大量报道以二维码视频新闻的形式再现,吸引了年轻读者。最近,还专门用大幅版面做了四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新闻宣传站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线,要勇于担当、自觉担当,不能被动应付,也不能懈怠;要长期全方位培育和践行;要坚持思维创新、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要春风化雨,避免生硬刻板。

  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区品质

  中共河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芸

  河西区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彰显于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个人生活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一、坚持内化于心,多做春风化雨的工作,用文明的甘露滋润百姓心田

  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引导人们自觉做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的推动者。一是抓好学习教育,在增进认知认同上下功夫。深化“奋斗汇聚力量、爱心温暖时代、创新成就梦想”三大板块,举办“中国梦·幸福天津·美丽河西”主题论坛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在放大榜样力量上下功夫。建立道德讲堂159个,举办道德讲座5000余次,20万多人次受益。2人当选全国和天津市道德模范,912人分别入选中国、天津和河西好人榜,形成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强大力量。三是抓好舆论宣传,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建设美丽河西专版,在天津文化中心等处建立公益广告广场,刊发公益广告25000平方米。开通文明网,搭建微信、微博平台,传播正能量。

  二、坚持外化于行,多做崇德向善的工作,用时代的风尚涵养美丽河西、首善之区

  坚持把道德实践活动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用行动彰显价值。一是推进志愿服务工程。现有志愿者达12.1万人,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1158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0万小时,基本形成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服务工作模式。以“七助七送”为主要内容的“真情助老1+1+1”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获中央文明办肯定。二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程。以“诚实劳动,诚信经营”为主题,开展诚信做产品、诚信经营示范店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奖励诚信、约束失信的氛围。“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引导行动产生广泛影响。三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帮扶留守儿童300余名,建立了100个未成年人快乐营地,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持续深化。

  三、坚持固化于制,多做持之以恒的工作,用精神的力量构筑城市文明高地

  坚持从根本着眼、机制入手、基层抓起,以文明城区创建常态化,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长效化。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指挥部,建立“1+9+24”创文工作运行机制,由突击迎检向常态创建转变,由行政组织向全面参与转变,由局部文明向整体文明转变。二是完善基层文明创建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点燃梦想”大型公益演出,“文化365·快乐在河西”文化惠民活动,举办红色经典、费城交响乐团走进河西等,使主旋律、高雅文化走进社区。文明社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构建起礼让宽容、邻里守望、文明和谐的社会关系。三是完善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机制。坚持“创建指标与群众需求相契合,创建活动与民生工程相融合,创建方法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思路,用群众观点统揽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用核心价值观凝聚道德力量

  天津市道德模范、和平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

  栗岩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24个字,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有了这个追求,国家才更有力量,社会才会和谐,生活才更幸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可为、人人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实践。24个字的基本要求,不是空中楼阁,高不可攀,都是实实在在的。每个公民都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小见大,积小善为大德。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和平区的阳光奶奶吕文霞、钥匙阿姨兰长燕、割肝救父的80后女孩刘超,还有和平区坚持了25年的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他人,提升自我,这些凡人善举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美丽天津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要始终走在前列。去年,我光荣当选天津市道德模范,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更让我终身难忘的是,在参加全国道德模范座谈表彰活动时,受到了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做了应该做的事,组织上却给了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让我倍受鼓舞和鞭策,同时也更深切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道德模范,我要带头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不仅自己做好,还要带动我身边的人去践行核心价值观,奉献爱心,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发挥党建优势 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天津泰达蓝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邹凌

  一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纳入党委学习计划,利用企业报、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宣传。建立党员活动日,规范组织生活,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党员教育制度化。建立道德讲堂,宣讲职业道德,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先进典型,推出道德楷模,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建设诚信文化,讲社会责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不急功近利,不上马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项目;加快企业转型,向低耗能低排放的领域发展。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对高管不仅考核经营业绩,还要量化考评社会公益行为。在海外投资中,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活动,努力成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宣传队”“播种机”,以自己的善行善举写好“中国故事”,把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发扬光大,让外国人说我们的民族好、国家好、人民好!

  三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让员工在道德实践中争当优秀党员,争做模范公民。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把帮助别人、回报社会作为一种习惯,让大家心中有梦想、事业有目标、肩上有责任、人生有价值。继续开展“蓝盾爱心行”活动,努力使受益家庭达到每年300个。强化道德意识,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常年开展困难村帮扶、关爱空巢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慈善捐赠、关爱困难职工等活动;成立企业爱心基金,使员工在参与中“帮助别人、提高自己”,营造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

  四是从自身做起,带领党委领导班子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带领党委委员和高管当好“领头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保持高洁生活情趣,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廉洁自律,用好权力、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以人格魅力影响员工,形成人人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