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四川两大医院一年接诊千万人 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06: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华西医院,等待挂号的病人排起长队。(资料照片)

某大型医院,输液的病人坐满了诊疗室。 (资料图片)

  生命健康,称得上百姓生活中的第一主题。当我们在三甲医院一号难求时,是否曾想到,本该解决90%常见病治疗的基层医院为何总是门庭冷落,为何看个感冒,大家都要去大医院挤。

  2013年,四川的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总诊疗量突破千万,而四川的总人口才8000万出头,即使算上全国各地前来问诊的病人,这也是一个过于庞大的数字。看病难的问题到底该如何破解?从今日起,“华西观察·民生备忘录”将推出“问诊‘看病难’”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既可以看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原因,也可以看到基层医院发展所面临的困境。2014年,问诊“看病难”,探寻解决之道。您关心的,也正是我们关注的。 崔燃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崔燃)据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这两家四川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总诊疗量已突破千万——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态势变得越发明显。

  2011年至2012年间,华西医院的年度门诊急诊量增加了80万,增量近四分之一,“一号难求”的问题难以得到缓解。在突破“看病难”问题的探索中,医院、医生和患者们,都遇到了哪些瓶颈?

  医生忙 一天接诊超百人早7晚9也忙不赢

  华西医院和省医院的病人多到什么程度?华西医院血液科一级专家刘霆身上的故事可见一斑。

  华西医院血液科的病床数是150张,长期超负荷收治病人。很多的时候刘霆每天所看的病人都超过100人,从早7点开始上班,最晚的时候看到晚上9点,“一些病人从云南、贵州过来,旅途很远。在到达成都后想当天看病,这样的要求无法拒绝。”

  按照上下班制度,华西医院的门诊下班时间是下午4点,但这样的制度几乎形同虚设:刘霆最早的下班时间都在晚7点之后。在一次看完病后,刘霆因下班太晚,门诊大楼已经锁门,他也被关在了大楼中。

  事实上刘霆的家距离医院只有1公里,但这样的距离在他现在的生活状态下似乎显得很远。这样的超负荷工作,几乎是华西医院医生的常态,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当中。

  病人忧 排了3个小时队3分钟就看完

  不仅医生感觉工作强度过大,市民也在担心,超负荷运转是否会造成医疗的质量下降,“我排了3个小时队进去,3分钟就看完出来了,是不是被敷衍?”

  这样的问题,医生们也在思考。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董科教授曾在自己的微信空间中转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冷静地分析“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就会发现,医生每个病人看3分钟,在不吃饭不上厕所的情况下,一小时可以看20个人。如要排队3小时,则排在第60位。如果医生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每位病人看30分钟,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只能看16个病人,排在第60位的患者,得排队4天,而且第4天的倒数第5才能看到医生。在国内的大型医院中,这样的看病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核心问题就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而且资源不足。

  华西医院和省医院的部分专家认为,依据目前医疗资源现状来看,专家级别的医生每天看30个病人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这样的做法想要实现是非常难的。

  住院挤 病人集中入院扩建后仍不够用

  “如果病人来医院,病床满了是收还是不收?”这样的问题开始逐渐困扰着大型医院。为了尽量满足病人的看病需求,四川的各大医院不得不开始加床满足病人的问诊需要。但在医生们看来加床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它仅仅能够短期满足病人的需求,因为加床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加床的尴尬是每位医生都在提及却不愿公开讨论的话题,这是一个医疗资源的悖论。事实上,加床的风险可以轻易地被发现,噪声更大,“医院感染”风险更高,防火员要提高多个级别。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大型医院就必须扩建,来减少加床。

  去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康复中心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增加了近千张床位。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医院缩减了医生办公室的面积,努力增加了床位。目前,省医院中加床的现象已经变得很少,但近两年,省医院的住院病人每年增长的速度都超过了4%,即使在扩建了大楼后,医院的病房也将很快不够用。

  手术等 一个常规手术需要等待三年

  在华西医院目前做的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很多是两年前预约的。

  2012年9月22日,川大华西医院肾内科主任付平正在外地开会,他接到以前救治过的一名患者的电话,“患者女儿因确诊为乳腺纤维瘤,希望在川大华西医院手术。手术时间已经预约到了2014年10月9日,对方希望我能帮帮忙。”付平教授在接到病人请求“加塞”手术的电话后,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患者接着发来的短信,证实此言不虚。

  付平很清楚实行实名就诊的华西医院,不管挂号、检验、住院还是手术都实行预约,一些热门科室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也是常态。“肾内科不像外科手术那么多,但最多时,一天仍有上百位患者在等候手术。一般情况下,手术会排至1至2个月后,这是医院最基本的手术轮候时长。但一个常规手术要等700多天,让付平觉得“实在是有点夸张了”。四川进程

  规范分级医疗服务 “小病进社区 大病到医院”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正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分级诊疗体系,患者不得不大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就诊体验的下降。

  全世界分级诊疗做得最好的英国,90%的门急诊由社区全科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比重也均超过80%。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患者的就诊大部分是在家门口的诊所完成。

  2013年,四川省卫生厅印发了《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规范分级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同类别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不同层级的诊疗技术,要在充分尊重患者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双向转诊指南,选择最适合的诊疗方式开展诊疗。

  在制度保障中,明确提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采取价格杠杆手段,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并要求上级医疗机构要将其门诊号源的30%预留给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转诊的病人优先检查、交费、取药和住院治疗,条件允许的可以减免挂号费用,通过优惠的方式将病人送回家门口就医。

  去年底,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省卫生厅组织省内各主要临床质控中心的专家,在充分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编制印发了《康复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试行)》、《常见精神疾病双向转诊指南(试行)》、《常见肾脏病双向转诊指南(试行)》、《常见心血管疾病双向转诊指南(试行)》等首批11个专科108种常见疾病的双向转诊指南,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有序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下一步,省卫生厅还将继续组织有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充实完善相应疾病的双向转诊指南,全面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全新就医格局,努力实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

  华西都市报记者 崔燃 程渝实习生邓黎医生建议

  常规手术挤进大医院“得不偿失”

  “再小的手术,也是在身上动刀子,当然医院越大越放心。”成都市民胡女士的丈夫患有普通胆结石,也想尽办法到华西医院做手术。

  “这种常规手术,一定要排队到大医院做的患者还不少。”付平说,为了及时腾出床位给等候手术、住院的患者,医院将平均住院日控制在10天以内。“患者达到出院指针,我们就通知其办理出院手续。但有不少患者总有很多理由拒绝出院,医生要科普教育大半天,才能说服他们。”付平表示,非疑难重症和急诊手术,其实正规医院都可以做。“如果一定要花很长时间排大医院的手术,从而导致病情拖延、恶化,得不偿失。”

  省医院一位专家表示,10年前,省医院每位专家平均所诊治的病人只有现在的一半,但后来门诊病人就开始直线增加。而这一年也正是“新农合”政策开始实施的一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十年间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参保率很高。这样的政策在实施之初,让更多的农民有了到大医院看病的资本,得到了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机会。

  在新农合逐渐覆盖四川的过程中,大型医院的门诊量也开始直线攀升,几乎和新农合覆盖率增长的曲线相同。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同时,优势的医疗资源开始被集中使用,大量的“小病”都在大型医院完成了门诊。互动

  破解“看病难”倾听您的声音

  从今日起的一周里,问诊“看病难”将成为我们的热议词。如果您对此有自己的话要说,可以随时参与华西传媒集群的互动。

  互动方式:1、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相关微博中留言评论,或私信@华西都市报;

  2、关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3、拨打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

  4、进入华西都市网新闻频道,在相关文章中点击“参与话题”进行讨论。

  声音

  社区医疗仍有瓶颈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为了实现分级医疗服务,国家的主管部门要求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低年资医生到社区医疗机构服务一定年限,并且把社区服务经历作为进入二三级医院以及晋升高层级职称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时间解决了社区医院医生缺乏的现状,但这样的做法仍然存在瓶颈。

  他说,这样的政策已经认定社区大夫群体只能由医术和经验尚欠的低年资医生构成。蜂拥到三级医院看小病的患者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对社区医生的信任程度。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要求刚毕业的低年资医生去其他医院工作一定时期,积累了足够经验后离开医院到社区去自办诊所,并提供相关的鼓励政策。建立首诊在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承担首诊任务的社区医生决不能是低年资、低水平的医生,相应的鼓励政策仍需尽快推出。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