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央视评论_首页

【央视评论】我们都是国家推动力的受益者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4日 20: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央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9月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见证下,中石油与土方企业签署了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增供25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的购销协议。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单”。此协议的落实,将使土方向中方提供的天然气逐步在2020年达到650亿立方米/年。

初秋,京津冀,大气治污正攻坚。燃煤发电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这一地区正加快“燃煤改燃气”的步伐。用天然气来发电,能极大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每一位老百姓都会在一呼一吸之间,体会到燃气发电的好处。而此刻,今天晚上,全国用天然气做饭的家庭,已达数千万户、几亿人。

所有这些好处,要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有足够多、足够稳定和价格足够合理的供气。

国家能源战略让百姓直接受益

“年供250亿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这大致相当于我国一年天然气产量的1/5,一年进口量的1/2。北京作为全国天然气使用最为充分的特大城市,去年用了80亿立方米左右。眼前这笔中土大单,相当于为三个20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了天然气用量。

3个月以前,在祖国的西南方向,中石油承建的中缅油气管道初步建成。这条管道年供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直接输往昆明等地。西南地区的能源结构因此将发生重大改变。

类似的动作,近来持续不断。我国的国际能源通道,除了传统的海上通道之外,又有了中俄原油管道、中亚油气管道和中缅通道等。路径增多,不仅使得输送量加大,使国内工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更多受益,更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得到更大保障。

国家作后盾 国企是支撑

值得思考的是,这一路又一路的油气管道,这一个又一个购销协议所带来的滚滚油气,来得并不容易。

没有一个有实力、有开放能力的国家做后盾,它们来不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国际合作,虽然最终要落实为有买有卖、有量有价的商业合同,但其本质,历来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是国与国的深层互信与合作。

没有一个有建设、运营与合作能力的大型企业做主体,它们也来不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扮演着这种角色。这份担子不轻。它不仅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人力支撑、技术创新,还需要用一些特殊方式,体现国企肩负的特殊责任。

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具体体现,既要精打细算,又经常要在局部不计成本。这种“苦活”、“累活”,往往只有国企愿意干、必须干、干得了。

油气生产或输送出来,最末端是消费者。国家出于老百姓承受力的考虑,经常要适度压低终端销售价格。老百姓很享受这种相对较低的价格,一听说“提价”也常不太乐意。而企业夹在中间,经常出现高价买、低价卖的情况。如果用纯粹商人的头脑和算盘来合计,这赚不了什么钱的买卖,实在不吸引人。而国企从根本上就不能这么想问题。

每天,当几亿中国人轻轻地拧开灶火做饭、拧开热水龙头洗澡的时候,我们,就都是国家推动力的受益者。几百万石油业国企的员工,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成为这个受益链条上的具体推动者。

严查腐败个案 支持国企履责

全世界的大企业都面对着“大企业病”的沉重挑战,超大企业更要着手解决诸如管理低效、决策不当、制衡不足、内部腐败等难题。毋庸讳言,这次跟土方签下大单的中石油,就刚刚爆出多位高管涉嫌违纪的事件。

显然,我们不能因为中石油为国家发展、为国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忽视对任何一个违法违纪者的严肃查处。我们也不能因为出现了若干涉嫌违法违纪者,就否定中石油整个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所做出的努力,就动摇对石油天然气领域国有企业重要责任的判断。

显然,我们不仅要依法依纪查清每一个“个案”或者“窝案”,还要举一反三,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总结大型国企的管理得失,构建更能预防腐败、制约腐败、清查腐败和惩治腐败的多重机制。而广大公众,可以做这些制度建设的呼吁者、推动者,而不是情绪化地看待企业管理的痛疮,简单化地否定国企的角色与职责。

我们都是国家推动力的受益者,也就都是这份推动力的监督者和支持者。

文/央视评论员 杨禹

本期编辑:王爽  余天怡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的新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