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

CURRENT GUEST

洪向华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中央党校科研部副教授,处长,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政党、领导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党建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译文100余篇,参编著作5部,主编《复兴之路》、《最新MPA案例全集》等10余部著作。

详细
第81期

专访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洪向华

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报告清醒认识“三个没有变” 收入倍增是在自我加压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主题十分鲜明,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个道路奋勇前进,胡锦涛同志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他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来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提升本土文化齐聚效应

    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就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这个主题,把文化建设放到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大家看到这五年以来,不论是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文化事业都呈现出一个繁荣的局面。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文化建设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 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内在需要

    我们强调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其实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焕发出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他们的创造活力的需要,是为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的需要,我们说其实文化是一个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了,只有不停的创新,才有不断地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文学作品或者理论作品的出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凝聚共识 增强文化软实力

    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作用当年还是比较明显,我们当前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冲击的情况下,在各种文化交流交锋的情况下,使用社会主义交流体系来引领各种社会,比如说政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把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从党内上升为党外,来整合社会市场,来形成一个主流。

81

专访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洪向华

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简介: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们下一步进一步推进我们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它的论述就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人人网 i贴吧 开心网 QQ空间

分段视频

精彩观点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高端访谈》十八大特别节目:央视网、求是理论网联合专访,我是主持人单妍。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今天有幸请到了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先生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洪先生,您好。

洪向华: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第一部分报告清醒认识“三个没有变” 收入倍增是在自我加压

主持人:您觉得今年的十八大报告给您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洪向华:今年的十八大报告我聆听了电视的直播,有这么几个突出的感受,主要表现是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它主要强调的这个特点是主题比较鲜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主题十分鲜明,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个道路奋勇前进,胡锦涛同志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他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来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建党90多年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我们说这个道路也付出了很多艰辛的代价,这个道路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这个主题鲜明体现在道路上就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个道路,我们要沿着这个道路奋勇前进、继续推进这个道路,所以这是第一个主题鲜明的这么一个特点或者感受。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这个报告目标特别明确。最近这一段时间,大家看党的代表谈感受、十八大代表谈感受、媒体记者谈感受、专家学者谈感受、广大人民群众谈感受,大家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把这个目标明确定位在哪儿呢?我们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个报告中改成要建成小康社会,把建设改成了建成,一字之差显示出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另外这个目标也比较详细,也比较明确,它提出来我们要比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要翻一番,这实际上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把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任务自我加压了,这个目标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更重了,所以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目标明确,显示出我们指引了以后沿着这个道路前进的方向,这是第二个突出的特点。

主持人:第三个呢?

洪向华:第三个这个报告显示出我们中国共产党头脑十分清醒。

主持人: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洪向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面对这个报告总结了十七大以来五年的成就和十年的工作经验,面对成就我们是清醒的,不能说我们取得成就就骄傲自满,我们有着非常清醒的头脑来面对成就,再一个就是我们在面对我们成就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情,对国情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主要表现在“三个没有变”,原来大家常常谈得比较多,中国原来“两个没有变”,现在主要是“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或者说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新的没有变,这是第二个清醒的认识。第三个方面是我们面对的新的历史任务我们还是清醒的,所以这个报告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考验,我们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这些问题,我们会下更大的气力去做这些。

这是一个信心坚定的报告,这是第四点感受。这个报告我们通读起来一看,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高度自信,是一个高度的信心,坚定的报告,坚定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主要是我们全党要坚定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所以这样的论述表明了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坚定的、信心满满的中国共产党要带领着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充满信心地、豪迈地迈向一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这是第四个特点。

第五主要是作风务实。为什么我说作风务实?我们首先看报告讲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就是报告印发给大家,全文,我在这里指出要点,报告的时间也比较短,以前的报告可能需要两个多小时时间,这是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这个报告基本上要点给大家阐述完了,而且我们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的布局的任务是比较务实,切实可行,所以这是一个作风务实的报告。

我们通读这个报告可以看出它是一个状态昂扬的报告,这是第六个特点。这个报告始终流淌着一个昂扬的状态,我们听了以后,让人觉得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在这个报告中论述的时候,表现出一个都是使用了惹火的字眼,“一定要、一定能”这样的字眼,显示出这是昂扬的状态,我们在各个建设当中,我们都充满着信心,都对我们未来充满了期待,我们坚信我们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所以这是我们通篇看来这篇报告给我们六个这样的特点或者六个总体上的感受。

第二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提升本土文化齐聚效应

主持人:那就是您对报告的整体感受了,您作为资深的学者也是多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过权威性的论述了,那么您能否结合十八大报告简单地谈一谈我国现在的文化发展情况?

洪向华:我们的报告有这么一个特点,它在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成绩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报告说五年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迈向了新的台阶,我们看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就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这一个主题,把文化建设放到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大家看到这五年以来,不论是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文化事业都呈现出一个繁荣、发展的局面,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文化建设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比如说我们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还不够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国家文化建设的期待、要求,离我们现在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还有一定的距离,再一个我们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我们已经建了一些,但是这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它的使用率、使用程度、发挥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来考量,这就是存在这些问题。

虽然我们说文化建设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们下一步进一步推进我们文化发展,它又指明了方向,它的论述就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使文化建设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主持人:您说的很对,虽然取得了这些进步,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到,当今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促进文化也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近些年来中国本土文化正在不断地受到海外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它的意义何在呢?

洪向华:我们说这几年看,我们取得很多的成就我们刚才也谈到,但是总体上讲,我们在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这种斗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所以,文化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日渐地凸显,所以很多国家都从提高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发展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文化的渗透作用是比较强的。你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讲,我们现在大家都说英语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你很容易就看到一个语言是软实力的主要象征。你得学习它的东西,来学会它的语言,来学习它的一种语言表达体系,它就有可能通过语言这方面对你进行渗透。我们国家这几年文化发展取得了成就,但文化的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地位还不相称,文化有的是单兵突进,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整体的合力,我们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样的形象还没有形成起来,齐聚效应还不大,和国外面临海外文化的冲击,只有提高我们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应对这样的挑战。

主持人:您刚刚也说了,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年10月初莫言也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的著名作家,那您觉得我国的文化在走向世界这方面还有什么科代发掘的领域和潜力呢?

洪向华:其实我们想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因素是很多了,我也留意了前一段时间的新闻,也有一个感受,一个文艺作品、文学作品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首先是作品本身要好,这就是翻译者的功能是不可磨灭的,首先莫言的文学作品被人翻译成瑞典语、翻译成其他各种语言文种,使得诺贝尔的评委和国外很多的评委都有熟知、认知和熟悉,功不可没,其实我们相信还有和莫言一样非常优秀的这些作家,只要我们传播机制、翻译机制能够很好地建立起来,把他们的文学作品传播到国外,还会有更多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甚至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还会获得物理奖、化学奖等等。你要说我们文化发展走出去还有哪些挖掘的潜力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中华五千年当中积淀着有很多值得我们推扬的、弘扬的优秀文化,比如说中国的京剧、中国的杂技、中国的古典音乐、民乐这些很多艺术形式都可以。还有一个方面你注意到没有,我们现代的很多艺术发展形式一样可以走到世界,最近网上炒作比较多的有一个歌曲、有一个舞,韩国的一个歌手叫朴载相,《江南Style》,骑马舞,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会唱,都会跳,这说明当代的这种艺术形式依然可以丰富于全球,所以我们要潜心创作,要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一样可以使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一样可以弘扬我们的文化。

第三部分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内在需要

主持人:在报告中,胡总书记提出要发展“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您能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吗?

洪向华:它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一个基本的内涵,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有两个不同的领域,我个人认为学术民主主要是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作上,艺术民主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上,学术民主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作上,它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作上。那就是要在哲学社会上要突出学术民主,要尊重差异,要包容多样,不论在学术里面,你是多么大的权威,和青年的学者大家平等讨论、平等协商,创造和谐发展的环境,这是学术民主。我们说艺术民主,它就是在艺术创作上,由艺术家决定自己创作什么,尽量少受政治因素的这种干扰,这样促进不同风格的、不同流派,他们这些作品有一个成长的空间,这就是我对于艺术民主、对于学术民主的解释。

主持人: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突出去强调这两方面的建设呢?

洪向华:我们强调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其实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焕发出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他们的创造活力的需要,是为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的需要,我们说其实文化是一个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了,只有不停的创新,才有不断地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文学作品或者理论作品的出现。只有在我们文化领域里提倡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提倡鼓励大家自由的创新、自由的发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创新的环境,才有更多的作品来出现,来实现我们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这种产品的需要,才能更加推动我们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作品多了,不是繁荣的一个体现嘛。

第四部分当今中国社会既不缺文化 也不缺道德

主持人: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提到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过去的两年中,关于像“小悦悦”、“彭宇案”这样的社会热点也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媒体也是提出了中国的文化缺失、道德缺失这样的问题,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呢?

洪向华:其实我们前几年出现反映在某些领域、某些个别的群体道德缺失、道德失范的这种现象,我们感觉到非常痛心,比如说“小悦悦”事件,汽车碾了几次,路人都非常漠然,比如说“彭宇案件”倒了去扶,我们看到之后非常同情,我们确实看到有些领域是有这些问题,不是主流,是小众,是个别人,我们说当代中国既不缺失文化,也不缺失道德,为什么不缺文化呢?五千多年的历史,虽然有人说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封建社会历史比较长,糟粕多,精华少,实际上不尽然。我们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另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当代也有,我们形成了很多作品,比如说莫言的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我们当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反映吗?另外,道德也不缺失,我们说虽然出现了那几种事件,但是还有,我们有最美的托举哥、最美的司机、最美的教师、最美的护士、最美的医生等等,不就是对我们中国现当代道德缺失最好的驳斥吗?

第五部分核心价值体系能凝聚共识 增强文化软实力

主持人: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要正反两面一起看,您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什么呢?

洪向华: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内容已经有了比较权威的一些论述,我想它还是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的内容。

主持人:您认为它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应该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呢?

洪向华: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作用当年还是比较明显,我们当前在面对着西方意识形态冲击的这种情况下,在各种文化交流交锋的情况下,使用社会主义交流体系来引领各种社会,比如说政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把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从党内上升为党外,来整合社会市场,来形成一个主流,这样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了内容,马克思主义思想要树立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等等树立起来,不就是把整个社会的市场形成主流,形成一个聚合力嘛。

主持人:文化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会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呢?

洪向华:最近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出来,文化的作用在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它在国家竞争力的作用,其实文化在当前越来越成为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的源泉,大家都在重视文化,把文化发展成一个软实力,其实在一个国家竞争当中,软实力和硬实力当中是并驾齐驱的,我们两者都不能偏废,另外这个文化还是我们国家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用什么东西来凝聚我们中华民族的意志呢?传统文化是一个好的方式,所以它是一个源泉,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充满新期待的需要,我们说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它是有这么三个重要的作用。

第六部分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主持人:关于“中国话语体系”这样的讨论也是引起了国际国内的舆论的热点,您能否解释一下何为“中国话语体系”呢?

洪向华:我们说话语体系是指的一种理论,一种概念、一种范畴,一种表述。就是说中国人自己创造的理论,自己创造的范畴概念表述,把他有机地统一起来,用来阐述中国自己的问题,来阐述中国对自己这些问题的理解,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气派,中国的风格,这是话语体系,我们对内涵的一个基本的理解。

主持人:通常意义上讲,西方的话语体系上有着什么不同呢?

洪向华:它利用它们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在解释自己本国问题的同时,带有一个输出价值观念的味道,它用它自己的这些理论概念来阐述中国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就是它们有一个什么?有一个明显的意识形态渗透这种需要,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多我们中国的学者唯西方的话语体系马首是瞻,来解释中国的问题,实际上是削西方的话语体系之足来适中国问题之履,那显然是不合适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西方进行和平演变的需要,所以打造我们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就要使我们中国的话语体系显示出中国的特色,中国的风格和中国的气派。

主持人: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推动呢?

洪向华:打造话语体系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为什么呢?我们用语言来表达一种理论、一种道路、一种制度的时候,首先是你得做到真懂、真信,你才能真用,就是说你得对制度、道路、理论有非常深的理解,有这个话来表达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这种制度、这种理论、这种道路它的魅力、它的优越性、它的先进性,从而使你坚定对这种制度、道路和理论的自信心,我们从而教育来阐述这种道路的人也坚信,才能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真正来运用这种理论和体系,让咱们走这种道路。

主持人:通过跟洪先生的交流,我们知道文化不仅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的中华文化必将会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散发出最璀璨的光芒。好,谢谢洪先生今天作客我们央视网,也非常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高端访谈》再见!

高清图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