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会现场
2010年5月12日上午9点,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于伟通报了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情况,全文如下: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和国内外社会的倾情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坚持科学重建和民生优先,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四川灾区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崛起,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现将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
按照中央关于“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民生优先为基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合理调整重建进度,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截至2010年4月30日,纳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28886个,占97.2%,已完工23232个,占78.2%;已完成投资6787.5亿元,占概算投资的72.3%。
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加快推进。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扎实推进民生项目重建,灾区民生项目进展最快、民生设施显著提升、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民生事业突破进展。特别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落实补助政策,切实加强建材保障,全力推进过渡安置和永久性住房重建。截至目前,全省154.9万户永久性农村居民住房全部开工,其中完工99.7%;城镇居民住房开工25.7万户,占重建任务的98.3%,其中完工21.63万户,占重建任务的84.2%,灾区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城乡布局全面优化,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历史变迁,灾区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坚持把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恢复重建重要任务,全力加以推进,建设标准高,功能配套全,服务能力强,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到去年底,95%以上的学生到永久性校舍中学习;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建筑学习。截至目前,规划重建的3002所学校已有3000所开工建设,完工2585所。医疗卫生机构开工1905个,占重建任务的93.8%,完工1212个。40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1433个文化市场经营网点完成重建,分别占重建项目总数的65%和91%。763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重建项目开工469个,完工233个。41个社会福利项目已有24个建成投入使用,17个前期工作基本完成。804所重建敬老院已开工721所,其中竣工518所。
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灾区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工交通、通信、邮政、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1367个,占重建任务的99.4%。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3条,恢复修建农村公路25127公里。震后开工的第一个重大交通重建项目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建成投运,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开工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能源项目106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9.4%。1185座震损水库开工建设,开工率97%,其中867座主体工程完工。完成76479处供水工程建设,解决灾区525.9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城镇重建取得重大突破。各地统筹考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强化城镇产业支撑。38个重点城镇恢复重建全部开工,其中完工5个,其他33个正在加快推进。备受关注的北川新县城重建,立足于充分体现羌族文化,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山东省援建的60个项目等已全部开工建设,9月底前将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树立基本形象。青川县城、汶川县城等严重受损城镇,正按新的规划加快推进重建工作,已基本形成框架,基本完善城镇功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其中,汶川县映秀镇正加快建设旅游温情小镇和防灾减灾示范区;异地重建的绵竹市汉旺镇初步形成布局科学、功能配套、具有现代风貌的新城镇。在城镇重建中,坚持把城镇重建同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等市政设施和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产业互动,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坚持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工业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3056个,开工率98.3%,其中竣工投产2429个。在推进工业发展中,加快包括对口援建合作园区在内的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饮料食品、磷化工、汽车制造等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淘汰413户落后产能企业,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灾区受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达99.1%,东汽、阿坝铝厂等重点骨干企业迅速恢复崛起,灾区工业产能总体恢复到震前水平。结合全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重建,加快震损农田修复,恢复灾区粮食生产能力;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灾区十大特色种植业产业基地设施配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灾区特色产业发展。744个农村基础设施、种植业和农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恢复受损农田95万亩,恢复重建优质粮油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68个。累计开工商贸流通服务业恢复重建项目616个,其中完工356个,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结构优化的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累计开工旅游重建项目117个,占重建任务的66.8%,其中完工28个;2009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48亿元,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生态重建扎实推进。汶川特大地震使全省新增1.1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区各地建立群测群防机制,严密防范地质次生灾害,对查明地灾隐患点落实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措施,实施1600多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去年成功避让重大地质灾害37起,避免了5800多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成功避险次数、避险人数均创全省历年之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恢复林草植被、大熊猫栖息地及林木种苗基地、林区基础设施,累计开工林业生态修复项目61个,占重建任务的84.7%,完成林草植被恢复177.6万亩,占38.5%;修复林木种苗基地11882亩,占32.1%;39个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全面启动。
地震遗址保护、心理卫生服务等工作得到加强。按照原址保存、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公众参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制定了《“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完善了由北川老县城、汶川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和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四个地震遗址、遗迹组成的四川“5·12”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纪念体系,积极推进地震遗址保护工作。都江堰伏龙观完成修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快建设,启动理县桃坪羌寨等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加强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心理卫生五级服务网络和省心理卫生服务中心,统筹党委、政府、群团力量、国际国内专家力量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对26万多名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抚慰,110多万人接受了心理辅导。针对“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有亲属死亡伤残人员以及在校师生等特殊人员,重点开展心理服务,帮助灾区干部群众摆脱因地震留下的心理阴影,积极投身重建灾后美好家园。
二、关于灾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情况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民生重建摆在优先位置,明确提出“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民生项目努力做到早开工、早建设、早完工。高度重视关心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特殊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
努力扩大灾区群众就业。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就业摆在重要地位,制定实施了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特殊政策,与对口支援省(市)签订就业援助协议,多渠道扩大就业,确保了灾区群众就业有门路、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两年来,全省共帮助157.6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其中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21.9万群众就业,对口支援省(市)通过异地转移就业和项目吸纳帮助16.7万灾区群众就业。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措施,共对灾区困难企业减缴、缓缴社保费33亿元。对暂时失去岗位的灾区企业职工,进行失业预登记,发放失业保险金,稳定了13万多灾区职工就业。采取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措施,2009年为灾区群众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扶持了一大批灾区群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全力帮助特殊困难群体。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安民贯彻到灾后恢复重建始终,着力解决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推进和谐发展。对因地震造成的1449个孤老、孤儿和孤残等“三孤”人员,在前期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的基础上,分别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和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制度性安排,构建救助长效机制。对因为地震失地的农民,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则,通过返乡就地就近安置、市内跨县(市、区)安置和省内跨市(州)安置的次第安置方式,全部在省内得到妥善安置。其中,99.7%的失地群众共计54352户、191340人实现市(州)内安置;按照农民自愿申请、政府帮扶、统筹安排的原则,青川县140户及汶川县145户共计1202人搬迁到邛崃市南宝山农场。着力为城乡住房建设提信贷支持,灾后重建以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149.2亿贷款,支持了63.3万户农户住房重建;累计发放城镇居民住房贷款155.8亿元,帮助9.88万户城镇居民重建住房。为帮助困难农户重建住房,开展农村住房重建“百日攻坚活动”,采取“一对一”帮扶、发动社会力量帮建等措施,特别是着力解决特困群众的农房重建贷款问题,政府专门设立了40亿元贷款担保基金,使8.8万户特困农户通过贷款顺利建房。对51个重灾县中因震灾导致主要劳动力遇难或伤残且无生活来源的特困户,在继续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基础上,从2009年11月起至2010年3月止,每户每月给予450元生活补助金,主要用于购置生活设施和必备用品。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专门解决有伤亡成员家庭的再生育问题,截至目前已有3140名妇女成功怀孕,妊娠率达到57.9%,其中已有2087名妇女分娩,共生育小孩2106名。2008年和2009年两个冬季,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加强过冬物资储备“四保一储备”的要求,组织了大规模的温暖过冬帮扶活动,确保了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着力推进灾区扶贫开发。针对特大地震致使灾区贫困面扩大、因灾返贫人口增加的实际,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灾区扶贫帮困工作,编制了《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极重灾县和重灾县2516个贫困村纳入国家、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通过灾后重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截至目前,共到位中央基金14.36亿元,帮扶贫困村1436个。2009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5.76亿元,在6个重灾市(州)开展新村、劳务、产业、村道、沼气扶贫工程和大骨节病防治等工作。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由省领导分别联系一个县(市、区)并确定一个联系村进行挂点帮扶,各市(州)、县(市、区)党政领导和省、市(州)各部门领导分别联系一个乡镇并确定一个联系村进行挂点帮扶,每个部门分别确定1至2个村作为帮扶村,省、市、县直部门有帮扶能力的干部职工结对帮助困难家庭,通过重点帮助灾区农村加快推进永久性农户、农业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农村产业发展重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此外,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合作,开展了54个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
三、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监管情况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投放项目多,投入资金数额巨大。在重建资金筹集上,中央尽最大可能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四川省中央财政恢复重建基金2203亿元,下拨四川省特殊党费80亿元。同时,四川省各级财政通过压缩公用经费、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增量、整合专项资金等多种办法,千方百计筹集重建资金,省级财政三年安排重建基金270亿元,灾区市、县财政也筹集了大量重建资金。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社会踊跃伸出援助之手,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接收捐赠资金201.9亿元,其中,省级接收捐赠资金96.9亿元(省慈善总会、省红十字会、省财政厅、其他省级单位分别接收41.28亿元、13.9亿元、23.29亿元和18.43亿元);灾区市、县和中央在川单位接收105亿元。按照“体现意愿、遵循规划、加强引导、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格捐赠资金使用,对有明确意向的捐赠,按照捐赠人意向优先安排认建、认领项目;对非定向捐赠资金,全部纳入省、市、县灾后重建资金,统筹安排用于恢复重建项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从项目、资金的下达开始,监管工作同步进入,同步检查,同步审计,全过程监管。截至目前,四川省资金使用、项目管理总体规范有序,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一是健全监管体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监督检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恢复重建资金项目实施、监管主体责任。省、市、县均成立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建设资金和不同的工作任务分设了若干专门监督小组。注重强化一线监管,坚持把监督重心向基层倾斜,做到监督到县乡、覆盖到村社。从全省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发改、建设等部门抽调近300名干部,组成6个市(州)、1个省直机关、44个县(市、区)监督检查工作组,坚持在一线驻点和巡回检查。注重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部门在全省审计系统共组织4252人次,组成1445个审计组,对恢复重建资金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注重加强社会监督,着力构建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衔接的监管体系,确保大额资金、重大项目同时接受当地监管部门、上级派驻监督组、社会监督员和群众的多重监督。特别是在前期聘用308名社会监督员完成抗震救灾监督任务后,根据恢复重建监督工作需要,选聘建筑、造价、财会、招投标等方面的专家,作为社会监督员参与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监督。二是突出监管重点。紧紧围绕民生工程等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加强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监管。强化公开公示,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方式,强化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公开公示工作,增强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新闻媒体上公示捐赠资金的来源、去向,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完善监管制度。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点,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管理监督办法、港澳特别行政区援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办法、抗震救灾“特殊党费”使用管理监督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资金项目管理有章可循,监督问责规范有序。健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审计在监督检查中的重要作用,对城乡住房灾后恢复重建、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质量、港澳援助四川灾后重建项目等开展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确保灾后重建项目顺利推进,确保重建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四是严格质量监管。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工程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灾后重建始终,在加快重建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重建的质量和水平,严格坚持抗震设防标准,严格坚持工程建设规范,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确保重建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把灾后重建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对所有重建工程报建项目严格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确保了灾后重建工程质量安全。特别是在农房重建上,出台了农房重建设计方案图集、抗震设计技术导则等10多个指导性文件和技术规范,改变了农房建设不设防的历史。鼓励争创优质工程,调动参建单位争先创优的主动性,近两年来有317个灾后重建工程获省优质结构和省优质工程奖。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图审、检测等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总体上看,全省灾后重建项目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牢固,工程质量整体较好,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四、关于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建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由18个省(市)为四川省18个县(市)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支援。截至目前,18个对口支援省(市)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472个,已开工项目3426个,建成项目2559个,分别占已确定项目的98.7%和73.7%;对口支援资金772.3亿元,已完成投资587.43亿元,占总投资的76.1%。对口支援省(市)把自身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与灾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帮助灾区企业迅速恢复生产,规划启动和建设了21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鼓励本省(市)企业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签订投资协议695个,落实项目453个,协议资金534亿元,已落实资金174亿元。各对口支援省(市)在项目安排上,充分尊重灾区需要,科学选择项目,优先安排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既帮助灾区解决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又为当地今后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口支援省(市)充分发挥科教、人才、技术优势,为灾区提供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近两年来,18个援建省(市)累计派出10余万名援建人员,支医、支教、支警1.6万人,选派近万名志愿者赴灾区开展教学、心理辅导和实施大龄妇女再生育技术服务,组织培训医疗卫生、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及城乡规划等方面的急需人才43367人;同时,一批灾区干部到援建省(市)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理念,提高管理能力,为灾区长远发展培养锻炼了人才队伍。同时,在加强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四川省与援建省(市)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签订长期对口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各方高层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制度,积极探索长期合作机制,以对口支援深化对口合作,以“输血”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区域合作互动,推动党政交流、合作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商贸流通、劳动力就业、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长期合作;鼓励合作区域内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加强协作,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巩固和发展对口支援成果,推进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
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和港澳同胞高度关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给予了大量无私援助。截至目前,港、澳特区政府共援建四川省202个项目,总投资116.98亿元,其中援助资金105.5亿元;已开工援建项目105个,完工4个。在推进港、澳特区援助项目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确保每一个项目保质保量顺利推进。
五、关于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中央要求,今年要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9月30日前累计完成灾后重建投资和项目达到85%以上,力争年底完成90%。为此,四川省把今年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之年,提出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着力抓重建进度、抓工作平衡、抓竣工收尾、抓质量安全、抓查漏补缺,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确保保质保量按时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管好用好建成项目,努力做到公益项目运转好,产业项目发展好,管理队伍建设好,居民素质提升好,最大限度发挥建成项目的功能和效用。同时,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推进,灾区初步实现原地起立,将着眼长远发展,把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变困难为机遇、变重建为发展、变起立为起跳”,增强灾区持续发展能力。
在产业发展上,结合灾区实际调整生产力布局,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三次产业。突出比较优势,优化灾区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抓住时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灾区优势资源科学有序合理开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灾区资源科学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既注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注重扶持大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也注重推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以市、县为主体集中布局和建设产业园区,以高水平的园区建设引导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开发以多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灾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灾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文化和工业设计等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就业容量大的服务行业,着力构建一批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增强第三产业对灾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在扩大就业上,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作为保障灾区群众生活不断提高的根本性措施,立足全局、整合资源、系统安排,做到目标到户、工作到人,努力实现“户户有就业”的目标。认真研究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灾区就业的政策,做好政策对接和细化落实工作,扩大灾区群众就业。进一步围绕“两个加快”,全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加强创业扶持,促进富民增收;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援助,改善群众生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促进能力。
在扶贫帮困上,抓紧编制《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常规扶贫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推进灾区扶贫帮困向纵深发展;坚持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对扶贫户实行应扶尽扶;坚持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坚持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强化灾区劳务输出培训;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集中全社会力量做好灾区扶贫帮困工作。
目前,城乡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民生项目重建,基础设施功能恢复,产业恢复振兴,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以及对口支援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和力度,我们相信年内一定能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责编: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