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和他的娱乐帝国
王中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内地电影界、娱乐界巨头。从《手机》到《非诚勿扰》,从《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称对电影是外行的王中军,一手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创业板上市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
1960年,王中军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在王中军上学以前,全家在张家口、义县和保定各地来回搬迁多次,最后终于在北京南口安定下来。
王中军初中没有毕业即参军入伍,没有上过正规的高中和大学,16岁入伍后,就成为了一个尖子“侦察兵”。复原后到国家物资总局当了一名保卫干事。80年代中期,王中军辞去了铁饭碗,做了两年职业设计师、摄影师。辞职两年后,一年能挣到30万。几年之间,王中军就成为当时北京“先富起来的人”。1987年,王中军就有了他的第一部车--天津大发。
事业干得有声有色,王中军的名声在业界也渐渐大起来。不久,王中军应聘到中国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当部门经理,最后自己承包了这家公司,当起了总经理。这就是他和弟弟后来成立的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的雏形。
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缺点儿什么。他是个有梦想的人,富庶的生活,远远不能满足他。回想起来,16岁时,王中军的理想是当一名排长;等当上了排长,正赶上恢复高考,他的理想变成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干个体,虽然也不错,可没有理想的生活,好像没有了追求。他还是渴望那种有梦的感觉,好像永远都在不停地追求。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兴起了一股出国狂潮。29岁的王中军卖了车,带着妻子一起去了美国。王中军的创业原始基金,是靠在美国每天送外卖,从送披萨或中餐一两元钱的小费攒起来的。整整攒了5年,共10万美金。
回国后,王中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这一次,他将眼光瞄向了娱乐圈。
“我觉得所有生意都来自于你的朋友和你周边的社会关系网。”王中军这样说起自己进入影视圈的缘由。有一天,一个影视圈的朋友突然告诉王中军有投资电影或电视剧的机会。王中军的影视投资就这样在1998年起步了。
王中军同时拍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姜文的《鬼子来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只有冯小刚的电影赚到一点点钱。通过和这些导演的合作,公司学习了电影一般的操作流程。此后,冯小刚的一系列电影全部由华谊拍摄,还有周星驰的《功夫》,成龙的《宝贝计划》等,在此过程中,华谊也和一些大导演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09年,华谊兄弟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电影娱乐公司,华谊兄弟在国内娱乐圈的影响力也如日中天。而王中军却在此时提出了“去电影化”的概念。“我觉得只做电影肯定不行的,因为我做了这么多年电影,确实了解电影产品,电影产品不像能够(让你)完全掌控。”王中军说。
于是,这两年我们看到了一个进军手游的华谊兄弟,一个进军旅游地产的华谊兄弟,一个进军互联网的华谊兄弟。
但这并不一件容易的事,看上去华谊兄弟拥有更多的产业和想象,但也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在华谊兄弟想要进入的这些行业里,几乎都存在着一些巨无霸型的企业,而王中军手上的牌只有一张,那就是“华谊兄弟”这四个字。
王中军认为,华谊兄弟未来是大娱乐的格局,绝对不是一家电影公司,大娱乐有超大的想像空间,如果十年后华谊兄弟还在,将是世界一流的娱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