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贞:敬老爱幼讲奉献 扶贫济困传美德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南臣赞村村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从1976年起,她怀着一颗奉献之心,先后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为5位老人养老送终,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孩子,安排8名残疾人在自己的工厂里就业,为2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帮助,还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教育条件,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捐献打井等公益事业捐款2.2万元,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她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出资为村里建学校、修公路、打机井、安路灯,支持文化建设。汶川地震,她积极捐款、缴纳特殊党费。林秀贞的事迹让人从内心深处受到一次次洗礼,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一种共产党员给我们的震撼……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998年1月,林秀贞到合肥洽谈业务,在火车站候车时遇到一名弃婴。婴儿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儿痴呆症而被遗弃。林秀贞把婴儿抱回了家,花了8000余元给他治病。她把孩子看得跟亲生儿子一样亲,正式办理了领养手续,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992年以来,林秀贞先后出资4万余元,资助本村和邻村的14名贫困学生考取大中专院校,圆了他们的求学梦。1992年她一次就为邻村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捐资5500元。2007年她又为一位父亲刚刚去世、母亲身患癌症的辍学女生捐助了6000元,帮她完成了学业。

这些年来,林秀贞办起了玻璃钢厂、橡胶加工厂,又创立了河北省枣强县宏达防腐工程公司,生意做大了,日子过好了。富起来的林秀贞不忘乡亲,她无偿为残疾人提供玻璃钢、橡胶技术培训。为方便这些残疾职工生活,林秀贞还专门请了一名炊事员,免费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送开水、搞服务。这些残疾职工在林秀贞的小厂里工作得舒心,生活也有了劲头。有位残疾职工的父母都已过世,林秀贞自己掏了4000多元,为他张罗成亲办喜事,解决了他的终身大事。

2008年,林秀贞被提名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对此,她心中充满了自豪: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有幸成为传递奥运火炬和传播奥运精神的使者,感到无上光荣。北京能承办这么大的盛会,说明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了!提到2008北京奥运会,林秀贞说,支持北京奥运会当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说帮助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或是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都是为北京奥运会做贡献。

林秀贞还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前,我一直拒绝接受采访,也不愿参加这些社会活动。我是怕别人说闲话,说我做善事图名啥的。”现在她的想法变了,因为当地宣传部门有一句话打动了她:“你能关心照顾的孤寡老人毕竟有限,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事迹,才会有更多人关心和照顾孤寡老人。”

林秀贞说:“这些年来,在党的培养、母亲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下,我做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公民应做的一些事情,党和国家给了我很多的荣誉,但这些荣誉不是我的资本,我要以此为动力,带动更多的人把衡水建设成”道德高地“,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市广大市民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实现我们的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

有人玩笑说,一个林老太太,顶上一个慈善机构。林秀贞身上闪耀的这种敬老孝道、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感动了亿万人。“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人人管闲事,世上无难事”是她经常说的话。

林秀贞30多年如一日,以一颗大爱之心,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她的事迹影响、鼓舞和带动了很多人。她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当地人尊敬地称为“贞姐”。

三十年如一日最不易,一诺千金最动人。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蕴涵在她身上的真情大爱,为中华民族谱写了又一曲感人肺腑的道德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