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我身边有许多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力所能及地帮助着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所做的事情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是会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一颗温暖的种子。28岁的苏伟就是这样一位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人,他是潮音街社区的一名残疾专委,自2012年驻扎社区残联工作至今,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服务,赢得了无数赞誉。
戴着眼镜、说起话来有条不紊、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眼前的苏伟看起来风华正茂,和常人并无异样。可是谁曾想到,在厚厚的镜片后面,他的左眼几乎失明只有光感,右眼的视力也只有0.3。
2008年,苏伟从合肥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毕业了,他满怀激情准备走向社会寻找属于自己的明天,噩运却悄然而至。他高度近视的左眼视线越来越模糊,再次检查后,被确诊为严重的视网膜脱落。一只眼睛将失去光明还会凹陷、另一只眼睛高度近视,如何面对今后的大千世界?并不富裕的家庭拿出所有积蓄带着苏伟到上海就医,不过,尽管进行了漫长的2次注油和取油手术,苏伟的视力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后期仍不能长时间用眼,好在眼球不再会凹陷。
面对突然的打击,勤奋踏实的苏伟不愿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乐观的他抱着“我有文凭,我还有一只眼睛呢”的想法,戴上眼镜,开始寻找工作。由于视力原因,他多次碰壁,直到2012年,他选择来到一直关心自己的潮音街社区,拿着微薄的补贴为残疾人服务,从此便再也割舍不下。
苏伟记得初到社区,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建立健全所有残疾人的资料。这个过程艰辛复杂,一方面因为社区曾大拆迁过,不少残疾人都分散安置到城南各个安置小区,联系方式早已更换;另一方面因为很多残疾人内心封闭,一直不愿意和社区交流,也不愿意登记真实情况。无奈之下,苏伟一边向社区民警查找信息,一边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到各安置小区找到残疾人互相打听,3个多月时间,他跑遍了户籍在潮音街社区的所有残疾人的家,完善了150多份残疾人资料,做到了一户不漏。为了将所有资料录入电子系统,看不清电脑桌面字体的他将字体放大数倍,录入后还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核对。
有一位名叫殷英的肢体残疾人让苏伟记忆犹新,她原来住在潮音街社区,但在大拆迁之后,寻找新的地址和电话毫无头绪,苏伟靠着当地百姓的指引,多方打听和询问,终于找到了她。一进殷英家的门,苏伟就被眼前这幕惊呆了:先天性脑瘫的殷英生活不能自理、四肢无法活动,只能躺在病床上,连言语沟通都很困难,殷英的母亲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是一台19寸的电视。看着这样一个家,苏伟心里很不是滋味,帮殷英完善了资料后,一有时间他就会去看看这母女俩。最近,天气越来越冷,生活条件并不好的苏伟花了80块钱给殷英家添置了一台取暖器。
还有一位住在养老院、名叫曹庆保的老人,已近耄耋之年的他腿部患病不能行走,苏伟忙前忙后跑腿为老人办理残疾证,还贴心地给老人送去了2个热水袋暖脚。苏伟说,相比于正常人,困难、重度残疾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怀。
许多残疾人对各种政策并不熟悉,甚至对有些政策还有误解,苏伟自己编撰了集纳残疾人各种救助政策的小本子,把书面语言形象化、通俗化,方便阅读和理解,把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出去。苏伟一有机会就会同残疾人士沟通交流,还会从自身残疾角度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虽身患眼疾却未向噩运低头,努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可敬;默默奉献爱心,用爱心温暖身边的人和社会,可爱。让我们一起对这位传递正能量的可敬又可爱的小哥道一声:谢谢你!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2,多数为30岁以上成年人,10岁以下的儿童少见,左右眼之间差异,双眼发病率约为患者总数的15%。好发于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
发现于周边部的裂孔,在相应巩膜面施加冷凝。倘若裂孔及其附近无视网膜脱离(即所谓干性裂孔),可行激光光凝。黄斑裂孔,只要玻璃体无明显异常,或虽有玻璃体后脱离,但在裂孔缘未见有粘连,仍保持有较好视力者,无论手术治疗或激光光凝均宜慎重。
1. 用眼不宜过度疲劳。
2. 少提重物。
3. 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4. 少做剧烈活动。
5.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眼患者。
6.防止眼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