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期“好教师”周晓丽救治1300多名脑瘫儿童

责编:弟辰晨

有人说她是最善良的富二代,可她觉得她只是做了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有人说她是真正的白富美,她觉得美不美不在外表;也有人说她是浙江的骄傲,她觉得她就是个小人物。这位“与众不同”的姑娘名叫周晓丽。周晓丽,听起来很普通的名字,不吸引人,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魅力,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个名字光芒四射,她有一个愿望:让残疾儿童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14年,她帮助过1300多个脑瘫、智力残疾的孩子,600多名得到了较好的康复,420余名患儿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和语言沟通。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周晓丽一直在跟一群特殊的孩子们打交道,同时,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给了他们。

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起初,周晓丽萌发建立脑瘫康复中心的想法还是缘于她的弟弟。周晓丽的弟弟就是一位脑瘫患者,众所周知,脑瘫儿既有智力障碍,连最基本的站立、走路都无法做到,也有着视觉障碍、语言障碍,脑瘫儿生活无法自理,治疗起来难度也非常大。为了治好弟弟的病,周晓丽一家四处奔波。后来,周晓丽结识了弟弟的医生马飞,在马医生的治疗下,周晓丽的弟弟学会了拿勺子吃饭,还学会了自己大小便,周晓丽喜出望外。马医生和周晓丽在长期的接触之下产生了感情,不久之后便喜结连理。

不仅治好了弟弟的病,周晓丽还收获了一段爱情。人们以为故事就这样圆满的画上了句号。没想到的是,周晓丽决定放弃继承万贯家财,驰骋商海,他和丈夫马医生商量之后,一起创办了脑瘫儿康复中心和育智学校。周晓丽原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她还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也许是因为感同身受,也许是因为一颗柔软的心,也许是因为不一样的志向,周晓丽在这条行善的路上坚定地走着。

脑瘫儿童的康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周晓丽卖掉家里的机器,腾出厂房,当起了一名没有工资的教师,她一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一边教他们生活技能。然而,每个脑瘫儿童的康复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全心全意地照顾脑瘫儿童,她最终还是把十六个月的女儿送到了幼儿园。

如今,照顾一个正常的孩子都需要很大的精力,更别说是“特殊儿童”了。让周晓丽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小翔的孩子,这个孩子是育智学校年龄最大的。智力仅有三四岁的小翔在到育智学校之前常常被父母关在家里,到了育智学校后,周晓丽耐心地教他分辨男女厕所,教他画画、做手工,小翔学得慢,她就一遍遍地重复做,直到他学会为止。

白天教孩子们一些技能,等晚上孩子们休息了,周晓丽还要给他们换洗衣裤、清扫卫生、逻查房,这个孩子的大小便还没收拾完,另一个孩子的被子又掉地上了。周晓丽从白天忙到晚上,有个孩子因为脾气暴躁,总是把衣服撕坏或是在走廊撞墙,有时候还会给周晓丽一掌。有时候周晓丽也想放弃了,可是看着这些孩子无助的样子,她咬咬牙又挺了过来。

在人们眼中,脑瘫康复中心和育智教育中心是不挣钱的,人们会觉得周晓丽不值得,原本盈利的厂子被她搞成了赔钱的中心,她一点儿也不后悔。看着孩子们周老师、周老师的一声声喊叫,她乐开了花。

育智教育中心刚成立的时候,知道的人比较少,那时候中心的脑瘫儿童不到20名,照顾起来还没有那么困难,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每当经费不够用的时候,周晓丽就拿家里以前积攒的钱,或是周爸爸帮忙补贴一些。看着周晓丽为了脑瘫儿童忙前忙后,家里人慢慢也理解了她,开始给予一定的支持。如今,康复中心的孩子越来越多,中心大概三分之一的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免费治疗,政府补贴和收取的伙食住宿费加起来有80万元左右,尽管如此,一年下来也没有什么盈余,还是得靠周爸爸支持。

曾经的厂房,今日的校园。图片来源:浙江文明网

后来,周晓丽申请了办公经费,她希望为更多的“特殊儿童”创造一个好的恢复环境,她也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安心治疗。成功的路上风雨兼程,周晓丽的义举感染到了周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有爱就有希望,周晓丽用她的执着谱写着幸福交响曲。

人生有很多选择,周晓丽选择了坚持,选择了爱,选择了公益和奉献,她为“特殊儿童”创造了一片蓝天,她为他们插上翅膀,让他们乘梦飞翔。让我们对这位有着双重身份的“好教师”、“好妈妈”说一声:谢谢你!

知识科普

什么是新生儿脑瘫?

新生儿脑瘫是指新生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主要有痉挛型、混合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1714523629#qq.com(#换成@)
QQ:1714523629

+1
网友留言 全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