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做做操健健身;白天,下下棋打打牌;晚上,看看电视遛遛弯儿;偶尔扭扭大秧歌,隔三岔五看看二人转……多少人向往的生活,在这里,却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实现了。这就是承德县郝季沟村“幸福院”里的老人们原汁原味的生活。
52年前,7岁的丁玉龙随家人离开郝季沟村去“闯关东”。几经周折,一家人在黑龙江落脚。在那片黑土地上,他挖煤、开店、卖冰激凌,用汗水和辛劳积攒收入。1996年,丁玉龙开始承包小煤矿。他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忙碌在生产第一线。十几年的时间,他遇到数不清的坎坷,战胜数不清的困难,终于挣下了3000多万元。
丁玉龙富裕起来了,却始终没有忘记大山深处的乡亲们,每次回老家都为村里办一些实事、好事。据了解,郝季沟村位于偏远的大山之上,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由4个自然村组成,一共150多户,500来口人,只有800亩“望天收”的山坡地。
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靠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个人养活一家人,这个村是名副其实的“打工村”。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都外出了,村里的多数老人都成了留守老人。对独居老人而言,不可预知、不好解决的问题常常接踵而来。
这让丁玉龙萌生了一个让村里所有老人安度晚年的想法。一开始想给他们每人点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他的老父亲却对他说:“这一代人吃了太多的苦,很少为自己考虑。你给他10万元,他会给儿孙添置家当;给50万元,他会在城里给儿孙买套房,绝对不会为自己花钱去享福。”
经过深思熟虑,丁玉龙最终决定在这个大山里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养老院。他觉得老人们的一生太苦了,晚年也该在舒适的环境里,过几天开心的日子了。
丁玉龙雷厉风行,说干就干。2010年11月,投资560万元的高档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成为当地十里八村最好的建筑。它占地7亩,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脚下铺地暖,墙上挂彩电,洗脸用热水;娱乐室里有麻将、象棋,图书音像室里有杂志、皮影和评剧。
丁玉龙给养老院取名为“幸福院”,希望每一位住在这里的老人都幸福。他处理完自己在黑龙江的所有生意,专心当起了“幸福院”院长。2010年11月4日,第一批43位7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了。到2012年重阳节,入住条件放宽,规模扩大,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人达到65岁以上,就可夫妻一同入住。几年里,院里的老人有来有“走”。目前,养老院共住有48位老人。
丁玉龙说:“改革开放之后,自己成为先富起来的人,但是钱是从社会中来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社会中去。农村的养老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光靠政府是不能很快解决的,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就先带个头儿,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目前,该院一年开销大约几十万元。在谈及是否有足够资金支撑其长期运行时,丁玉龙满怀信心地说:“没有问题。”为了今后“幸福院”不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停办,丁玉龙专门拿出了2000万元,存进一家银行,作为“幸福院”的养老备用金。
他说:“我就打算用每年七八十万元的银行利息,把幸福院一年一年地办下去。假如以后银行每年的利息不够‘幸福院’的运转费用了,2000万元的备用金运转几十年也不成问题。”另外,丁玉龙还在村里租了土地,种植一些蔬菜、地瓜、玉米等,夏天基本不用买菜。
丁玉龙的义举表面上解决的是老人养老的问题,却在在无形中影响着更多的人。他不图高官厚禄,不求名誉地位,他用去一生的积蓄,一生的辛苦,自建养老院,免费赡养家乡留守老人,是甘于奉献和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让我们对这位把尊老爱老、敬老养老传统美德付诸于实践的“大爱富翁”说声,谢谢你!
老年人急救四大忌
哮喘病忌“背”:专家提醒:老年人发病时,家属应保持镇静,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扣,松开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家中有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若干次;待病情稳定后,用担架或靠背椅,保持病人坐位姿势,将病人安全转送医院;如用自行车转运也应采取坐位,避免病人胸腹部受压。
脑溢血忌“颠”:专家提醒:脑溢血病人发病后,应立即让病人平卧,避免震动,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如果必须搬运,也应尽量保持平稳,减少颠簸,保持头部的稳定,减少震动和摇晃;还应将病人的头歪向一边,便于呕吐物流出,防止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有条件的还应立即敷上冰块,以减轻脑水肿。
中风忌“慢”:专家提醒:堵塞的脑血管如果过了6小时后再去疏通,就已经太晚了。要提高中风治疗效果,就要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即发病6小时之内使患者得到治疗,千万不能“坐”失良机。
心脏病忌“动”:专家提醒:家中如有患心脏病的老人,当其心绞痛发作且伴有大汗、心律不齐、气促时,晚辈们一要立即呼救120;二要保持病人安静、平卧休息;三要助其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四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除了病人心脏、呼吸骤停家人要立即进行复苏抢救以外,其他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不要轻易搬动,应在家中等候医生上门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