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在此期间经历了大调整、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波及各个层面;新一届中央领导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发展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所有这一切,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让“十二五”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大转型”。历史将证明,这一大转型,举足轻重,意义非凡;改变当今,开启未来。
2009年底,钢铁行业沉浸于兴奋之中:国内主流大型钢厂上调了2010年1月份部分主导产品的出厂价格,进口铁矿石现货价上冲每吨120美元的高位。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之后,钢铁业就进入了3%左右的微利时代;再过一年,钢铁全行业又从微利状态进入了亏损状态。“十二五”期间,钢铁业持续低迷,曾有业内人士愤愤地说:“一斤钢铁不如一斤白菜。”
1999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30.89%,而到去年,这一数字已达到54.77%。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成就。然而,其中裹挟的问题和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前些年饱受诟病的“土地城镇化”。在这种城镇化路径下,城市大兴土木,不断扩张,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不少农民饱受失地之苦,常住城市的农民工多数难以享受市民待遇。
这一重大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工资水平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十二五”前两年,农民工工资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其后受经济形势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13年为13.9%,2014年为9.8%。工资上涨削弱了传统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这使得“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迫在眉睫。
5年前,大多数人都难以想象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介入会如此之深。“十二五”时期,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对一些产业的颠覆和更新,让人感叹不像是过了5年,而像是过了50年。 这是互联网改变世界的一个写照。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对产业变革释放出空前巨大的能量。
基于农业的特殊性和农业人口众多的现实,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一直走得小心谨慎。我国不鼓励工商资本以雇工形式直接进行农业生产,也不鼓励超大规模的农场形态,而是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大户等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并希望以此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二五”期间,为了适应国内发展的新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开始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在新的布局中,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新疆、云南、广西、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的重要性凸显,内陆一些重要城市也通过口岸建设、通道建设等,跃升为开放前沿,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