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1+1】纪连海曾天山共话教育改革_专题_央视网(cctv.com)

对话1+1

纪连海曾天山共话教育改革

网络名人与专家"对话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改革也一直是两会的热点,而引发人们关注的是教育的公平、教育的质量。我们的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基础教育的负担是否太重了?高等教育是否太轻松了?职业教育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从事一线教学30年的老师纪连海,和从事教育政策研究20年的专家曾天山,共话教育改革。[详细]

指导单位:国家网信办社会工作局    主办单位:央视网

【对话1+1】纪连海曾天山共话教育改革
纪连海:历史让人认识自己是谁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主持人:这几天的两会,听到特别多的一个词是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怎么搞,我们请到了两位嘉宾,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分别是北师大二附中教师、网络名人纪连海老师;另一位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欢迎二位。

纪连海谈教育

主持人:纪老师是教历史的,很多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历史教育没什么用。您怎么看?

纪连海:其实历史和生物有些相通,生物讲人怎么从猴演变而来,其实历史也是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认识自己是谁,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怎么样走到了今天,所以列宁说的忘记过去等于背叛。

曾天山: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走回头路,过去的经验教训仍然在犯,所以教育是让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发展改革创新,人类才能进步。[详细]

曾天山: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兴趣 培养智慧

主持人:谈到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英国教育大臣摩根提出,所有的英国儿童在小学毕业前都应该学会12以内的乘法表,11岁以前还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看了这个新闻,很多人感觉自信心爆表,九九乘法表神马的,我幼儿园就会了。但是笑过之后,其实这反映的是不同国家对待基础教育的方法的差异。我们国家一直看重知识点的传授,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欧美国家比较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是所谓的引导式教学。是不是这样?

纪连海:其实孩子们课业的增加是有个历史背景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发现和世界差得太远了,就把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增加了很多内容。这是一种由落后奋起直追的态度。但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比如数理化成功的同时,发现戴眼镜的学生很多,小学就很多。其实在某种层面上,我觉得小学不用学那么多,应该增加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

曾天山:十年文革的耽误,人才的耽误,导致我们想尽快赶超,但是在改的过程中,有点偏颇。而欧美教育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合格加特长的方式,就是基本的知识达标就行,其他的看你的兴趣爱好,自由发展的空间更多一些。我们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课程标准,把最难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学习标准,而且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讲究发展特长、兴趣,分科课程。有的适合学术性的,有的适合学技术性的,有的适合学习艺术性的,这样就分开了。基础的教育还是应该在兴趣、习惯、方法,这些方面的养成,应该从知识到能力型,再到智慧这样一个阶段。现在的基础教育还是知识的范畴,注重知识点的传授,今后应该加强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走向智慧,就是自主学习,这是根本解决我们基础教育打牢打好的重要特征。[详细]

曾天山:德国技术学术人才同酬 企业也是办学主体

主持人:这次两会上看到代表委员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议,有的人建议从实际出发,调整教育结构。我们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得非常好,叫学徒制,问问两位,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

曾天山:职业教育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搞得不错,以德国瑞士为代表。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德国的工业产品,以贵和质量好为特征。这和德国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把好的人才招进职业学校,而我们现在是考不上普高的,考不上好中学的普通高中的人进了职业学校。德国是分类,适合学技术就学技术,适合搞学术就搞学术。他的大环境决定了,第一个环境,他的技术人才和学术人才薪酬差不多,甚至技术人才还高于学术人才。第二个他的企业也作为办学的主体,纳入到办学里面来,所以企业有责任接收职业学校的学生来实习,并且提供好的技师当老师。第三个在选课程的安排上,它注重三明治的课程,有学习、训练、再学习这样一个过程,而我们的职业培训是学习再去实习,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前半段不知道为什么学,后半段想学,又补不上,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地方。[详细]

国外小学不分科 重视素质教育

纪连海:小学三科四科一起教很常见

主持人:我们再看看今年的两会,说一个有意思的事,姚明委员在体育界别小组讨论时表示,一个人语文不好时大家经常开玩笑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听起来是一个笑话,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的"体育是语文老师教的",纪老师除了历史还教过别的吗?

纪连海:我没有,但是我知道,一般小学的老师语文数学都教,好的学校才能是语文教语文,数学教数学,那个时候有很多的老师分到好一点的中学就分科,分到一些普通初中的都是历史系的就会教三科,因为历史系的语文不会太差,所以语文得教,另外历史也会画地图,所以历史地理和语文都会一块,也有教政治的,四科一块教也有。

曾天山:国外小学不搞分科教育 素质教育要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持人:在一些地区老师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综合教育素质,怎么让它提升上来,我也想听听两位的想法。

曾天山:这个体育教语文的事,说实在的,我们国家在小学的时候搞分科教育,好多国家是包班制的,老师什么课都上。而且像体育老师在小学就这么专业化的,在其他国家很少。小学课程是综合化的,所以讲素质教育从小学做起来应该是综合素质。我们的理解素质教育不只是技艺型,吹吹打打弹弹唱唱的,其实素质教育首先是社会责任、价值观的教育,就是你为什么要学习?人为什么成为人?人的社会责任在哪里?为什么学习?学来干什么?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问题。

第二个创新精神,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前人,这样社会才能发展。怎么超过前人?你老是背着过去的经典教义,把书背下来,死读书、读死书,肯定得不到进步,还不如以前,知识是在衰减,不是激增的。第三个要有社会实践的转化能力,把想法变成做法,去影响社会,把好的点子落实生根。所以综合素质评价,要在这个方面得到体现,这样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上正常健康地发展。

主持人:纪老师您也说说,在中学教这么多年,今年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改变,就是未来取消文理分科。

纪连海:文理分科还是1952年以后的事,以前中国的教育也没有文理分科,也不分,而且包括国外也很少,我接触的还很少有这种文理分科的现象。我们一方面取消分科,这是加重负担,还是减轻负担,这是很要命的问题,所以有考试的方向,3+1,3+2,3+几,3+自己选择或者怎么样,我老觉得教育改革步伐要慢,我们想出的主意快,下边老师适应不了,学生我选这个选那个,我们开不了这么多班,有的时候是这样,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实现,还是要做好事先的预案。

曾天山:从国外的趋势看,国外的发展趋势看,普遍到了大学两年后才分,现在大学都不分了,哈佛大学搞通俗教育,叫延迟分科,因为我们现在年轻人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你的职业机会,你自己的潜能机会结合起来,我有潜能,没有机会也不行,怎么把潜能机会结合起来,就是延迟分科,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

纪连海:咱们国内也有个别搞过延迟分科,在复旦有,我有一个学生考到复旦大学,当时考到新闻系,结果我去看他,他说指不定,他说等到大二升大三的时候才能决定哪个系,后来他是中文系毕业的,不是新闻系毕业的,中文系是他自己的选择。 [详细]

高等教育:大学四年是混日子吗?

纪连海:教育首先要教会大家如何做人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一个段子,说春节时候有个人给大学老师发了一个问候短信,结果大学老师回他说,最近我很不开心,每年刚入学的时候,大一新生都聪明伶俐,可教到大四毕业时都又懒又笨,想想幼儿园的娃娃,刚入园时什么都不会,毕业时就会写字,多少还是有点成就感,下辈子我一定要做幼儿园老师。这个段子大家都听出来,说的是大学生教育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大学奉行严进宽出,不少大学生进去了开始混,我特别想听听两位在这一点上有什么看法?

纪连海:我们私下里聊天都说,现在混要会混。现在的学生就拿一个手机天天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自己找不相干的人在那玩儿斗地主,下围棋、象棋。见到真人让他说两句话,不会。大学的老师给学生提要求,一定要认认真真严严肃肃地谈一个恋爱,现在孩子连基本的恋爱都不会谈了。

主持人:太扭曲了。

纪连海:对,太扭曲了,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天天就干这个,抢红包。我会问我的学生,包括高中也问,抢了多少钱?抢了多少钱。发了多少钱?发了多少钱。还剩什么?好像没剩什么了。那干什么?转一圈什么都没干。结果问他陪你妈说了多少句话?没有,抢红包;陪你爹说了多少句话?抢红包;陪你姥姥,没有,就是在玩儿,而且就是在跟不认识的瞎抢,所以我们的大学怎么从规章制度上严格起来。

曾天山:好的大学要坚持严进严出

曾天山:一个好的大学是两率,一个招生的比例,越是好的大学越难进,这是一个特点。北大清华为什么好,因为是全国招生,哈佛剑桥为什么好,全世界招生,招生的比例反映这个学校的状况。第二看淘汰率,你可以看,清华刚开始有一个是体育,一个是外语,一个高淘汰率,这三个保证了清华后来居上。清华原来跟北大差的远,它就是一个留美学堂,后来为什么能成为跟北大并驾齐驱的院校,因为在解放前打好了一个基础,就是因为这三个特点。

从制度的方面,我们开始搞弹性学制、学分制、包括创业可以搞弹性学制,可以搞学分制都可以了。我觉得慢慢会调整,慢慢会调整到宽进严出,可以弹性学制,每个人可以以选学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定要有个淘汰率,我个人觉得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毕业,特别是地方的大学,还有一些民办大学,那些低层位的大学,招生量很大的,几万几万的,不用这个遏制,那它的数量会越来越大,以数量取胜,这个不行。

曾天山VS纪连海:好专业和好学校,哪个重要?

曾天山:高等教育是分化的专业化的教育,它具有不可比性,比如说中央戏剧学院跟清华没得比,我要比在全世界比,在全世界的音乐学院比,它不太一样,各个专业口不太一样,但是同类学科是相互比的,同类学科是相互比的,所以现在信息公开,比如说历史,那首都师大的历史是很强的。

纪连海:那当然。

曾天山:首师大的别的学科不怎么地,这个(历史)很强。(笑)

纪连海:别的还可以。

曾天山:别的学科在全国比?

纪连海:首师大,首师大整个。

曾天山:还有书法。

纪连海:整个首师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最好。

曾天山:宁可教授很厉害的。

纪连海:宁可教授非常好。

曾天山:他就是有好的学科专业,但是按院校比,肯定排不上,上有985,上有部委机构高校,211也在。

纪连海:211也在,北京有两所学校。

曾天山:刚好在里面,985,30多所过去了,部属院校70多所过去了,然后才轮到你,但是说历史专业学科,它可能在全国就是排在一二三名的位置。

纪连海:前三名,肯定前三。

曾天山:所以学校的比较是按照学校的层次去比,再干的好也就是这个位置,再动不了,好的学校干的再差也是好学校,这个就是阻碍它的发展动力。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校公布自己的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可以看出来培养的情况怎么样,但是初次就业率有一定的缺陷,我们比国外排得更严格,国外的初次就业率是在三到六个月之后才返,我们就是到毕业那天就要出来了。对我们的压力比较大,我建议半年出来比较好,半年,经济学院讲有一个叫摩擦性就业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必要拿到毕业证就就业,这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可以的,但是现在是不对的。

曾天山VS纪连海:高校师生交往太少 微信成渠道?

曾天山:除了一个就业,更多的是社会的贡献,就是这个学校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这是最主要的。学校把教学、教育人才作为第一位。我认为现在高校的注意力分散了,分散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是科研,高校也要搞科研,但科研是它的第二特性,先是教学后是科研。很多高校在抓科研方面精力比较强,教学方面比较忽视,有的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这很奇怪的事。第二个就是创收。再一个是出国,非得去出国培训、出国学习,就是他的注意力就分散了。真正在教学方面分量不够,对学生要求也不够。忽视了对学生的交往培训,特别是扩招以后,量大了以后,老师又搞了分校园,搞跨学区的分校区,又很远,越是好学校越是这样,上完学就走了。过去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到老师家里登门就进。

纪连海:那个时候很方便,老师也住校园里头。

主持人:现在老师很难找着。

曾天山:找不着,现在通过网络,通过微信。

纪连海:有了微信还容易一点。

主持人:我们还是希望回归教育的本质。

曾天山:一个好的教育必须是师生交往。对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大家对高等教育是最不满的。为什么最不满,师生交往太少,只要把师生交往加强了,满意度就上升了,它并不在乎学校的外观的建筑辉煌、设备的先进等等,他主要还是跟老师进行交往,导师,人生导师,职业导师,学业导师。

纪连海:我看大学也是这样的,比方说图书馆学习,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有的大学我看到,图书管里有专门的工作室,老师就坐堂,坐在那,等着学生,你今天辅导八个学生,跟八个学生交流,在那等着,八个学生弄完了,你就可以走了,八个学生弄不完,你就等,没有学生是另外一回事。就是他要每次抽出时间给孩子进行辅导答疑,进行交流。

主持人:今天很开心跟两位老师聊了一些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些想法跟观念。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在进一步的探索当中,希望未来有更完善的改革措施,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跟人生价值,我们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详细]